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复制链接]

查看: 63903|回复: 288
61#

回复: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原帖由 又见飞刀 于 2008-7-20 8:13:00 发表
原帖由 烧也乐 于 2008-7-20 1:23:00 发表
我所说听过300小时是指欲下结论者真正聆听每台机器的时间,而不是让机器开过300小时。
赞同这样发烧,过早换机、过早下定论都是不好的   

赞同了!但也要相对的!在AB对比下,两者差距很大的话,那是不需要的!有时基本上不要半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都可以这么讲,听音经验丰富了基本上听几分钟就知个大概而不一定来个AB比校了(这主要对一些声音不平衡和极具个性的器材而论),个人认为好的音响器材(不是价钱多少的问题)出来D声音,它的大体架构是完整、建全的,这样的器材以后才会有玩头(应该讲就是所谓的潜力了)。它的音乐内涵是要通过玩家在后期的调校才会发那些所谓的平衡、大气、贵气、细节丰富。。。。。。等等等不足而述了。
借蔡大妈一句话说(引自-淡水镇CD),是不是这样呢?
音响人生
TOP
62#

回复: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JOHNLEEH大哥:您和徕卡都是常州的老烧,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都可称得上我的前辈,我很尊敬你们,当然也很尊敬你们的耳朵。

下面是我的一些小看法(当然完全不是针对谁的)。

无论喜好何种类型,音乐和音响是我们共同的爱好,也因此天南地北的聚到这些论坛,聊聊乐乐。我觉得理性的烧友,即使自己有了一套称心如意的器材,也还是不防碍他去欣赏别的产品的美,音响主要是用来重放音乐的,本身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价格只是它作为普通消费品的外衣而已,能给听者带来更多音乐的触动,能达到听者所需,对听者来说就是好产品,但好产品不一定都要去买,也不一定非得整天YY,我觉得一件产品所蕴涵的设计者的制作精神和才华才是最值得欣赏的。

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资源毕竟有限,世界各地的好产品不计其数,不可能一一领略。而我一直认为,音响本是个系统工程,单独的去评价某一件器材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即使在展会或者其他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以及系统匆匆听过,也很难真正了解这个产品的实力,有时反而有可能会因此产生误解或者成见。
实践肯定是第一位的,就象做实验,但要真正客观真实的达到实验目的,其实是很困难的,受制因素很多,有时一两个细小的意外就可能导致大不相同的结果。所以我觉得要真正了解一件器材(当然是值得那么做的),至少需要仔细的听过300小时(而且是正常发挥其性能、搭配基本对路的),可能是我天资愚钝吧,反正至少这是我的标准,虽然我很反对从单方面对单个器材下结论。
另外,试着从多方面、多角度、非现实的渠道去了解一些自己欣赏和感兴趣的品牌的设计理念、主事者背景、产品设计特点、制作工艺等,本身不失为一件愉快的事,也可以看作发烧活动的外延,这些多方面、多角度的知识积累,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去伪存真,我觉得比起那些数量和质量有限的草草一两耳朵的听音经验或者某些大侠的令牌不会更不可靠。

网络是如此自由,自由的失去了义务,讨论、调侃、开玩笑、闹闹也罢,我还是希望更多的烧友能坚持自我的原则。
TOP
63#

回复: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原帖由 维克 于 2008-7-20 10:16:00 发表
JOHNLEEH大哥:您和徕卡都是常州的老烧,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都可称得上我的前辈,我很尊敬你们,当然也很尊敬你们的耳朵。

下面是我的一些小看法(当然完全不是针对谁的)。
[font=Times New Roma



我不认为世上听音响有什么天才,无非多听而已.徐邦达看画人称"徐半尺",人家看几年看不出真假,他展开看半尺就有数了.他是神仙吗?不是.看的真东西多,下的功夫深而已.玩东西,都有一个 从慢到快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进步无非取决于两样东西:你听过了多少东西和搭配,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东西实际玩过了.很多东西实际玩过了,对各种风格都烂熟于心了.那出手判断自然就快了,就自信了,就不会被其他人,其他文字,网络的东西忽悠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对玩音响同样实用.很多经验和认识.都是徕卡和我们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摸索找到的规律和感受.我们表达和坚持我们的看法.但无意强求别人,号令天下.世间路,还是要靠各人自己去走过方知.
TOP
64#

回复: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说实话,我觉得维克老第有些过于沉醉于对自己没听过没接触过的器材的书面阅读乐趣和想象乃至演绎里.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玩法,也不好说什么.不过我觉得网络和厂家的千图万表,实在不如自己找来实际一听.

所以,我支持你吃螃蟹,不支持你YY.哈哈.
TOP
65#

回复: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TOP
66#

回复: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08-7-20 10:5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维克 于 2008-7-20 10:16:00 发表
JOHNLEEH大哥:您和徕卡都是常州的老烧,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都可称得上我的前辈,我很尊敬你们,当然也很尊敬你们的耳朵。

下面是我的


握手!!!!
TOP
67#

回复: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JOHNLEEH大哥所说的情况,是舰兄、S兄、M兄以及我等年轻人必然会经历的状态,我想要是您跟我们这个年纪时,也会如此的。

我觉得配器材有点象做菜,不同的器材搭配好了可能会产生某种老外经常爱说的化学反应,这有时是需要那么一点感觉的,这样的感觉除了与生俱来的能力和悟性,也有很大程度来自后天知识经验的积累,这样的积累第一位的无疑是来自确凿可信的器材实践,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途径作为补充,但不管什么途径都需要建立在尽量客观、坚持自我的基础上,最怕的是人云亦云、故步自封,那些耗费巨大金钱和精力得来的积累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反而成了自己的包袱和理性认知的屏障。
很多东西本身是把双刃剑,越是深入越从多方面考虑,越会觉得要保持客观理性很难,就象我们每一次不可能跨如同一条河一样,对于音响搭配与调整,我觉得相对更确凿可信、更值得参考的还是音乐的源头——现场,所以我认为经常去现场聆听音乐,无论对音乐还是音响都是很有裨益的。
一己之言,再次说明,我所说的完全没有针对谁的意思。
TOP
68#

回复: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69#

回复: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有道理,发烧是玩,没有必要太较真.搭配很重要,没有最好只有相对而言比较适合自己的.
发烧新兵,CD尚未玩好,又开始折腾LP
TOP
70#

回复: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这款Audionet以及Symphonic-line RG14Brinkmann Integrated还有我目前使用的Burmester 991(现改款为051)这四台,价格基本属于同一区间,可以称得上比较典型而正统德制中小功率晶体管合并功放,在声音走向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基本总结为四个字:“质真味纯”,我觉得他们之间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都具有相当的素质,如果系统器材搭配得当,都能表现出具有较高完成度的声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