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 [复制链接]

查看: 74261|回复: 325
111#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艺术用家 于 2008-8-13 22:12:00 发表
谢松大虾不厌其烦的解答。关于音响种种疑问太多,还望得到您的指点。
眼下就有一事不明,关于线材的波阻抗,电学理论上等于电感除以电容再开根号,跟频率实际上没多大关系,有的线材拿波阻抗说事,就算有关系,人耳可闻的音频宽度如此之窄,阻抗曲线也基本上是一条直线,用得着计较吗。
不当之处请指正。  


对波阻抗没有什么研究,只谈谈自己的观点供参考。从电学表达式看,“波阻抗”已经抓住了电感、电容这两个重要储能参数(特征)来分析“波”阻抗,不管这个波阻抗的电学表达式是不是“完全正确”,或者是不是已经完善,个人认为分析方向是对的。

电容——容易通过交流信号,阻断直流;电感——则恰恰相反,容易通过直流,阻断交流信号;而且频率的高低变化对他们的阻抗特征变化的影响也是恰恰相反的(甚至是镜像的)。又因为他们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线材导体中,他们的比值就应该与是否有利于通过高频、或者更有利于通过低频有关联,至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吧。(?)

由于它们都是储能参数(元件),能量的存储和释放时间还会产生“相位延时”或“相位超前”现象,造成声像定向定位信息受到改变和破坏,这就是低档线材声场声像立体感差的主要原因。(绝缘材料不同也会影响能量的存储和释放时间发生改变哦

更多就不说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2#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艺术用家 于 2008-8-13 18:02:00 发表
小证据当然好,估计对功放要求也不低,那功放想必也相当了得。
不过小证据4个6.5寸的低音单元相当于1个13寸的面积,也不算小口径了,况且专司低音,不干中音的活,能不好吗。



说的有道理,不过多只小口径扬声器并联使用最大的问题是“协调一致、同步工作、同步出力”的问题,“配对”难度增加,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失真会明显增加…………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3#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艺术用家 于 2008-8-13 22:12:00 发表
谢松大虾不厌其烦的解答。关于音响种种疑问太多,还望得到您的指点。
眼下就有一事不明,关于线材的波阻抗,电学理论上等于电感除以电容再开根号,跟频率实际上没多大关系,有的线材拿波阻抗说事,就算有关系,人耳可闻的音频宽度如此之窄,阻抗曲线也基本上是一条直线,用得着计较吗。
不当之处请指正。  


艺术用家和ray_ji两位兄弟能够这样认真的思考问题实在难得,相信你们的系统同样能够发挥得相当不错。玩音响:追求最好是痛苦的!但是追求更好却是快乐幸福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