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说帕格尼尼 [复制链接]

1#
十九世纪初当帕格尼尼发表的二十四首隨想曲传到巴黎,引起当时著名小提琴家贝里奥、拉封(此人曾找帕格尼尼比赛,以惨败告终)等人的怀疑。谁也不相信那样的乐谱能在小提琴上拉出来。帕格尼尼经过多年埋头钻研,大大开拓了小提琴技巧,传统的演奏技法被他轻松掌握并超越。
我们发现在著名的小提琴作品中,作曲家本身如果是位小提琴家,那么这部作品必有炫技成份,因为他掌握演奏技巧,除了作品的音乐性外,要充分展示演奏技巧。如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维尼奥夫斯基的协奏曲、波兰舞曲等。而有的作曲家对乐器不内行要请教演奏家;如勃拉姆斯D大调小协是在约阿希姆参予下反复修改才完成并由约阿希姆首演。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OP.6)是帕格尼尼作品中上演最多的曲目,从中可以看到它炫技的特点,很多技巧是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等小协中所没有的,如下跳弓(下行飞行断弓)、双泛音,伸指十度(双音),左手拨弦等。在经典的小提琴教材如开塞、克罗采、顿特等人的练习曲甚至马扎斯为艺术家作的练习曲中也少有这些技巧。这些技巧的效果在音乐审美上的价值姑且不论,但在演奏时---特别在华彩乐段(Sauret  cadenza)中---这时乐队己全部休止,万籁寂静之时、众目睽暌之下,仅独奏小提琴演奏这些高难度乐段,丝毫的不慎,后果不言自明。笔者手头有多个演奏家演奏此曲的影象资料。从这些技巧的展示,也可看出各自的功底。
帕格尼尼小协虽比不上贝多芬、勃拉姆斯、甚至比不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小协伟大,但他的开拓精神和激情扬溢的作品,震惊世界的独特炫技手法,影响了不少同时代及以后的作曲家的创作,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的某些新技巧由李斯特和舒曼移植于钢琴练习曲中,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也用他的主题写成钢琴变奏曲和管弦乐曲。
帕格尼尼的音乐和意大利歌剧一样,有着十分华丽的风格,第一小协第一乐章开头,在乐队大段引子之后,独奏小提琴一出场就先声夺人,第三小节在E弦高把位闪电般奏出极有力度的快速下行分解和弦,随着主题展开,各种技巧不断涌现,充分显现出炫技特性。华彩乐段更是他艰深技巧的集合,急速下行的半音音阶双音,令人心惊胆颤的双泛音...无不使演奏者如履薄冰。此乐章经常做为独立曲目在音乐会演奏。
很多音乐作品内涵深刻,需我们在不断聆听中反复回味把玩,才能探知其中三味,而欣赏帕格尼尼的小提琴音乐,则无需过多的顷注心力----你听到的,就是他要告诉你的!
[attachimg]95528[/attachimg]
18_33799_c5b3021e14eba9b.jpg (, 下载次数:495)

jpg(2008/7/17 15:02:52 上传)

18_33799_c5b3021e14eba9b.jpg

最后编辑同尘 最后编辑于 2008-07-18 07:58:20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也说帕格尼尼

魔鬼附体的人才有这样的创作,可惜他死了也不得安生,颠沛流离.
QQ:54514599
TOP
3#

回复:也说帕格尼尼

请问您的影象资料是视频文件还是DVD?谢谢
详解zxw2216:
Z:我的名字;  X:希望,信心,信念;  W:Winer;
22:四平八稳,二二得四,二四得八,音译“嗷嗷” ;16:要顺;顺利,无阻;
连起来:我相信我的成功是嗷嗷顺利的!我在获得成功的路途上稳健而畅通!势必达成!
TOP
4#

回复:也说帕格尼尼

有2张dvd,1个录像带是1995年李传韵音乐会录像,由现中央音院指挥系主任俞峰教授指挥青年交响乐团协奏。
TOP
5#

回复:也说帕格尼尼

所谓四大小协,只是人们凑个数,自己喜欢听的是最美的。
帕格尼尼第一,我喜欢,因为好听,因为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奇妙,其他又如何?
门德尔松的小协,我就没啥感觉。
贝多芬、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都是钢琴高手,同时也是伟大作曲家,有人敢说他们的钢琴协奏曲眩技吗?或者说他们在钢琴上的修为还没达到帕格尼尼在小提琴方面的高度?呵呵。
音乐是人听的,评论是人写的,耳朵是自己的,你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握手!同样喜欢帕格尼尼。他的小提琴和吉他作品也是一流。
TOP
6#

回复:也说帕格尼尼

TOP
7#

回复:也说帕格尼尼

小提琴界的李斯特
TOP
8#

回复: 也说帕格尼尼

原帖由 西洋乐迷 于 2008-7-20 13:57:00 发表
小提琴界的李斯特

应该说李斯特是钢琴界的帕格尼尼更恰当.李斯特是听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后,才想把小提琴的技巧要发挥到钢琴上,这才有了匈牙利狂想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