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山东烟台范围内的的爱乐者没有?请进! [复制链接]

查看: 3719|回复: 20
1#
我是莱州人,一个资深爱乐者,爱乐历史超过30年。希望与你们交流一下爱乐心得。(最好先谈一下对马勒的理解)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有山东烟台范围内的的爱乐者没有?请进!

      烟台也算我的第二故乡了。可惜才离开。马勒当然喜欢;1、2、5、犹喜大地之歌。有二三个版本CD、DG原版录像带。正在找LP。
在G弦上……
TOP
3#

回复: 有山东烟台范围内的的爱乐者没有?请进!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8-7-21 23:34:00 发表
      烟台也算我的第二故乡了。可惜才离开。马勒当然喜欢;1、2、5、犹喜大地之歌。有二三个版本CD、DG原版录像带。正在找LP。
DG伯恩斯坦的马勒大多数要千元以上,库贝利克的就很便宜,大花版也不贵。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

回复:有山东烟台范围内的的爱乐者没有?请进!

我爱人的老家就在莱州,下次到莱州。。拜访一下老兄
TOP
5#

回复:有山东烟台范围内的的爱乐者没有?请进!

四楼的老弟,回莱州之前别忘了言语一声,我好招待你,o(∩_∩)o...
最近我一直陷入马勒第五之中,欲罢不能,希望有人能把我拽出来。
TOP
6#

回复:有山东烟台范围内的的爱乐者没有?请进!

专辑最后的CD是大师的绝笔,这个录音使人感慨万千。本来索尔蒂是独具一格的马勒专家,他的马勒同伯恩斯坦大喜大恸的马勒很不同。虽伯氏马勒极具感染力,但笔者更喜欢索氏棒下的马勒。他把握的更内敛更具理性。“马五”在马勒所有的作品中具有一个极特殊的位置。这首交响乐从结构上是传统形式,没有了一贯的人声加入。是马勒哲学,马勒美学价值及马勒独特语言完全成熟的一部分水岭式作品。笔者最喜欢的马勒就是这部第五及那部与中国唐诗有关的《大地之歌》。马勒的交响乐其实始终都围绕“生与死”这一主题。这一永恒的命题一直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名言,是生存还是毁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命题今后还会一直围绕着人类。马勒用尽毕生之精力用交响乐去探究生死。尽管笔者喜欢马勒那特殊的管弦乐色彩,但却偶尔听之,那重如铅块的感觉如压心头,没有坚强的神经很易让人心情忧郁。当然这是本人之感受,笔者还是更愿听贝多芬有关的乐段,如三、五、九中的慢板,贝多芬的葬礼也同样沉甸甸,但总让人肃穆,听到深处总想起立敬礼。那种崇高感由然而生。马勒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开篇时那夺命的小号让你浑身一擞,如掉万丈冰洞。而且在整个乐章总是恰倒好处时小号又吹起那刺入骨髓的主题。到是马勒在“大地之歌”末乐章那弦乐齐奏同样令人有生离死别之感,那阴森森的大锣每敲一下都让你心惊肉跳。但确实很美很美。结束句时女中音惜惜不舍,难离尘世,但也不冰不冷,反使人更珍惜生之光阴。好在马五的慢乐章给了我们又一音乐史上的经典抒情篇章,抒情到深不可测。只有贝多芬、勃拉姆斯及莫扎特的几篇慢板可与之相齐。在艺术领域也只有音乐这一艺术才可以达到这样抒情之高度。马五的结束也许是他音乐中不多见令人振作,阳光乍露的音乐。把索尔蒂这个生命最后一年的马五同别的版本比较,我们惊异的感到,这个录音那般柔情似水,柔到使人疑问,这是马勒吗?联想到索尔蒂与迪卡合作的50年的最后一次录音,联想到大师几个月后与我们永别的事实,一股别样之情由然而生。正是人将亡其言必善也。
感谢迪卡公司出品的这盒专辑,为我们再一次提供了听出耳油的索尔蒂音色及无可替代的指挥艺术,为我们展现了二十世纪音乐巨人的鸿篇巨制。
  mzl兄,这是老朽给某杂志写的文中最未一段,是关于马勒5的。也是老朽的一点浅见。同你一样,听马勒是需要心理定力的。不然心绪久久很压抑。
   另谢施兄的版本指引,这真是有朋友相助,事半功倍啊。
在G弦上……
TOP
7#

回复:有山东烟台范围内的的爱乐者没有?请进!

呵呵,我也凑凑热闹。
曾经在山东烟台待了三个多月,对那边的海滩、美食、以及周边的蓬莱和威海的美景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记忆中那一箱曾在地窖中放了几个星期、几乎被遗忘的烟台苹果的那份甜,海肠子的爽脆,馒头的弹性、河豚的鲜美、蓬莱小面的精致、鲁肉的芳香。。。。。久久挥之不去!
还有,烟台海边的那场网球,夕阳之下,海风习习,让人难忘。

马勒还在学习之后中,谈不了什么,还请楼主、“王总”和标兄多谈谈。
不过马勒和山东好像没啥联系吧。呵呵
TOP
8#

回复:有山东烟台范围内的的爱乐者没有?请进!

我老家是牟平的,现在广州,我曾想回烟台工作,没成。
马勒我很少听,听过几次也是别人带着一起听的,说实话,听不懂
不过我最爱D9了,德沃夏克运用了欧洲和黑人的音乐元素,写出了新世界的希望、悲伤、彷徨和力量。
TOP
9#

回复:有山东烟台范围内的的爱乐者没有?请进!

我觉得《大地之歌》末乐章确实感人,聆听之际几欲痛不欲生,但痛并快乐啊。不过,前几个乐章相比之下,却不那么让我感动,我甚至觉得马勒有江郎才尽的感觉,包括他的第八,像吴文英的词,拆开来一片废墟,没有多少值得收藏的“瓦当”。
TOP
10#

回复:有山东烟台范围内的的爱乐者没有?请进!

    mzl、我每年总有几个月在烟台,因为家人全那在里。下次去一定到莱州拜访。
  如你所说:马八纯属“瓦当”堆砌,还搞了千余人。买了百代的马八,硬头皮也听不下全曲。
  还有瓦格那,只听几个序曲。要我把尼伯龙根的手环从头到尾听完,除非有人掏钱请,到了拜罗伊特。没准半截溜号逛景去了。
在G弦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