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复制链接]

查看: 1986|回复: 13
11#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演奏家介绍

阿尔弗莱德·普林兹、维纳·特里普、蒂尔玛·泽曼
阿尔弗莱德·普林兹教授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单簧管演奏家,虽然在乐团中工作50余年,但大部分时间他还是以独奏家的身份出现,1945年,当时仅有15岁的普林兹加入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相继与他那个时代的音乐大师富特文格勒、瓦尔特、伯恩斯坦、卡尔·伯姆、奥曼迪、索尔蒂、卡拉扬、米特罗普洛斯、克纳佩布施、里希特、皮埃尔、克里普斯等合作演出。1954年到1970年普林兹任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独奏家,1971年到1986年成为维也纳室内乐团的成员,录制有大量曲目的唱片。
半个世纪以来,普林兹还在空闲的时间里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作从事音乐创作,其中包括七部交响乐,两部单簧管协奏曲,为小提琴,钢琴、大管、长笛的协奏曲,五首钢琴奏鸣曲。许多室内乐作品,少量的歌曲和几首单簧管小品。
    用普林兹自己的话来说——“我的风格在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欣德米特之间,但是在晚年,我却越来越回归到调性音乐上来,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的是,作为作曲家创作的作品,要能够允许演奏者尽可能用一种精力充沛和自然的方法制造音乐。我相信这种自然在十二音序列时代被大大的丢失了。”
长笛演奏家维纳·特里普与大管演奏家蒂尔玛·泽曼均为当代最优秀的木管演奏大师,也是普林兹在木管组合中长期的合作伙伴,有大量的录音制品问世。
TOP
12#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卡尔·伯姆

卡尔·伯姆(1894-1981),奥地利指挥家,1894年生于奥地利的格拉茨,阿尔卑斯山美丽的风光和淳朴的民风,以及热爱音乐的家庭对他的良好教育,使伯姆早年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才能。1917年,他在格拉茨担任见习指挥,1920年成功指挥了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并得到指挥大师瓦尔特的赞赏和推荐。1921年至1927年伯姆在慕尼黑歌剧院任指挥,之后又在达姆施塔特、汉堡、德累斯顿任指挥。1932年他首次成功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了瓦格纳的恢弘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奠定了他指挥德国歌剧的权威地位。1936年伯姆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1942年伯姆出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两个乐团为同一班人马)。19551956年,伯姆在重建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任指挥。1957年应邀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伯姆对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很有研究,曾首演了作曲家的著名歌剧《沉默的女人》与《达夫尼》。伯姆被公认为德奥作品的权威诠释者,他的指挥风范严谨而细腻,艺术品位高雅脱俗。1981年伯姆在萨尔茨堡去世,留下大量录音制品成为传世的音乐典藏。
TOP
13#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维也纳爱乐乐团

维也纳爱乐乐团创建于1842年,创史人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奥托·尼古拉,同时也是由他确立了乐团的组织结构和演出季的规范。近百年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指挥都是聘请当时最负盛名的指挥家瓦尔特、赫斯贝尔格、魏因加特纳、富特文格勒、克劳斯等担任。许多标榜史册的作曲家,像勃拉姆斯、马勒、布鲁克纳、理查·施特劳斯等也都曾亲自指挥过这个乐团并演出过自己的作品。乐团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有不招收女性演奏员的传统。乐团从1932年起开始不设常任指挥,自此,托斯卡尼尼、克里普斯、卡拉扬、索尔蒂、博斯科夫斯基、马泽尔、克莱伯、阿巴多、穆蒂、梅塔等国际乐坛赫赫有名的指挥大师都曾相继担任过该乐团的客席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一直保持着鲜明的德奥音乐传统风格,典雅而流畅,弦乐音色优美而独特。同时,由于这个乐团每年一度在金色大厅举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过荧屏介绍给全世界人民,从而拥有最广泛的知名度。
TOP
14#

回复: 莫扎特三部木管协奏曲传世名作

伯姆的伴奏美妙而均衡,声音清爽但整体大气。录音师同样没有使这个演奏失色:普林兹追求优雅而从容的声音,独奏者的深远洞察力得到了管弦乐队出色演奏的支持。在大管协奏曲中,伯姆证明了他是一位全能的阐释者,更有力量的段落使这里的音乐充满活力。蒂尔玛·泽曼运用了饱满、均匀的发音,使节拍自然而不窘迫。他自己创作的华彩乐段充满想象力……对于这个录于维也纳的新录音,我只有赞扬之辞。的确,一张拥有两首脍炙人口的作品的唱片已经值回票价,更何况从任一方面讲,这个录音的品质都是毫无瑕疵的。

——《唱片和录音》(1974



单簧管协奏曲精致优雅,透出一股淡淡的忧郁之美。普林兹在伯姆杰出的配合下,其声音带着光泽和甜美,力求避免矫揉造作和过度修饰。大管协奏曲也很成功,同样关注着细节,对第一乐章音乐力度的把握和控制力尤其值得褒奖,乐队再一次为卓越的独奏提供了极佳的背景。我不记得以前曾经听过蒂尔玛·泽曼的演奏,可我非常喜欢他的声音。

——《HI-FI新闻》(1974



这是一个真正完美而杰出的演绎,大管协奏曲使人愉悦。


——《E.M.G.月刊》(1974



各个方面都很优秀,伯姆给音乐(K313)带来了清新和活力。


——《唱片和录音》(1975



泽曼演奏的大管协奏曲有很强的说服力,以任何标准看都是杰出的演奏。普林兹演奏的单簧管协奏曲也很完美。他们都应在该曲目的演奏领域中占有其令人尊重的地位。唱片录音真实、平衡。


——《企鹅唱片指南》(1977




亲密的音乐伙伴:卡尔·伯姆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管乐演奏家们

著名的管弦乐团都有这样一个传统:他们会经常把舞台上的焦点集聚在他们的首席管乐乐手身上。这还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一些乐团会寻机让他们主要的木管和铜管乐手在一些经过周密策划的系列演出中露面,还有的会利用本乐团首席指挥的录音合约或者有影响力的客座指挥的表演来展示独奏乐手的风采,他们从乐队中脱颖而出,像独奏家一样演奏。由于在管弦乐队中管乐乐手的数量远比弦乐乐手要少,他们在乐团中或多或少地被看成是独奏家,因此也就不难理解这种做法在全世界的乐团中都被采用的道理了。这也是为何只有极少数拥有国际声誉的木管独奏家会作为客席与顶尖的乐团一起表演的缘故。这是极少数长笛、双簧管、圆号和小号的明星演奏家们的特权,但不管他们都多么出名,他们在这里并不是我们要关注的对象。著名交响乐团中的管乐演奏家们极力捍卫自己的地位,而乐团的录音则可成为他们作为独奏家的名片。在录制协奏曲过程中,乐团关键乐手的位置可以凸显,以展现出各自的音乐个性,而他们的音色、呼吸还能与其他伙伴相协调。

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家们的这个录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和艺术背景下诞生的。指挥家卡尔·伯姆在197219731974这三年中集合他可信赖的音乐家们录制了莫扎特的大管、单簧管和长笛协奏曲。他和这个著名乐团的合作关系有着渊源的历史。在莫扎特灵感的指引下,他们将各自的优势融合在一起,长期在音乐厅和歌剧院培养而成的艺术感悟创造出了令人难忘的音乐。莫扎特华丽的协奏曲让他们能充分展现自己的天分,他们已经不仅仅是管乐演奏员了,他们是室内乐搭档,是诗人,他们是大师。除了独特的个性,他们也展现了乐团木管声部悠久而优秀的历史传统,双簧管声部尤为如此。特里普(长笛)、普林兹(单簧管)、泽曼(大管)的演奏展现了独奏家、乐团、指挥家伯姆,当然更重要的还有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之间绝佳的艺术重心的平衡。对协奏曲原汁原味的演绎,凸显了乐手们在长期的莫扎特歌剧以及不计其数的钢琴协奏曲演出中获得的丰富经验,同样也体现了他们对莫扎特交响曲和其他管弦乐作品、嬉游曲和小夜曲等的烂熟于胸。如果有人谈及一个乐团的音乐传统,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音乐性和演奏风格上都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当这些和伯姆丰富的经验、深刻的音乐说服力结合起来的时候,维也纳演奏家们不论是作为独奏家还是演奏组,都能从这种长期合作的亲密关系中受益匪浅,所以他们的合作,尤其是这个录音,可以说是理想中心灵交流的真正经典。

彼得·科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