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点感想 [复制链接]

查看: 6348|回复: 32
1#
网络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每个人的言论一经发表,谁都可以看到了。应该承认,HIFI168在“发烧圈”里还是很有影响的。我相信港台地区的古典唱片经销商是比较关注这个论坛。毕竟通过这个论坛,他们可以大概知道内地的“发烧友”的喜好,也许由此可以部分了解内地古典唱片市场的真实情况。
       遗憾的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168的风气和以前相比,似乎没那么“风清气正”了,客观评论少了,一边倒的批评多了,每每有新的古典唱片上市,往往招徕不少的砖头;每当有网友问询某新唱片是否值得购买时,总有“热心肠”的大虾“好言相劝”,于是,类似“新版不如旧版”、“不是美版的最好不要买哦”等等声音不绝于耳。我不知道这样的言论让海外唱片公司中国地区部经理看了会是什么感觉,至少不爽。
       我不想参加什么新不如旧的讨论,因为这样的讨论没有意义;也不想更无权堵住别人的嘴巴,只希望能在这里听到客观的听感和评价。
       我相信真正喜爱古典音乐的网友还是希望继续不断买到质量好的唱片的,要做到这一点,一个正常的良好的氛围是不可或缺的,由此才能使得唱片公司更有信心出版、生产质优的唱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最近,DG出版了一批阿巴多的专辑,奇怪的是,这批优秀的唱片在广州短暂出现后,便暂时消失了。需要说明的是,我的消息不准确,如有谬误,请指正。反正我买了其中的莫小鞋,莫交之后,自己想买贝交,想帮朋友订,订了几次,都未能如愿....。还有DG的卡爷10张一套的,也是这样的情形。
       但愿不会是因为砖头太多,把香港的代理商给砸跑了....
       但愿我这是瞎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一点感想

坚决支持奉献兄!

“我相信真正喜爱古典音乐的网友还是希望继续不断买到质量好的唱片的,要做到这一点,一个正常的良好的氛围是不可或缺的,由此才能使得唱片公司更有信心出版、生产质优的唱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TOP
3#

回复: 一点感想

我也希望能经常看到网友们对新唱片深入和客观的评论,支持楼主
TOP
4#

回复:一点感想

鱼龙混杂
QQ:54514599
TOP
5#

回复:一点感想

现在哪个古典论坛氛围好的?这里还不算太差啦
欢迎光临上海小古唱片屋: http://shop37048759.taobao.com/
http://gustav.taobao.com
TOP
6#

回复:一点感想

同意楼主,阿巴多新出版的那几张,我也想买,尤其是贝交!!
再回应楼主,其实,阿巴多2000年出版的那套贝交录音也是很棒的!!所以就留意上了阿巴多。顺便再说一说,我对比过阿巴多的布拉姆斯交响曲和其他版本的交响曲,阿巴多的赢太多了,迟下我会发一张专帖上来的,希望楼主到时给点意见!!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7#

回复:一点感想

支持楼主。购买新版古典CD唱片的。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TOP
8#

回复:一点感想

我买了阿巴多最新的贝交的一、二的那张(这个专辑的封面是阿巴多的相片,不知是否2000年的录音),有几个问题:
1、既然是环保装,为什么卖正价?
2、感觉录音很不好,可能是“电平过低”的原因,声音不大,有气使不出来的感觉。

另外,楼主所说的“香港的代理商给砸跑了”,我感觉不会,大陆可能是大唱片公司未来的主要市场,听说目前各大唱片公司的销量都在下滑,他们怎么可能放弃大陆市场呢?看看现在有多少小孩在学琴就知道了。
国内目前的情况是本土唱片公司形不成气候,无论制作、发行或销售都是几家国外的唱片公司垄断古典音乐市场,在缺乏竞争的前提下,在大陆所能买到的进口唱片的价格是相对较高的(不要和国外的产品比较绝对价格,要比较不同收入水平下的相对价格)。而且货源也是极度不足,订个碟也是等很久。
关于版本问题,确实很多好的版本都是买不到,旧版可能(我是说可能)有点被神化了,但是一些低价版或小双张的质量确实让人不敢恭维,既然都搞促销了,却同时又人为地把质量做差,短期内促进了正价版本的销售,从长远来看有损声誉,不利于整体销售。
TOP
9#

回复 8F vifone 的帖子

vifone說得很中肯,我很贊成此說法!
其它就不多說了,作為消費者,應該是站在消費者立場考慮和給建議,而不應是站在代理商角度上說話。
大蝦網友的“好言相勸”純屬個人意見,代理商見到不爽?
燒友們用正價買回來的唱片誰都希望物有所值,相互的。
做銷售的一定要看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反應來做相應的事情。
聆聽音樂,感悟生活!
TOP
10#

回复:一点感想

古典音乐爱好者和发烧友经常是紧密相连的,共同点是对声音都很敏感,因此对声音音质比较在意也是正常的,就像我平时谈论黑胶一样,都是对音乐美(实质是声音美)的追求。对一些经典唱片,因为再版过多而导致音质下降是正常的,大家追求老版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谈的是怎样才能使大家重新大量购买新唱片,其实很简单,唱片公司要重视唱片质量而不是数量。大公司搞了很多大套装,价钱很便宜,但仍然不受欢迎。所以提高唱片质量才是关键的。像一些小厂如TASTMENT购买EMI不屑一顾的唱片版权来生产唱片,质量有明显提升,所以这样的小厂才能生存,像珍珠也是,再版质量好,所以不是技术做不来,而是大厂的理念不同,也可能没能和爱乐者(尤其是中国的爱乐者)沟通好。出全集其实是好事,也显示了大厂的实力和对古典音乐的贡献,单因为某些原因而滞销。如果(只是我的想法)大厂能将大量唱片SACD化和XRCD化或者设法提高再版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即使价钱暂时贵点,或许对爱乐者和唱片公司都能造成双赢的局面。只要激起广大爱乐者的购买欲,唱片价钱自然就下降,从而造成良性循环。说个最简单的事实,不用怕唱片贵,只要质量好,再贵都有人买。大家需要的不是数量(大家的唱片都听不过来),大家需要音质好的唱片。
另外说说新录音为什么有些销路也不好,主要是因为这些唱片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所以老录音仍然受欢迎,尤其是黑胶的复兴。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1#

回复:一点感想

TASTMENT的唱片非常好。同意s兄的看法、另外,喜欢发烧友之间的讨论,难道讨论的时侯还要顾及那些商人吗?

Gino Bechi 我的最爱!
TOP
12#

回复:一点感想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空虚的脑袋并不是真正的空虚,而是因为它:装满垃圾!
TOP
13#

回复 11F herodotus 的帖子

商家聽到不爽後反過來說我們論壇上的網友亂拋磚頭?
聆聽音樂,感悟生活!
TOP
14#

回复:一点感想

现在追捧评论老录音老版本的帖子确实不少,真正安心讨论音乐的确实不多
有舍本逐末之嫌
我觉得版本版次的讨论适可而止就行了,多了滥了就会形成互相追逐攀比的风气,着实不该提倡。
大家可以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收了那么多唱片,有多少张是认认真真听完的,有多少张又是能谈出感受的?敢做这样的统计吗?
TOP
15#

回复: 一点感想

原帖由 音乐的奉献 于 2008-7-21 21:53:00 发表
网络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每个人的言论一经发表,谁都可以看到了。应该承认,HIFI168在“发烧圈”里还是很有影响的。我相信港台地区的古典唱片经销商是比较关注这个论坛。毕竟通过这个论坛,他们可以大概知道内地的“发烧友”的喜好,也许由此可以部分了解内地古典唱片市场的真实情况。
       遗憾的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168的风气和以前相比,似乎没那么“风清气正”了,客观评论少了,一边倒的批评多
说的好,顶!
TOP
16#

回复:一点感想

                     老版的价格使我没有感想,老老实实买新版听音乐拉倒。而且坦白说:对于普通音乐爱好者来说,把老版和新版的差价拿来升级音响来听新版的欣赏效果来的更直接
TOP
17#

回复:一点感想

哪里有Antoni Wit 为拿索斯录制的CD卖?
游走发烧边缘,看淡声色犬马
TOP
18#

回复:一点感想

据说wit的《我的祖国》不错。
游走发烧边缘,看淡声色犬马
TOP
19#

回复: 一点感想

原帖由 垂钓 于 2008-7-22 15:54:00 发表
                     老版的价格使我没有感想,老老实实买新版听音乐拉倒。而且坦白说:对于普通音乐爱好者来说,把老版和新版的差价拿来升级音响来听新版的欣赏效果来的更直接  
      有同感,顶
TOP
20#

回复:一点感想

支持奉献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