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音响--不可不信,缘!(p11 GARRARD 401)
步入70年代
迪伦仍受到他在前10年中所受到的注意。1971年他出版了一本片面的、超现实主义的小说《塔兰图拉》。他在萨姆.佩金帕的影片《帕特·加勒特》中扮演一个简短而突出的角色。他那为数不多的几次公开演出(为孟加拉国举办的音乐会、伍迪.格思里纪念活动)于是着对他1974年与“乐队”进行的美国巡回演出的响亮的回答。演出门票售出600万张,还录制了实况唱片《在洪水到来之前》(Before the Flood),从这张唱片可以看到迪伦和“乐队”都有效地回到他们早年最好时代。当迪伦与Columbia公司的合同期满时,他转到Asylum公司的英国公司Island。这张唱片和另一张唱片《行星浪潮》都是在Asylum公司录制出版的。与Columbia的关系一直是风波叠起的,特别在中止合同的两年和傲慢的克莱夫.戴维斯(Clive Davis)出任最高行政官以后。他试图把合作的音乐业务形象拟人化,而Asylum唱片公司的戴维.格芬则在艺人们的帮助下取得长足的进展。在这以后Columbia公司出版了有感染力的唱片《迪伦》(1974),这是一张只要迪伦歌迷才感兴趣的愤世嫉俗的选编唱片。结果,唱片《行星浪潮》与这张唱片相对较大的销售量在1974年致使迪伦与Columbia公司签订了又一个5年的合约。
70年代中期,迪伦在“滚雷”巡回演出(与琼.贝兹及其他人一起)中表现自己是同行中的音乐家。然而他被谣言和像A.J.韦伯曼(A.J.Weberman)这样的迪伦学家们的严密监视所纠缠,A.J.韦伯曼总是乐于接受对迪伦的私生活和亲以色列的同情感“揭露”的职责。他与妻子萨拉的关系并不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的关系正在恶化,即将利益的痛苦与绝望充满于唱片《路上的血迹》(1974)和《心愿》(Desire,1975)之中,后一张唱片中包含了几首与雅克.莱维(Jacques Levy)合作创作的歌曲。1977年迪伦与萨拉正式离婚。迪伦又投入到另一次“滚雷”乐队巡回演出中,并从中产生了一段长达4个小时的影片《雷纳多和克拉拉》(Renaldo and Clara),该影片中插入了一段由迪伦表演的半自传性的音乐会。1978年,即该影片上演的那一年,又发行了唱片《街头示威》(Street Legal),从这张唱片可以明显地听到迪伦正发生着宗教信仰的改变,那生动形象的描述和类似福音音乐的伴唱不久就使他着了迷。1979年迪伦声称自己是一个再生的基督教徒,宗教的主题是他后面4张唱片的核心,这4张唱片是《慢车开来》(Slow Train Coming,1979)、《得救》(Saved,1980)、《爱的爆发》(Shot of Love,1981)和《异教徒》(Infidels,1983)。1985年发行了《皇帝讽刺剧》(Empire Burlesque)和《烂醉如泥》(Knocked Out Loaded),后者是与剧作家萨姆.谢泼德和汤姆.佩蒂(PETTY,TOM)合作的。
1986年,迪伦又回来进行巡回演出。这回是与汤姆.佩蒂和为他伴奏的“伤心人”乐队一起,音乐厅和体育场中仍然人山人海。由丹尼尔.拉努瓦(Daniel Lanois)制作的怪异恐怖的《噢,天啦》(Oh Mercy)也成为迪伦成功专辑之一,由名为“永不停止的巡演”(Never Ending Tour)的巡演和1992年的专辑《像我一样对你好》(Good As I Been to You)中可以看出,迪伦的那种独特的木吉他家沙哑嗓音的民谣形式风格已日渐衰败。为庆祝迪伦50岁生日,CBS公司发行了令人注目的3张一套专辑《私录卡带系列》(The Bootlegs Series),收录了他1961-1991年的非法出版的歌曲。
成就
迪伦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60年代,如果没有迪伦,无疑摇滚乐将走一段弯路,将不会有“披头士”(BGEATLES,THE)的《佩珀军士》(Sgt.Pepper),不会有“滚石”的《乞丐的宴会》(Beggar’s Banquet),也不会有“乐队”的《来自大平克的音乐》(Music form Big Pink),这就是他的影响程度。他对音乐的最主要的贡献,这点也影响了列农和麦卡特尼之后的很多歌手,那就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从他一开始的抗议歌曲,就展示了他的歌词比他的音乐更浪漫、更激动人心。他对工业国家整个一代人的敏感性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音乐对理解和分析6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
他对音乐的最主要的贡献,这点也影响了列农和麦卡特尼之后的很多歌手,那就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从他一开始的抗议歌曲,就展示了他的歌词比他的音乐更浪漫、更激动人心。他对工业国家整个一代人的敏感性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音乐对理解和分析6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
纵观其音乐生涯,Bob Dylan 真正赋予了摇滚乐以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