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激 情 岁 月 ! 再 听 管 弦 乐 《 红 旗 颂 》 [复制链接]

1#
如今乐坛,是流行歌曲,流行音乐风行霸道,听得我潺潺绵绵、委靡不振。今日再听管弦乐《红旗颂》,精神为之一振,往日的激情再现眼前。
    《红旗颂》是我国著名作曲家 吕其明 的作品。其创作背景:1965年2月,在上海音乐家协会的一次党组会上,贺绿汀、丁善德、黄贻钧等就对上报的“上海之春”音乐会初选节目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一致认为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现代题材作品还应加强。因此,决定由青年作曲家吕其明赶写一首,黄贻钧建议曲名定为《红旗颂》。欣然接受这一艰巨创作任务的吕其明,在进入作品的酝酿构思时,就陷入了对往事激动的回忆之中。红旗是革命的象征,在南湖小船的油灯光中,在那井冈山的绿竹丛中,在遵义城的堞墙,革命圣地延安,淮海战役的阵地前,凡有革命者战斗过的岗位,都有红旗飘扬。红旗又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长期战斗生活的往事以及他在红旗下成长的历程,像电影一样,一一在眼前闪过。他热血沸腾,心潮激荡,夜不能寐,乐思源源而来,他决定写一部以开国大典为背景,气势磅礴,优美雄浑,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听的管弦乐作品。经过一个星期的日夜拼搏,激动的泪水伴他写完了《红旗颂》。当年5月,《红旗颂》在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首演获得成功。(摘抄)
    《红旗颂》是一首结构简单、旋律非常优美、又富于激情和歌唱性且通俗易懂的歌颂性管弦乐作品,也是我国乐坛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红旗颂》的主要版本有:1、余隆  中国爱乐乐团 (时间:9:07) 2、陈传熙  上海电影乐团(时间:10:45  单声道) 3、叶聪  香港小交响乐团(时间:9:03)。
      对比了一下:三个版本的演奏都很有激情,“陈传熙”版本的中间和结尾与其他两个版本有所不同,可能是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这个版本的结尾有一段《东方红》旋律。音效自然是 1、和 3、好。“余隆”版本较“厚重”;“叶聪 ”版本稍薄,但对于一个才56人的小交响乐团,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够了!
  
      如果你想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你就听听《红旗颂》吧!
分享 转发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2#

回复:激 情 岁 月 ! 再 听 管 弦 乐 《 红 旗 颂 》

    不谈时代赋于这首管弦乐的铬印。单就纯音乐而言,也是国人不可多得的好音乐,一气呵成,抒情乐段豪迈壮阔又极富民族特点。
在G弦上……
TOP
3#

回复:激 情 岁 月 ! 再 听 管 弦 乐 《 红 旗 颂 》

雷老师还不贴LP?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回复:激 情 岁 月 ! 再 听 管 弦 乐 《 红 旗 颂 》

没找到LP。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