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阳朔神山下,松香味老师的家。 [复制链接]

查看: 15630|回复: 100
11#

回复:阳朔神山下,松香味老师的家。

刚上来一瞟,帖没了,谢斑竹
再接一张朱老师拍的PP,有一个细节一直忽略了,下次一定要试试单线的感觉,从前一直听的是双线。
TOP
12#

回复:阳朔神山下,松香味老师的家。

大家都有两把刷子,
一把牙刷,
另一把鞋刷
TOP
13#

回复:阳朔神山下,松香味老师的家。

舞台感现场感,有那个氛围感觉就特别好,听起部分好录音的片源很过瘾。奇怪,朱老师哪里出了墙裙略带些扩散,其它各立面都为吸音,播放的音乐都有很强的包围感,那天播放一首鼓碟(不熟),密密麻麻的鼓点和质感都很清晰,很有秩序。虽然中低音喇叭口径小,但是对于40多赫兹往上的频段还是有不错的质量与过程,所以反映那首鼓时也很像真带劲,鼓皮的余韵表现得也很有意思。有时觉得有个推好的好书架箱在合理的环境里基本上也能满足不少播放层面,不失为一种实效的发烧办法。
TOP
14#

回复: 阳朔神山下,松香味老师的家。

原帖由 壮家汉 于 2008-8-26 13:09:00 发表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8-8-25 13:31:00 发表
原帖由 chx16888 于 2008-8-25 10:55:00 发表
LPD啊你在家电说啥啦就被咔嚓了???


哦!!!家电现在是南霸天!!!都是南京人的天下!!!

我叫他们搞群言堂,他们当然不开心啦!!!......


记得2~3年前发烧时通过JD认识壮家汉,还电话请教过问题,没想到汉子也离开JD了,呵呵!
TOP
15#

回复:阳朔神山下,松香味老师的家。

哪里哪里,兄弟烧得很深,很久没看到你的发烧经了,有空也让我们分享一下
TOP
16#

回复: 阳朔神山下,松香味老师的家。

原帖由 guilin288 于 2008-8-26 23:38:00 发表
有机会必沿江而下拜访"松香先生"

沿江而下,看来是准备要过夜咯,哈哈!
TOP
17#

回复:阳朔神山下,松香味老师的家。

楼上各位兄弟听说又有好货到
TOP
18#

回复: 阳朔神山下,松香味老师的家。

原帖由 溪秀兰 于 2008-8-28 18:32:00 发表
嗨!既有钱又有闲的人也是有的。发烧固然需要钱,可发烧的同时可以不去赚钱,而尽烧钱,或者发烧的钱来自祖宗,……。人间的世态万象,怎可一概而论????

兰姨说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看到朱老师大量使用绿毯作为吸收,应该是针对高频。
原看过刘仁阳大师对绿布的使用心得,看他的听音室就知道了,用的的是MBL和珍妮西施,在30几平米的空间里,由于箱子大量使用带式喇叭,相信高频信息与能量应该是相当丰富的,在线材、器材、环境里大面积使用绿绒布,曾经也模仿过,器材下不适合自己外,其它地方很有效,宁静致远,就是视觉上非常乱而无序。记得刘大师说:为什么要用绿色,因为人看到绿色是因为绿色使人产生轻松感、愉快感,绿布主要是用在器材下和墙面(实际上他的很多地方都有使用),要求绿布够软、够厚,最好能让绿布的方向性与声音的传递的方向一致,调整的目的如何吸收高音?最后使堂音自然又不被吸收太多就可以了。具体情况还是自己实验了才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