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复制链接]

查看: 63928|回复: 288
11#

回复: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原帖由 肥仔 于 2008-7-20 17:58:00 发表
原帖由 徕卡 于 2008-7-20 13:2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科研级旗舰 于 2008-7-20 12:0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徕卡 于 2008-7-20 0:41:00 发表
[attachimg]95900[/attachimg]再上点内部图


CD135!也许是顶







还有字被盖住了
TOP
12#

回复: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7-21 8:59:00 发表
原帖由 徕卡 于 2008-7-20 0:2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街灯 于 2008-7-20 0:20:00 发表
好简洁, 大环牛,ALPS电位器,一堆WIMA小电容,每声道一对功率管.
主滤波电容可是BHC?还是松下?


700VA偏平大环牛

四联电位器

每声道1对mos管

两颗470





我试推过500W的PMC IB-1,效果很惊人。


http://audiophile.bbs.net/bbs/01/399563.html
TOP
13#

回复: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个人倾向于大口径音箱,小口径音箱虽然可以出好声但气势、宽松度仍无法和大口径相比,所以我现基本非10寸以上不玩。
TOP
14#

回复: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至尊对大证据,没机会PK呀。
TOP
15#

回复: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台湾烧友的感受:


langevin
二星級會員


註冊日期: Apr 2001
居住地: 南台灣
共發表: 391 篇文章
精華:0 積分:1
Audionet的機器說起來的確讓人愛不釋手....
1996年出的第一台機器--Pre,
擁有超大的電源供應,使用表面粘著技術的線路版以立體的方式安排,
這是小弟第一台購入的Audionet機器,在當時這台機器的設計非常新穎,
碩大的顯示窗清楚的標明現在聆聽的狀況,微電腦控制的設定選項很有趣
他的音量控制是以IC的方式來作級進式音量控制,觸感極佳,
最令人驚訝的就是他的頻寬:0-2,000,000Hz(-3db),
聽起來高頻就是不一樣,小弟到現在還是認為Audionet的高頻延伸絕對是世界上最好的機器之一,
這個機器在當時以全新的設計概念擄獲了小弟的心,
而他陸續出的後級、DAC、CD轉盤(RUN)也都使我忍不住敗下去,
小弟使用整套的Audionet推Dynaudio或是ELAC都有不俗的表現,
後來B&W推出了鸚鵡螺,主動式電子分音器居然是Audionet代工,
害我差點就敗鸚鵡螺......
現在的Audionet產品線已經很齊全了,聽過一些新的機器都覺得進步很多,
現在總代理百鳴還提供升級服務,問過價格還算合理,
有一個朋友的AMP II因為使用不慎燒掉了,送回德國升級(乾脆不修了)成G2版本
花不到拾萬元,整台幾乎是全新的機器了,爽的不得了

這個牌子在台灣的使用者並不多,前代理德錩並沒有很認真賣
所以他在台灣的知名度不如B牌或是M牌,
但是如果以聲論價,Audionet絕對是首選
哪有德國製400瓦MONO後級一對賣伍拾幾萬?
雖然小弟現在已經沒有Audionet的機器了
但是如果要買晶體機,我還是會買Audionet
TOP
16#
TOP
17#

回复: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原帖由 hansen.c 于 2008-7-21 11:44:00 发表
RAY_LI兄,SAMV2绝对不是重音色轻水力的机器, 它的驱动力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曾经对比过牛肉丝的THOR和柏林的935/933前后级, 箱子是PME LB1, THOR可以说是完败,柏林的前后级除了在高频段和SAMV2有一拼以外,中频的质感和低频的下潜都输不止一节. 在难怪台湾AUDIONET 的代理商专门将机器送到柏林和MARK的用家去试听, 挖走一大批柏林和MARK的FANS, 而且越







Bladelius.Burmester 991.等入门合并机也是好机,但和这台V2合并机比的差距很远的,徐非Burmester 032。

Bladelius也玩过一层子,好不容易处理悼了,玩时也拍了些照片。




又见飞刀兄也作过对比




http://audiophile.bbs.net/bbs/01/397958.html






最后编辑徕卡 最后编辑于 2008-07-21 16:00:47
TOP
18#

回复: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原帖由 海-浪 于 2008-7-21 15:57:00 发表
听了超五,感觉很失望。

不知道这个audionet SAM V2  推我的BM15效果如何???






我试推PMC 10吋500W的IB-1,照样可以打到爆,控制力好到无法相信,我在“音乐与音响”论坛说了,本地wm711130johnleeh 两位高烧冒着高温天气非要来听一下以证实V2的实力。



他们听后的感受如下:http://audiophile.bbs.net/bbs/01/399563.html



下午和JOHNLEEH兄一起去了,然后陪太太小儿到南大街的韩中阁吃烧烤刚回来。 (1千字)(wm711130 7-17 21:18 阅读 45)
徕卡兄说是要请我俩洗桑拿,没想到一进门,空调凉着呢!然后又把落地扇支于听音室门口,再来杯凉开水,是冰冰凉,透心凉的感觉!
我们听的是SIM AUDIO的老顶MOON ECLIPSE(CD PRO2机心)做转盘,MSB LINK PLATINIUM解码,SAM V2推的IB1。信号线超时空THE ONE,喇叭线飞谱。开声令我大吃一惊,这哪里是110W的合并机的声音,分明比我这里400W的金嗓子P800还要够劲!带去了几张平时听得较多的CD,试听的曲目有童丽(对话II)的“太湖美”“烟花三月”,雨果LPCD的“轻骑兵序曲”,“奈何”,香港06音展的“杨雪菲”的吉他,“白头佬”夏邵声的“交叉点”阿淘的“加了蜜”,“阳春白雪”“低音帮”等。总体感觉SAM V2有很好的驱动和控制力,宏大的音场,声音非常纯净,通透又多汁似极品红富士,细节非常多,微动态良好,速度并非如有些人所说的过于飞快,而是缓急有序,低频的质感良好,非常有层次,推动PMC的IB1诚如徕卡兄所说可以达到七成,如果在中低的饱满程度和低频的量感,整体的规模感方面再提高一些,则真的可以如陈X光所说“听过世了”。
另外由于MOON ECLIPSE在我们坐下以前开机没多久,听了半个小时左右明显感觉声音更宽松,温暖了。而SAM V2和解码则是从前一天下午6点就一直开着的。
  • [无标题] (161字)(徕卡 7-17 22:10 阅读 5)
    上午我用“文豪”时中、低频非常饱满,但中高频略暗,下午你们来时刚好换上Sim Audio当转盘,所以比上午欠丰满。

    这V2如为它配上合适的箱子和环境“听过世”是绝没问题。



一开声,感觉音场很是宏大,撑得很开. (207字)(johnleeh 7-17 16:37 阅读 9)
再听听,阻尼感特别好,控力超强,质感,密度感一流,弹跳力很棒.人声口型收得很好,绝不松散.各频段的层次感很好,解析力很好,细节超多,特别是高频部分.总而言之,非常过瘾,非常刺激.

机器做工也很细腻精准,关键部分都用到位了.
TOP
19#

回复: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不用找了,是甲乙类的。



最后编辑徕卡 最后编辑于 2008-07-22 22:11:38
TOP
20#

回复: 新一代合并机……德国audionet SAM V2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7-23 1:08:00 发表
如果真是甲乙类的,还有什么好“吹”的??“绿色环保”吗??
照片里看到有用到“钽电容”吧?钽电容不管是用在退耦还是信号耦合,速度都会感觉比较快,比较明亮,但声音会感觉不太和谐自然吧??不过这些“风格”可能正好适合某些系统,没有什么值得大吹特吹的,“吹”过了头就有“猫腻”。 :D  






1.搞不清楚不要乱下结论,整个机器无任何 钽 电容;

2.audionet 速度并不快;

3.德国人设计的这个电路不是任何人可以看懂包括本人;
最后编辑徕卡 最后编辑于 2008-07-23 07:15:3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