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载好帖子,虽然是讲影院房的,但是和HIFI道理相通 [复制链接]

1#
转自家庭影院论坛,一个私家影院设计师写的,好像还没写完。


搭建私人视听室,你需要了解的基本问题[基础策划篇]


现在搭建私家视听室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袭来,当然有它的道理,不过在大潮中,消费者还是要保持一个比较清醒的状态,才能让潮流带给自己最大的快感.

问题一:什么是私人视听室

顾名思义,私人视听室是私人为了享受视听娱乐搭建的私家空间.
作为纯正的私家视听室,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独立的,不影响其他活动的空间.
2.空间贺材料符合基本的声/光和环保健康要求.
3.能够顺畅的执行自己的功能,同时不能影响日常活动.

私人视听室可以看作是奢侈品,也可以看成一般的消费品,这个情况类似于现在的汽车,汽车现在的情况,一辆汽车,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奢侈品,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代步工具.

其实说这么多,关键的道理是:私家视听室,应该是能够充分丰富你的生活而存在的.这个才是它的本质使命.


问题二:私人视听室就是家庭影院吗?

不是,私人视听室其实是一个综合功能的视听娱乐系统.家庭影院是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没有画面能力的"视听室",我们一般叫他"听音室".

问题三:私人视听室不能作其他用途吗?我想在有的时候把它变成书房或者会客室.

完全可以,代价就是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更多的考虑,施工中可能需要更多的特殊工艺.

问题四:我就想在客厅捣鼓一套器材,这个能成为私人视听室吗?

结合前面的问题,我们说:有的时候,可以.
但是这个时候的视听室不是简单的放置一套器材就能达到的,因为按照前面的说法,这个空间应该符合基本的声光要求,遗憾的是很多客厅本身的功能和设计不可能兼容这个要求,这种妥协下来的环境,很多时候我们更加愿意称之为"客厅",而不是私人视听室.
不过你也没有必要沮丧,因为并不是专用的视听室才能带给你愉悦的享受.不过当你体验过专用视听室的氛围和效果之后,也许你会有些想法-------------但是注意,如果这种想法和你的实力不相符合,还是别勉强.

问题五:我要建一个纯正的视听室,需要什么样的准备?

首先,你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要求.
其次,你需要一个自己能够作主的建筑空间.
再次,如果你自己不打算插手,你需要准备给专业人士的设计费用.
如果你打算自己动手,那么建议你多上相关网站(比如影音新时代 ),先给自己冲冲电,也可以电话专业人士咨询一些基本问题(这个一般是免费的),然后就可以开始了.

问题六:我打算自己动手,那么需要补充那些方面的知识呢?

首先,你需要知道一些建筑学的基本知识.估计国内的消费者在和KFS的斗争中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知识.
其次,你需要对可能涉及的建材知识有些大致的了解,至少知道大概的价格和性能,不能被轻易忽悠
然后,你就可以开始了解一些基本的声学和光学知识.
有了这些,你基本上就可以自己试着设计一个专用的私人视听室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内容看起来不多,其实还是非常庞大的.声学方面的设计思路也不是看看书看看图片就能搞清的.这个时候建议你咨询一些相关人士.

问题七:我看了别人的报道很喜欢,能够照着照片仿照一个视听室吗?
外观上讲,没有问题,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最后的效果,需要碰运气.

首先,每个房间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设计.

等等,你说什么?你就在他隔壁?你们的房子一摸一样?

嗯,这样的话不出问题的机会会更大一些.
但是光要照片是不行的,因为大部分的实际工作都在外表之下做了.

什么?你有他的全套图纸?

那你还在这儿看什么帖子?去找人装修啊.

问题八:视听室装修好神秘,玄机很多吗?

视听室装修其实一点也不神秘,但是需要注意的技术和细节不少.
当然,有些会忽悠的商家会拿着一块异性扩散体给你说:这个是用高分子聚合材料加上环保天然纤维和填充物制作的扩散体.其实这只不过是用外面蒙布的塑料壳子填上棉制成的扩散体.
其实视听室装修用的东西不神秘,就拿扩散体来说,你拿一整个CD架也能作扩散体使用,也许比一些胡乱作的还好用.

但是,请注意,这些东西不神秘也不能当儿戏.因为视听室装修毕竟还是需要建立在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上的.总之一句话:别被视听室装修吓倒,但是也要尊重科学,不能想当然.

问题九:我找好房子了,尺寸不是传说中的黄金比例啊,怎么办?
首先告诉你,世界上完全符合黄金比例的现成房间很少.
其次再告诉你:最佳比例不一定是黄金比例.

最佳比例的作用是减少先天的声学不足,避免明显的声学缺陷.黄金比例的说法只在部分情况下适用.具体的比例,有很多现成的图纸和表格可查,打个电话,问吧.

英国BBC的录音间演播间曾经做过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声染色"现象的,在按照专业标准制作的环境下,还是会存在这个现象,一般的房间更是无法避免.
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说明:房间比例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在于后面的处理和调教.当然,你有一个比例很好的房间的话,这种工作做起来会比较容易一些了.

问题十:房间里布满吸音板就会好声吗?

如果直接这样做了,出了好声,那么你可以去买几张彩票试试.

吸音板是挺流行的东东,不过吸音板的使用只是视听室装修的一个手段-------只是一个手段之一.而且吸音板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必须结合其他构件形成适当的结构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其实不管是吸音板还是其他材料,胡乱堆砌都是不对的,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

问题十一:视听室需要隔音吗?

非常需要,隔音的好处有几个
1.提高了房间本身的声学环境.
2.提高了房间的独立性,不容易对其他空间发生干扰,也不容易受其他房间的影响.

问题十二:视听室装修需要请专业施工队吗?

问题首先在于,作私人视听室施工的专业队伍很少.
他们和普通施工队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对于声学材料的使用和细节上更加老道.
有条件的话,请一个专业施工队是必要的,如果没有,最好请设计师能够多到现场指导.或者,如果你自己设计的话,多看看,多问问.

问题十三:异形房.正方形的能作视听室吗?

回答是可以.
有些异形房的先天声学条件更好.正方形的声学条件很差,,但是可以通过很多手段来改善.这个就是考验设计师智慧的时候了.

问题十四:吸音就是作软包吗?

不是,软包只是吸音手段之一,而且现在很少用到单纯的软包.
我们说,吸音包括了几个主要频段的吸音,低频,中频,高频.软包的优势在于高频,对于低频和中低频,大部分软包是无能为力的,过渡的软包还会劣化房间的声音.

问题十五:必须做成小黑屋才能得到好的投影效果吗?

不一定,不过小黑屋确实能够间接提高视频系统特别是投射式视频系统的表现力.
做成小黑屋是避免室内光污染的最简单办法,不过这种颜色很多人觉得比较郁闷的.
使用其他颜色,做好表面处理的话,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也不能妥协到在室内装镜子的程度


问题十六:必须拉专线电吗?

有条件的话,最好用专线电,其实这个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线电,只不过是"独立电",这个电和你的其他用电分开不互干扰而已.
对于一些老房子来说,改专线电意味着大量的强电改造工程,耗费较大,这个时候就要看你的量力而行了.

问题十七:工程用的声学材料家庭能用吗?

有些可以,有些不行.
工程用的声学材料很多是不需要考虑接触人体的,所以在很多问题上没有考虑的.
比如管道隔音用的离心玻璃棉,这个棉就是工程中用量很大的.但是离心玻璃棉是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有些人对它过敏,有些人长期吸入这个导致肺部病变.除非你打算以后戴着防毒面具听音乐看电影,否则还是算了.
石棉制品也是同样的.

离心玻璃棉如果非要使用的话,智能用在可以密封的地方,比如作低频的吸音体,或者整块胶合板封装的墙面之类的(注意必须严格密封).
如果使用环境有一点点的缝隙,哪怕是你用布包裹好几层,它还是会溢出的.


休息一下,晚上再来!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转载好帖子,虽然是讲影院房的,但是和HIFI道理相通

视听室装修,你需要知道的问题【理论基础篇】


问题一:视听室装修需要知道那里理论知识。
视听室装修需要的理论知识非常的多。
首先,是建筑学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帮助你了解房间本身的基础物理特性。
其次,是设计基本知识,这些知识能够让你表达自己的意图,合理的使用材料。如果你要全套自己动手的话,还需要CAD绘图知识和能力。
强弱电基本知识:至少你要知道强弱电的基本规范要求。
然后,才是室内声学知识。
最后,才是器材知识。

至于视频上的设计光的问题,视听室在这方面的要求比较简单,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就行了。

还有,合理的价格观,不能一味的贪图便宜,也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档。
适度、量力而行。
我们下面主要要谈的就是室内声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可能不会让你变成独当一面的设计人员,但是可以让你少走弯路。

问题二:什么是室内声学?

室内声学就是研究声音在室内传播规律和应用的科学。

问题三:什么是声波和声场?
声波是机械震动或者气流引起的弹性介质波动的现象。声波波及的范围就是声场。
注意这个声场和音质评价时候用的声场略有不同。

问题四:声波的基本传播特性是什么?
声波的传播要受到阻力。声波在传播的时候会因为受到摩擦而转化动能为部分热能,这个叫做“介质对声能的吸收”,这个原理的应用很广了,所有的吸音都是建立在这个原理之上的。
这个介质吸能的程度和频率密切相关,越高的频率损耗越大,所以高频的衰减比低频快得多。
在空气中,他们的关系是:吸收损耗和声波的频率平方成正比。
理论上,在无限大空间和均匀介质中,点生源以球面形式传播。
介质中任意一点的声强和距离的平方反比。声压与该距离反比。


问题五: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音的传播速度千变万化,因为湿度、温度和介质密度都要影响这个速度。
常温下,声波速度是344米/秒,而在花岗岩中可以暴涨到6400米/秒。
在零度的橡胶中,速度会降到30-50米.秒。

问题六:声波的反射、折射、衍射现象。在室内声学处理上有用吗?
用处很大。
声波的反射应用最广的,在小空间的室内声学处理上,就是扩散。
当声波遇到凹凸的反射面的时候,向前的声波不能相互叠加,向后的不能相互抵消,这样就形成了声波的散射。
充分扩散的时候,声音会变得丰满有活力,声场会很活跃,这个对于两声道的听音好处最大。
折射是声波在进入不同介质的时候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帮组符合结构的吸音体得到更高的吸音效率。
衍射以前叫做“绕射”现象。本质上是因为声波在介质中遇到障碍物或不联系面一起的畸变。
一般来说,低频的衍射能力更强。所以低频也最难隔离的声音。
衍射对障碍物的尺寸和空袭的大小比较敏感,利用这个原理,可以使我们的吸音更加有效率,也更加有选择性。

问题七:声波的干涉现象有什么意义?
声波的干涉现象可以导致一个结果;离扬声器近的地方不一定有元的地方声音响。
研究声波的干涉图可以发现:在两个扬声器的时候,不管扬声器怎样,皇帝位基本还是局限在两个音箱连线的垂直评分线上。
而通过安装多个扬声器,干涉的现象是明显降低。

问题八:驻波是什么意思?

驻波其实是特殊的干涉波。驻波的形成具备下面特质:频率相同,振幅相等,方向相反的正玄波。驻波是不运动的。它的波节振幅为0。而波腹振幅最大。这些东西常常停留在平行的硬墙面处。

问题九:响度和声压是一回事吗?

不是,但是两者密切相关。
声压的单位是帕和DB,而响度的单位是“宋”。
按照规定:频率1000HZ,声压为40DB时的响度为1宋。
人耳能够听到的最低响度为1毫宋。
当声压级达到120DB(20帕)的时候,就达到了痛域,这个时候已经是人听力系统开始受到不良影响的信号了。

对于一个设计合理的视听室来说,合适的响度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个和器材的能力也有关系,有的发烧友为了追求和现场一致的听感,甚至拿声压计调试音量之后再听,说实话,这种方式对大部分人是不适合的。虽然人们喜欢大片。但是真要达到现场的声压级,是非常吓人的。总不能你听了一场爆炸戏之后,就去医院吧。

问题十:长期听音会损害听力吗?

有可能,但是造成实际损害的很少。
一般来说,长时间在视听室里听音,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听域提高的现象。而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回复。这种是属于听觉疲劳。
如果受到强力的冲击(这种情况是很少的,除非你在爆炸现场),就可能出现听力的损失,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声音,特别是高频的听力下降很快,而且,男的比女的快

问题十一:人是怎么进行听觉定位的?

听觉定位是两耳听音造成的,而且水平方向好于垂直方向。这种能力使得我们可以在录制和播放良好的双声道系统中感受到立体的解像。
在多声道系统中,实际上也是需要这个原理的,因为即便是电影院中的整列环绕,也是无法模拟自然环境中的无数个声源的,在两个音箱之间的声场,还是需要这个原理来实现。
除非以后能科技发展到,整个视听室都是能够发音的,或者像科幻小说那样,用激光准确的震动耳膜。

问题十二:视听室设计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是混响时间:T60。这个T60可不是终结者的编号,而是一个经典的声学指标。
关于混响时间描述最经典的就是“赛宾公式”,当然,这个公式也是相对不十分精确的,但是它是秒速混响这个概念最简练的公式。
大部分的主观听音指标:丰满、清晰。空间感等等,都和这个指标密切相关。所以,视听室设计最基本的,就是抓住混响时间。特别是对于一般的家用视听室,可以说是提纲解领的东西。

理论上来说,混响时间会涉及到无数个频段的混响,我们一般选取最典型的频段进行分析。首先,要避免起伏过大的混响,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混响曲线适当的修改使之符合我们的听音习惯。
在建设视听室的时候,特别是经验不足的人来说,不考虑混响时间就动手是一个大忌。又特别是对于那些要对结构作大手脚的工程,一旦没有把握好混响,木已成舟,结果是得不偿失。


问题十三:视听室设计有权威的指标么?
客观指标针对民用视听室的,几乎没有。国标都是针对录音室这样的专业环境的,专业的环境听AV十分的好,不过听音乐很多人觉得不爽,觉得发干。

美国AES在96年提出的标准,我觉得可以作为家用视听室的一个比较权威的参考。
这个标准提出的房间容积为50-120立方,最小面积要求是20平米,最低高度要求2.1米。
它规定的中频混响时间在0.45秒附近,这个混响时间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万能的混响时间,既没有0.3那么发干,也没有0.5那么过于丰满。
当然,AES标准也不是一个死的框框,因为实际上,视听室声学处理的手段之多,不是AES能够描述完的。
比如,AES标准采用的是集中吸音型的视听室,其实在实际建设中,是采用多种结构混合的方式进行的。毕竟,AES标准除了空间大小外,一些用途还是和家用视听室有出入的,灵活的采用分散吸音方式,可以更加方便的做到美观和音质的和谐。

问题十三:只要理论计算精确,出来的效果就很完美?

不一定。首先,理论推算的公式就不是一个能够完全精确的公式。
举个例子:理论上,你可以计算出台球桌上每个球的运动位置和轨迹,但是实际上,没有人能够100%的计算准确,你能计算的只是一个趋势而已。
其次,应用的材料,在估算上有很大的出入,注意,这里说的估算,而不是计算,因为各个相关材料的声学特性是不一定的,除非你使用之前全部拿去作测试。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只能尽可能的使用精确的材料,比如,加工良好,经过正果测试的声学材料来装修,以求达到最贴近理论要求的水平。

而且,即便你的施工达到了完美的理论设计水平,也不一定讨人喜欢。同样的混响时间,有的人觉得发干,有的人觉得不错,有的人觉得太丰满了。

这里说这么多,不是说没办法作出优秀的视听室效果,我的意思是:在视听室设计和建设中,不要理论是不行的,只按照理论不结合实际情况处理,也是十分要不得的。
在设计的时候,我们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意见就是:科学设计,留有余地。
所谓宁缺勿滥,留有余地的视听室,补救起来比已经成形的视听室方便的多。
TOP
3#

回复:转载好帖子,虽然是讲影院房的,但是和HIFI道理相通

本来计划周末写的,不过周末太忙了,星期一上午没啥事,泡茶慢慢说。

上次讲了基本的一些视听室基础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老鸟别去 )。

一说到视听室的声学处理,很多人都看得很神秘,有的设计师也把这个说得很神秘,其实,如果你不需要一个准专业的环境的话,合理使用身边的道具也是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的——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如果你的财力允许,请设计师设计,用专门的材料效果会更加出色。

下面我就直接切入正题。
假设,你有一间不错的房子,隔音不是问题(比如这个房子出在地下室、或者阁楼或者不影响四邻的地方,房子的墙质量好密度高)。
比例也假定为比较好的比例。
布线也假设为完美完成。
那么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声学处理了——注意这里是说声学处理而不是声学装修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那些前期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希望后面改进的朋友。


第一步,我们需要估算一下房间这个时候的混响时间。

估算的方法很多,我们先用比较学院派一些的做法:计算

计算公式可以用最简单的赛宾公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赛宾公式其实是有明显误差的。原因很多,主要的原因在于,赛宾公式实在假定的情况下推算的。是一个抽象的结果。它的首要前提是:充分扩散。
很显然,这个在原始估算的时候是不精确的,有的时候出入非常大。因为保证声场充分扩散的原始条件很多:房间的容积要够大,形状要合理(所以我们选矩形房推算),各个面的声音特性基本相同,甚至需要一些扩散的道具。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是不用赛宾公式的,而是使用后来的修正公式:爱润或者努特深公式。


这些公式的意义在于:估算环境的混响时间,同时可以估算需要的大概吸音量。

当然,不喜欢计算的(而且这些计算不完全精确),可以选择下面的方法:

1.用分析仪直接测量,这个精确度理论上是比较高的,但是也不是万能的,别一说到专业仪器就被吓得一愣一愣的,机器就有误差,更何况电子仪器里面的算法也是决定因素之一。

2.用耳朵自己估测,像疯子一样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时而拍手,时而放声大呼或者高歌吧  。
如果吐词不清,声音浑浊,回音明显,那么这个房间的混响可能很长,20平米的房子这样情况一般接近1秒了。

第二步:分配吸音面积:
根据上诉公式,得出的结论是,吸音的效果对混响时间的影响,之和面积有关。
但是这个只是理论的结论,实际上,不同的布置吸音的方式,对于声音的影响很大的。尽管他们的面积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我们喜欢用分散+集中混合处理的方式,特别是房间比较大的时候,不信的话你可以去敲敲电影院的墙壁。
不过,对于我们这个帖子讨论的情况,分散处理是不太好做的,我们这个帖子用的材料道具全部是随手可以搞到的。

第三步:选取材料。
要选取材料,就需要了解材料的特性。
在这个帖子里面,所有材料的主要特性——声学特性,是按照一般的平均测试来的,绝对不可能做到精确,——除非你有钱把所有的材料拿去作一次专业测试——不过既然你那么有钱还玩这些代用品干嘛?

第一个主要材料:人

对,你没有听错,就是人。
人这个东西好啊,按照理论分析,人这个东西集合了几乎所有的吸音方式:衣服和毛发,对于中高频有好处的啊,体内的体液和脏器,加上半开放的人体结构,可以构成很好的宽频吸引结构。
所以你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在电影院满座的时候,和冷场的时候,影院的声音是有区别的。
所以我在设计之前常常会问:这个房间多数时候是几个人在听?
别以为我窥探你的隐私,我是在计算的时候加上人的吸音量{[

人的典型频段吸音量如下,不过这个只是平均估测的,因为个体的不同,吸音量是不同的。不过出入不大。
125HZ:0.28
250HZ:0.4
500HZ:0.45
1000HZ:0.49
2000HZ:0.47
4000HZ:0.45

可以看出,人在250HZ以上,吸收的频率是比较平直的,人,是良好的吸音体,而且免费的不用花钱哦。

第二个主要材料:窗帘

这个材料大家不会陌生,一般老鸟都会建议你挂窗帘,不过有的老鸟就有卖窗帘的嫌疑了:什么加金丝的窗帘能够提高声音的华丽程度。。。。。
我晕哦,这叫个什么说法,你怎么不说听音之前要穿龙袍呢?

不过窗帘——我们一般叫它幕帘——因为在没有窗户的地下室也可以用的。的材料选择还是有讲究的。
为了避免卖窗帘的嫌疑,我分析一下窗帘的本质:其实他就是声学中说的,薄多空吸音材料。
所以,选择有孔的织物即可,厚度不过分强求。不过别用钢网,那个是作板共振偶尔用到的,再说挂个钢网房子就是牢房了。。。

这个窗帘是有讲究的。
首先要有褶皱,一般要求是50%,更多也行,反正这个可以随意变化的,自己实验一下吧。
其次是后部的空气厚度。越厚的话,吸收的带宽越宽。
一般丝绒的窗帘,一般悬挂方法,中高频系数可以达到0.5左右,不错了,而且这个东西容易被家里人接受(让LP选窗帘还能分散她的注意力,免得她来烦你{[ )

第三个主要材料:地毯和挂毯
原理和窗帘差不多,材料选择上,毛织的地毯最好了。厚度嘛,有钱的话厚一点吧。

第四个主要材料:家具
家具也是个好东西——好处和窗帘一样,既能分散LP的注意力,也能灵活的自己布置。
家居的种类很多,吸音量是不好估计的。不过他们的吸音系数都偏小——除了布艺沙发。
常用的家具有:
CD架、器材架。不一定非要用什么4CM的实木,优质的复合板材也可以的,前几天考察了一下宜家,它有几款家具都不错的,重量适宜,能够固定,也容易被家人接受。而且这些架子还能扩散声音,多好。
沙发:皮质沙发也是有吸音作用的,皮质和布艺沙发比起来,高频能力差点,其它差不多,人造革的填棉沙发在500HZ有个吸音突起,要注意一下。
茶几:系数在0.2-0.3左右,估算的时候也可以忽略它,没啥关键影响。有些DX所谓屋里动一个茶缸都能翻天覆地变化的说法,我不赞同。
其它: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有的只是吸音,有的是吸音+扩散,有的只有扩散作用。

还有一些装饰品,比如板画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用带玻璃的框画。
TOP
4#

回复:转载好帖子,虽然是讲影院房的,但是和HIFI道理相通

继续接上文:

在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材料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试着建立一个简易的听音室了。
(愿意作专业处理的使用专业材料的,可以不看了。。)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主要使用一般材料的听音室的布置方案。

这个步骤我们可以参考AES的布制方案。
这个方案基本是一个集中吸音的方案。声学界的前辈高人陆全根先生对此也有过实例阐述。

挂帘和地毯作为主要的中高频吸音材料。
挂帘主要分布在音箱的背墙和听音位置的后墙部位。
地毯主要铺设在地板的第一反射区。
侧墙主要是基本对称布制的CD架和书架,这些书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作成深浅不一的形式,扩散效果更好。
对于天花板暂时不做什么处理。
为了保持吸收频段的均匀,我们下面要开始进行一下计算。
下面这个简表只是示意,具体的表可以自己画一下,虽然不是很细,但是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125HZ   250HZ   500HZ   1000HZ   2000HZ
材料
1人      
2墙体
3墙面抹灰
4地板
5地毯
6挂帘



计算略去。

通过计算,可以确定下来挂帘和地毯的基本用量了。
但是这样做的话,低频的吸音量是不够的。这样的话,我们需要自己动一下手,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个时候你要是觉得累了,可以直接买一个成品的来代替。

墙角吸音体:
墙角吸音体,有时候也叫低频陷阱。不过低频陷阱可不一定是摆在墙角的,有的陷阱挂起来更好。
为啥放在墙角呢,因为这样一是不会占太多的地方,而是墙角是很多驻波的聚集地带,这里摆一个能档能吸的家伙比较有效率。

最简单的墙角吸音体:
可以使用最常见的容器之一:纸箱!
我们可以这样作。
就用音箱的包装纸箱。
里面填上环保的吸音棉,注意这个时候别用散装的玻璃棉或者矿棉,尽管现在玻璃棉之类的有害气体较少,但是他们本身引起的大量细丝粉尘对有些人是有害的,部分人群对这个东西还过敏。
如果买不到吸音棉,就用海面+废报纸,废报纸揉成团,用棉花开始还挺好的,不过这个玩意儿受潮后就不爽了,还容易霉变。

不过箱子挺丑的,所以我们可以去买一点沙发布料,把这个箱子包起来。箱子的顶部开口。
这个箱子的容积越大,吸音的面积越大,吸收的低频也越多。

还有一种方法我已经介绍过了,熟手45分钟可以搞定。

将这个做好的吸音体摆好。

这样,一个没有多大声学缺陷的简易视听室就完成了。


如果你觉得这样搞了,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么请看我们的下一篇文章
【简易自制声学道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