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 [复制链接]

61#

回复: 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原帖由 herodotus 于 2008-8-29 20:05:00 发表
她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也是美丽无比的。


同意 如图,




作曲Carl Davis,炽烈而忧伤.....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62#

回复: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是的,非凡的忧郁美。克莱默夫妇时也是漂亮的。

Gino Bechi 我的最爱!
TOP
63#

回复: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俺对萝卜茨倒没什么特殊感觉。
8过,索非亚.罗兰就是另外一码事了,尤其是当看过《三艳嬉春》里Vittorio de Sica执筒的那一章“THE RAFFLE”中,一袭红裙,凹凸得一塌糊涂的罗兰之后......乖乖隆个咚! 她在《罗马帝国沦亡录》里的扮相居然一点儿野性都不见了,高贵但决不咄咄逼人。

另外,索非亚.罗兰歌技一流,可能是梦露以外最成功的性感女神歌手了。弓虽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64#

回复: 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原帖由 herodotus 于 2008-8-29 20:48:00 发表
是的,非凡的忧郁美。克莱默夫妇时也是漂亮的。


嫩不是打算把Meryl Streep主演过的所有电影都列一遍吧?呵呵~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65#

回复: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哈哈、在高贵、忧郁的女人的面前。往往我们也纯洁起来。超大嘴意味着,潜意识中我们也希望被强暴了。这个弗洛依德说是正常的。我以为罗伯兹是淳朴的,是相比那些骚首弄姿,挤眉弄眼的打你算盘的女人。
在G弦上……
TOP
66#

回复: 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万兄: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无论弗洛伊德怎么算命,也搞不清所有人的潜思路,我的最爱来了,想不到吧,一点都不好看,可我喜欢。

Gino Bechi 我的最爱!
TOP
67#

回复: 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8-8-29 21:36:00 发表
    哈哈、在高贵、忧郁的女人的面前。往往我们也纯洁起来。超大嘴意味着,潜意识中我们也希望被强暴了。这个弗洛依德说是正常的。我以为罗伯兹是淳朴的,是相比那些骚首弄姿,挤眉弄眼的打你算盘的女人。


!ALERT!

据说现如今打算黑你一道的女子早都练就一身淳朴气质了,骚首弄姿挤眉弄眼的都不好意思上街混地下了~~~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68#

回复: 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8-8-29 21:19:00 发表
原帖由 herodotus 于 2008-8-29 20:48:00 发表
是的,非凡的忧郁美。克莱默夫妇时也是漂亮的。


嫩不是打算把Meryl Streep主演过的所有电影都列一遍吧?呵呵~

最不亲爱的,如果可能,会这样做的,她的电影几乎没有败笔。

Gino Bechi 我的最爱!
TOP
69#

回复: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谈到女演员 我还是比较偏爱法国的中生代的女演员——伊莲娜-雅各布 贝阿特 朱丽叶-比诺什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苏菲-玛索 兼具理性与感性 东方美与西方美
TOP
70#

回复: 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原帖由 智灵 于 2008-8-30 23:39:00 发表
谈到女演员 我还是比较偏爱法国的中生代的女演员——伊莲娜-雅各布 贝阿特 朱丽叶-比诺什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苏菲-玛索 兼具理性与感性 东方美与西方美


不喜欢伊莎贝尔·阿佳妮?
TOP
71#

回复: 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8-8-29 21:19:00 发表
原帖由 herodotus 于 2008-8-29 20:48:00 发表
是的,非凡的忧郁美。克莱默夫妇时也是漂亮的。


嫩不是打算把Meryl Streep主演过的所有电影都列一遍吧?呵呵~
来吧,廊桥遗梦。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72#

回复: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廊桥遗梦可真是一部失败的电影,就连Meryl Streep也不好使
TOP
73#

回复: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廊桥遗梦如果没有她,克里斯伍德就完了,还亏的她力挽狂澜,中流砥柱般的演绎了一场爱情,才使有些观众眼泪纵横

Gino Bechi 我的最爱!
TOP
74#

回复: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终于想明白的了一件事,演员的好看与否与她塑造的角色有巨大关联,才使得我们喜欢哪一个人,我们不仅是喜欢长相,更重要的是她的角色。

Gino Bechi 我的最爱!
TOP
75#

回复: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正在听:燃情岁月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TOP
76#

回复: 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7#

回复: 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8#

回复: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学习!藏~~~~~~~~~~~~
TOP
79#

回复: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我最喜欢的电影是获金熊奖的《小敖德萨》。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0#

回复: 谈谈电影与电影音乐——KRZYSZTOF KIESLOWSK & ZBIGNIEW PREI...

也推介
Naive
V4997
《多古拉之歌》電影原聲帶
Etenne Perruchon 作曲/ 索菲亞交响樂團 &合唱團
l
台北金馬獎影展開幕片
l
巧妙結合音樂與視覺,捕捉生命最動人心弦的感動
l
錄音動態鲜活,精彩體現樂團與人聲完美默契
l
法國原裝進口,錄音品質一流


from http://blog.roodo.com/munch/archives/552756.html

(ps)很難將這部電影歸類,說劇情片,它沒劇情,說記錄片,部分場景安排的太美,說音樂片,它又非好萊塢《萬花嬉春》的歌舞俱佳,那麼將他歸類為超大型的音樂MTV好了,算是以民族誌風格展現的超大MTV。

反正,一從放片開始,眼睛、耳朵就被緊緊抓住,根本轉不過頭,心想這導演厲害,沒有俊男美女主角、不弄曲折離奇劇情,竟然也能讓觀眾乖乖待上一個多小時。



《多古拉之歌》是法國導演Patrice Leconte與配樂家Etienne Perruchon合作的電影,主要描繪柬埔寨的國族風情,透過影像與音樂的結合,陳述一個走出戰亂的國家,在現代與傳統,貧窮與獨裁,貴族與平民的多方衝突下,呈現的民間面貌,把一個國家拍的很美,也批的很醜,總之算得上一部超有水準的MTV電影。




對於電影內容,其實那種「他者觀看」的成分很濃,算是法國統治者重溫曾經殖民的異邦,一種東方主義式的懷想風格。由於音樂先電影而存在,導演將電影依音樂曲目分成十多段場景,每個場景秀一段柬埔寨的風光、人文,或者利用不同事件做蒙太奇剪接,從中產生一種對照與衝突,讓觀眾情緒為之起伏。其實在內容呈現上,對於同是從開發中國家渡過來的台灣觀眾,並不會太陌生,無論是都市中一家老小全擠上機車的車潮,騎著單車上工的勞動群像,或是早期西門町拉黃包車滿街跑的車伕,甚至巨大垃圾山中的拾荒者,西方佬看著異國情調入迷,我們倒是覺得有點辛酸。

電影雖沒人物劇情,以一個國家風情影像為主,但是始終出現的兒童,成為片中不斷出現的主題,也多少豐富片子的人文關懷,甚至在音樂中的兒童合唱交響樂,都緊抓著這個主題,讓全片充滿一種童話電影的氛圍。

電影內容算是老套的東方注視與人道關懷,但是電影製作手法就不能不大加讚賞,至少在畫面與音樂的和諧上,確實達到一個動人的高峰。

其實導演所用的音樂剪接法並非新招,1925年前蘇聯導演愛森斯坦的《波坦金戰艦》等早期黑白電影片,即是使用音樂剪接法,在電影製作時,先依電影風格選妥音樂,再依音樂的調性,剪入不同的鏡位畫面,甚至再加上A+B=C的電影剪接技巧,這樣的手法到現今不算新潮。不過在1925年電影還沒現場收音技術,甚至電影底片缺乏音軌,配音無法同步,所以在古早電影中,下面放音樂,上面放影片,外加躲一個說書人,算是一整套電影,那麼音樂剪接法,就成為當時不得不變通開發出來的技巧,但是愛森斯坦用得早、用得好,當然算經典。

但是到現今,在電影音效技術上,已是不能同日而語,影片mix上一、二、三、四軌的音效,算是家常便飯,要玩技巧可是多樣,如果再學愛森斯坦一成不變,可是會讓人感覺電影沒進步。在《多古拉之歌》中,導演充分而完美的運用這項優點,在音樂中配合現場音效,讓音樂性更加豐富,也讓電影產生時空的差異美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