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 [复制链接]

1#

RCA首次录制《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典藏之作。十次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大师马泽尔世纪末倾情奉献。

汇聚《蓝色多瑙河》、《皇帝圆舞曲》等经典名曲,包涵新发掘的6首动听的稀世珍品!

新年音乐会现场数码录音经典藏本;荣获《企鹅唱片指南》鼎力推荐!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推荐曲目:
皇帝圆舞曲,作品437
骑师波尔卡,作品278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品314
拉德茨基进行曲,作品228

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与新年音乐会有不解之缘,先后近十次执棒。他除了在演出中展示琴艺外,在曲目的选择上也颇下功夫,每每给观众带来新意。1996年的新年音乐会,被称为新曲目最多的一届新年音乐会,他在本次演出中选择了近三分之一的新曲目,如《理智女神序曲》、《花节波尔卡》、《凤凰的翅膀圆舞曲》等,让观众不禁为之兴奋。

马泽尔以一种全新的手法诠释整台音乐会,自始至终以一种娱乐的形式把控着局面,一会儿秀一把小提琴演技,一会儿又在《骑师波尔卡》中模拟鞭声效果,最后以数种语言对全世界乐迷表达新年祝福,其中用汉语说出的“新年好”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上首次对华语观众的问候!

作为RCA唱片史上首次和最重要的一场现场录音,这张唱片发行后获得各界好评,被认为是现场数字录音的经典制作,荣获《企鹅唱片指南》鼎力推荐:“1996年的新年音乐会是RCA公司首次录制的新年音乐会,录音效果很有现场感,有生气”,是唯一入选BEST100系列的新年音乐会现场录音。从音响重放效果来看,经过最出色的数字技术重新处理后,此录音的现场感和层次感更加丰富;从曲目收藏角度来看,此碟是新曲目最多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典藏版本。

TOP
3#

回复: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TOP-037
BVCC-37251
(74321-80051-2)

曲目

Johann Strauss II
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1. Festmarsch, Op.452
节日进行曲作品452
[3:48]


Josef Strauss
约瑟夫·施特劳斯(18271870
2. Die Naβsswalderin, Op.267

提琴小合奏作品267
[6:28]


Johann Strauss II
小约翰·施特劳斯
3. Blumenfest-Polka Op.111
花节波尔卡作品111
[2:21]
4. Lagunenwalzer Op.411
咸水湖圆舞曲作品411
[8:19]


Eduard Strauss18351916
爱德华·施特劳斯:
5. Mit Vergnügen, Polka schnell, Op.228同乐快速波尔卡作品228
[2:11]


Johann Strauss II
小约翰·施特劳斯
6. Phoenixschwingen, Walzer, Op.125
凤凰的翅膀圆舞曲作品125
[8:21]


Josef Strauss
约瑟夫·施特劳斯
7. Die tanzende Muse, Polka Mazur, Op.266
[5:01]
跳舞的缪斯马祖卡波尔卡作品266

Johann Strauss II
小约翰·施特劳斯
8. Ouvertüre “Die Gootin der Vernunft” 喜歌剧《理智女神》序曲
[6:49]
9. Sekunden-Polka, Op.258
二度音程波尔卡作品258
[3:23]
10. Kaiserwalzer, Op.437
皇帝圆舞曲作品437
[11:19]


Josef Strauss
约瑟夫·施特劳斯
11. Jockey-Polka, Op.278
骑师波尔卡作品278
[1:48]


Johann Strauss II
小约翰·施特劳斯
12. Furioso-Polka (quasi Galopp), Op.260
第二次疯狂波尔卡作品260
[2:25]

13. 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 Op.314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品314
[9:40]


Johann Strauss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0849
14. Radetsky-Marsch, Op. 228
拉德茨基进行曲作品228
[3:32]
[75:28]


演奏:维也纳爱乐乐团
指挥:洛林·马泽尔(小提琴独奏:28,口哨及鞭子声效:11
199611录音,采用20比特录音技术录制
TOP
4#

回复: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

1996年的新年音乐会是RCA公司首次录制的新年音乐会,录音效果很有现场感,有生气。这次音乐会曲目中的新作品数量惊人,不过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次年度性的大型活动竟然把洛林·马泽尔从一个怒容满面的人变成了一个安逸的维也纳人;第一版唱片封面上有他手持小提琴的照片,笑得露齿,随意而放松,一幅闲适的心情。在施特劳斯那首不怎么出名的《理智女神序曲》当中,他演奏了其中的小提琴独奏部分,这首乐曲在本次新年音乐会之前还没有人听过,它是指挥发掘的6首动听的稀世珍品之一,其余还有活泼的《花节波尔卡》和《凤凰的翅膀圆舞曲》等。
TOP
5#

回复: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专辑演奏特点

1996年的新年音乐会以演出新作品的数量多而成为其特点。特别是施特劳斯那首不出名的《理智女神序曲》,在本次演出之前,几乎没有人听过,马泽尔还在其中担任小提琴独奏;其余的新曲目还有《花节波尔卡》、《凤凰的翅膀圆舞曲》,《狂怒波尔卡》,而在《骑师波尔卡》中马泽尔又亲自模拟鞭声的效果。作为RCA唱片史上最重要的一场现场录音,被再次编入“百佳名碟”似乎理所当然。《企鹅唱片指南》也给予其“三星”的评价。

著名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常客。1980开始接替博斯科夫斯基执棒,他连续指挥了7届,此后又分别于19941996以及1999年三次登台。作为当代世界指挥中的天才巨星和中坚力量,马泽尔对驾驭施特劳斯家族的舞曲作品别有心得,因此深得广大乐迷的心。这位小提琴演奏家兼指挥家的音乐大师屡次在新年音乐会上施展自己的器乐独奏绝技,展现出其多才多艺的一面以及别具匠心的幽默感。1996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在每年例行的新年祝福仪式上,他用汉语向广大中国乐迷问好,使数万中国乐迷无比兴奋!再有一点,就是在整体包装上,RCA公司把平时看起来总是怒容满面的马泽尔变成了一个安逸快乐的维也纳人,唱片封面是马泽尔开口大笑、十分兴奋的演出剧照。

TOP
6#

回复: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专辑录音特点


199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RCA公司首次录制的新年音乐会,因此RCA在录制工作中也颇为重视,采用了高规格的20比特数字录音技术,录音效果很有现场感,整体音色充满着雄浑、厚重的色调。由于采用了20比特技术录音,从拾音开始就是数字技术,所以音场的还原效果十分逼真,有层次,每一组乐器的位置也很明显。不过,最值得称道的是后期处理之后的低音效果很自然、松弛。没有早期数字录音低频快速消逝的“干”的感觉。
TOP
7#

回复: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乐曲赏析

拉德茨基进行曲

此曲为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后返场曲。说起此曲来历,颇有些不光彩。1848年发生了席卷整个欧洲的大革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保守的封建势力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种斗争影响到了施特劳斯家族的生活,老爹恐惧新兴力量,留恋传统生活;儿子却加入革命者队伍,组织乐队四处演出。有一次,维也纳保守派招集了一场聚会,欢迎镇压革命运动的有功之臣拉德茨基,他们邀请老约翰写一首热烈而不失庄重的进行曲,这首作品因此而生,老约翰指挥乐队在宴会上演出。

尽管这首作品的出身不光彩,单就作品的旋律和节奏,人们还是认为它精彩异常。慢慢地,人们只从音乐的角度来欣赏这部作品,其历史便逐渐地被遗忘或者淡忘了。

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在1867年创作的一首名曲。1866年奥地利在和普鲁士的战争中(史称“七星期战争”)中惨败,为了让维也纳人振奋起来,维也纳男声合唱团协会的负责人赫贝克(J.F.HERBECK 1831-1877)委托小约翰施特劳斯写一首象征着维也纳活力的圆舞曲,填上词,让合唱团演唱。小约翰施特劳斯便根据德国诗人卡尔·贝克(Karl Bech)一首题献给维也纳城的诗作中的诗句创作了本曲。贝克的诗中吟诵道“在多瑙河边,在那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边”。当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没有写合唱作品的经验,他只是确定了作品的标题,后来请合唱协会的成员约瑟夫·魏尔填词,结果首演不成功,观众很快就把它给遗忘了。后来在18677月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小约翰施特劳斯又亲自指挥演奏了《蓝色多瑙河》,这次的演奏大获成功,翌日法国诗人巴比叶又用法文重新填词,至此,《蓝色多瑙河》成为了一首流行金曲。据说当时一般的乐谱只发行一万册左右,但《蓝色多瑙河》却发行了十多万册!在中国,也流传着由杨毓英译词的中文版本:“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吹动树梢,多美妙……”

现在《蓝色多瑙河》又被称为是奥地利“第二国歌”,所采用的歌词是诗人格尔纳特重新创作的。
TOP
8#

回复: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作曲家介绍

“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与“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老约翰·施特劳斯是一位小提琴家,他和同时代的著名舞蹈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同创作了许多著名的圆舞曲。老施特劳斯同时又是一位十分活跃的指挥家,他以组织乐手在游乐园演奏为始,逐渐建立起来了一支专门演奏宫廷庆典和舞会音乐的乐队。他带着这支乐队在奥地利各地巡演,逐渐有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粉丝团”的一批拥趸者,其中一位漂亮的女子艾米丽后来成为其情妇,为老约翰生下了六个孩子,加上结发妻子所生六子,老约翰一共有十二个孩子。

至目前的统计,老约翰·施特劳斯一共写了152首圆舞曲,当时被冠以“圆舞曲之王”,然而他的小儿子却青出于蓝,在圆舞曲创作领域取得了更高的成就,最终“篡夺”了桂冠,老约翰因之也改称谓为“圆舞曲之父”。不过,事实上也是老约翰·施特劳斯把“圆舞曲”这种当时在奥地利不得进入大雅之堂的音乐带入了皇室和贵族的交际场所,最终成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维也纳圆舞曲”。老约翰最著名的圆舞曲是历年新年音乐会的返场曲《拉德茨基进行曲》。

约翰·施特劳斯二世
Johann Strauss II,习惯上被称作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Jr),是老约翰和结发妻子安娜所生,他的两位弟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也是著名的音乐家。不过小约翰·施特劳斯是整个家族中成就最大,名望最高的一位。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为19世纪维也纳圆舞曲的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老约翰·施特劳斯原本希望儿子学个有固定收入的职业,所以不让小约翰学习小提琴。然而母亲却暗中支持、鼓励他。小约翰逐渐长大之后,立志要成为一位舞蹈音乐作曲家。他四处拜师,研究父亲的作品。19岁那年,他自己招募了二十多位乐手,排练了一段时间后在报纸上刊登了音乐会演出的广告。这则广告轰动了全城,儿子向老爹挑战的新闻令整个维也纳沸腾。演出当天,要看他露丑的老爸的“粉丝团”成员们以及看热闹的人们都来了,小约翰·施特劳斯以一曲《请喜欢我》开场,结果他真的令人喜欢上了。据说当时有首乐曲竟然被要求重演了18遍!小约翰一夜成名,成为了圆舞曲的新偶像。老子和儿子自此不睦,直到数年后才言归于好。在老约翰·施特劳斯1849年去世后,儿子将父亲的乐团和自己的乐团合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圆舞曲巡演,扩大了维也纳圆舞曲在欧洲的影响。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五百多首舞曲,其中以《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艺术家生涯》、《皇帝圆舞曲》等最具代表性;在舞曲创作之外,还有多部轻歌剧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蝙蝠》。

189963,小约翰·施特劳斯去世,被葬在维也纳中央公墓,旁边是勃拉姆斯、舒伯特、贝多芬等音乐家的墓穴,由此也奠定了他不再是人们所说“通俗作曲家”的地位,成为诸多作曲大家中的一员。
TOP
9#

回复: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音乐体裁介绍

圆舞曲,也音译为华尔兹,是起源于乡村的一种舞蹈音乐。由于约翰·施特劳斯家族创作的圆舞曲的普及,以及小约翰·施特劳斯带着乐团赴欧洲和美国演出,逐渐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地位。溯源追根,圆舞曲的前身是奥地利和德国民间的兰得勒舞曲,是在兰得勒舞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三拍子舞蹈,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节奏旋转,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这些特点决定了圆舞曲的体裁特征:速度较快,节拍和节奏具有规律性,音乐自然地产生旋转的动作感。圆舞曲的体裁特征,更鲜明地体现在它的伴奏音型中,典型的圆舞曲伴奏音型是强弱分明的三个均匀的四分音符,第一拍是强拍,奏和弦的低音。第二、三拍是弱拍,在较高音区奏其它和弦音。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胡梅尔、威伯、肖邦、柏辽兹、柴科夫斯基、拉威尔等作曲家都创作过“圆舞曲”。
TOP
10#

回复: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每一年的第一天,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维也纳爱乐之友协会大厅”(俗称“金色大厅”),都按时举办一年一度的音乐盛典《新年音乐会》。为什么世界很多地方都在举办新年音乐会,而唯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却成为其翘楚?

1847年,老约翰·施特劳斯指挥自己组建的乐团在欧洲巡演,最后一场音乐会一直进行到1848年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当时乐队演奏了海顿的作品作为对新年的庆祝。接着就开始演奏欢快的舞曲、波尔卡,风格轻松的乐曲让听众们欢欣舞蹈,欢乐的舞会一直持续到天明。据说,这次的音乐会一般便被认为是新年音乐会最早的雏形。

1873422,为了纪念金色大厅里面的球形建筑落成,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他的作品《维也纳的气质》,自此奠定了“通俗”的小约翰和“严肃”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模式。

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的传统形成,得益于著名的指挥家克莱门斯·克劳斯,他十分喜爱施特劳斯家族作曲家的作品。1929811,他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举办了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构成的系列音乐会,大获成功。接下来的四年里,他每年都举办这样的音乐会。维也纳爱乐乐团与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的这种关系也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延展开来。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为了表示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爱乐协会对于奥地利的忠诚,1231举办了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向外界表露了一个远远超出了音乐本身的信息!这次演出日后成为奥地利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年音乐会是194111,克莱门斯·克劳斯指挥。直到1954年克莱门斯·克劳斯逝世,期间维也纳爱乐乐团一共举办了七次新年音乐会。克莱门斯·克劳斯一生指挥的十三次新年音乐会,使其成为一个维也纳特殊的音乐活动。

克莱门斯·克劳斯逝世后,威利·博斯科夫斯基接替指挥一职,他从1955年到1979年先后指挥了二十五次新年音乐会。威利·博斯科夫斯基在任期间最重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在1959年引入电视传媒介入新年音乐会,由于广播、电视的传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音乐盛会和奥地利音乐文化的象征。

1980年,威利·博斯科夫斯基退休之后,乐团选择了当时在国际乐坛取得辉煌成就的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继任。他连续六年任新年音乐会指挥。自1987年起,开始出现了“年度指挥家”,首开幕帘的是柏林爱乐乐团的赫伯特·冯·卡拉扬(1987),接下来是克劳迪奥·阿巴多(19881991)、卡洛斯·克莱伯(19891992)、祖宾·梅塔(199019951998)、里卡尔多·穆蒂(19931997)、洛林·马泽尔(199419961999)。特别是1999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00周年,老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50周年的纪念,洛林·马泽尔的再次披挂指挥新年音乐会,亦被作为是“施特劳斯年”的揭幕开始。

轻松优雅的音乐会方式,一般认为是始自卡拉扬。1987年当音乐会最后奏响《拉德茨基进行曲》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节拍鼓掌,这时卡拉扬突然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鼓掌。自此,这个水乳交融的互动场面,成为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高潮。

1989年新年音乐会时,当《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开头的弦乐颤音响起,听众便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这时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中断指挥转过身,向观众说:“让我们迎来一个美好、欢乐与和平的新的一年”,自此每年的新年音乐会又多了一个内容:当《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音乐一响起时,指挥都会转身向观众致词,预祝新年快乐。1996年的这场音乐会上,洛林·马泽尔用了九种语言表达新年问候,倒数第二句是生硬的汉语“新年好!”,接下来他又流利地说了一句“Happy New Year”!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起源于对奥地利和维也纳的热爱,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至今天已经成为表现世界人民对于和平和快乐生活的赞美和憧憬,表现追求美好艺术生活的象征
TOP
11#

回复: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指挥家、乐团介绍

洛林·马泽尔

洛林·马泽尔
Lolin Mazel,1930-)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指挥家之一,他先后指挥了近二百多个交响乐团的数千场歌剧和音乐会,并曾率纽约爱乐乐团来华巡演。马泽尔先后担任柏林德国歌剧院艺术总监(1965-1971),克利夫兰管弦乐团音乐总监(1972-1982),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指导(系第一位获得此职位的美国人)和首席指挥(1982-1984),匹兹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1988-1996)。到2002年为止,他是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从2002年起,他开始担任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


马泽尔193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四岁随父母移居美国,五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他从儿童时代就已经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指挥天才。马泽尔八岁时第一次公开指挥一支大学交响乐团,被人们誉为音乐神童。从九岁到十五岁,他曾经指挥过美国多数的主要交响乐团。1953年,马泽尔在意大利卡塔尼亚的贝里尼剧院接替一位生病的指挥而登台,之后他在欧洲许多交响乐团、歌剧院和重要的国际音乐节中担任客座指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TOP
12#

回复: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维也纳爱乐乐团

维也纳爱乐乐团是全球最著名的顶尖乐团之一,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乐团极高的演奏水准和绝妙的维也纳音色使全世界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乐团高贵的艺术气质和自主管理经营的体制在世界乐坛独树一帜,乐团吸引了一代代的杰出作曲家、指挥家和演奏家与之共创辉煌。他们与维也纳这座城市一样成为音乐的代名词,并且在乐迷中成为与柏林爱乐乐团并驾齐驱的世界领先乐团。

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160多年的辉煌历史, 1824524,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管弦乐团和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的乐团联合首演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之后,从1830年开始担任宫廷歌剧院指挥的巴伐利亚作曲家、指挥家弗朗茨莱纳再次召集起剧院乐团的乐手于1833年演出了四场音乐会。这被看作是维也纳职业乐团的雏形。


1842328,时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指挥的奥托尼古拉率领剧院乐团乐手以爱乐协会的名义在维也纳舞会大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这支乐团就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开始,因为它具备了乐团一直所坚持的爱乐设想的一些基本条件:只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当时是宫廷歌剧院)乐团的成员才有资格参加,乐团在艺术上、组织上和经济上独立,所有决议都要通过全体成员参与的民主程序产生,日常管理由民主产生的委员会执行。


由于奥托·尼古拉的离去以及1848年战争的影响,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出时断时续,直到1860年名为爱乐音乐会的系列演出开始进行。1870-1871年音乐季的开始,乐团进入刚刚建成的维也纳最重要的音乐会演出场所——音乐协会大厅演出。从1875年开始,指挥家汉斯李希特比较长时间地率领乐团演出(1875-18821883-1898),先后首演了勃拉姆斯的第二、第三交响曲和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瓦格纳、威尔第、布鲁克纳、勃拉姆斯、李斯特、马勒等人也都曾以指挥或独奏家的身份与乐团合作,乐团由此真正开始成为世界乐坛所瞩目的名团。乐团所进行的首次出国演出是1900年在马勒指挥下参加巴黎世界博览会,之后就开始了征服欧洲乐坛的旅程。1922年,乐团在魏因加特纳率领下跨洋巡演,最远到了南美洲。与理查·施特劳斯的紧密合作使乐团在音乐史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而与托斯卡尼尼(1933-1937)、富特文格勒这样的指挥大师合作也是乐团发展历史中重要的阶段,特别是与富特文格勒合作的两个阶段(1933-19451947-1954)



二战之后,维也纳爱乐乐团继续坚持1933年以来的不设固定的常任指挥而广泛地与指挥家合作的方式,迎来了卡尔·伯姆和赫伯特··卡拉扬两位指挥大师,也迎来了乐团的又一个艺术高峰期。当然,与乐团合作的还有众多杰出的指挥家,如伯恩斯坦、马泽尔、穆蒂、梅塔、阿巴多等。1973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是文化大革命中第一个到中国访问的西方乐团。1996年和2005年,他们再度访华。


乐团规定,其成员必须在维也纳歌剧院乐团演奏超过三年,才有资格在爱乐乐团申请演出席位。高质量的乐手来源和严格的遴选制度保证了乐团的演出水准。1997年后,乐团开始允许吸纳女乐手。
TOP
13#

回复: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有幸当年购得首版,很不错的新年音乐会录音。
TOP
14#

回复: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是不是帶一個藍色紙套子的?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15#

回复: 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是这个。

TOP
16#

回复:施特劳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1996)国际指挥大师马泽尔执棒维也纳爱乐乐团

那单片的带一个纸套子的是精选?
潜水是王道,王道未必是正道.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