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77周年纪念日。据悉,今晚9时18分,沈阳市将再次拉响防空警报,撞响警世钟,警醒人们居安思危。从1995年起,沈阳市每年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当天,都会拉响防空警报,有多个城市在9月18日当天也鸣响警报,以警世人。
“九一八”事变,使美丽富饶的东三省沦入日寇的铁蹄之下整整14个年头,使中华民族几乎面临亡国的惨祸,也给每个中华儿女留下了永远不能遗忘的历史教训。
勿忘“九一八”,我们当永思国运。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人深思再三的莫过于“国运”二字。从高耸的残历碑到蜿蜒的展厅,如同是用一串串“难”字勾画出的国难图,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苦难、抗争的磨难……抚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国耻一去不复返?历史告诉我们,国家、民族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而要把13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惟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勿忘“九一八”,我们当永思发展。77年前,我国经济落后是造成国门洞开、生灵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看昨天知国耻,看今天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科学发展大踏步地向前赶。当前,我们在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够平衡,部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仍较困难,我们应当倍感发展的急迫。不思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不抵抗,有发展才谈得上民族尊严,才能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真正巍峨挺立。
勿忘“九一八”,我们当永思忧患。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国忧民、居安思危、先忧后乐、进亦忧退亦忧,等等。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是为了图强,而图强又必须先进。如今,每个中国人的先进性意识大大增强,伟大的中国正在欣欣向荣地强大起来。然而,世界风云变幻,“落后就要挨打”仍将是一个长久而严酷的现实。因此,我们面对77年后的“九一八”,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居安思危”是我们须臾不可忘却的忧患意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兢兢以强,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奋发图强。”惟有人人不怠,才有举国不怠;惟有举国不怠,我们的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