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谷一 秋水伊人 [复制链接]

查看: 27297|回复: 90
61#

原帖由 死神 于 2008-12-11 20:14:00 发表
这张CD很不错~~ 黑胶碟不知对比如何?

黑胶应当比CD胜出的。黑胶的处理效果比邓丽君的再版黑胶强不少。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62#

记得以前一位朋友说,幸亏李和金铁霖离婚,否则李的嗓音会被“污染”得更厉害。虽是玩笑,却有若干分道理。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63#

李谷一 秋水伊人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64#

我去年三几十元也收了一张同楼主一样的旧版秋水伊人,昨晚拿出来听了一篇,音质很不错,特别是中高音真是太漂亮了,很庆幸那时买了,否则就走宝了.
TOP
65#

我的“秋水伊人”是在广州“新陶街”买的,70元。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66#

李谷一不愧为一代著名的女高音,听她在最高音时的把握自如和技巧是我现在所能听到的最好的了
TOP
67#

《李谷一 红色经典》。
《李谷一 红色经典》(图一) 拷贝.jpg (, 下载次数:3)

jpg(2009/3/26 23:48:07 上传)

《李谷一 红色经典》(图一) 拷贝.jpg

《李谷一 红色经典》(图二) 拷贝.jpg (, 下载次数:5)

jpg(2009/3/26 23:48:07 上传)

《李谷一 红色经典》(图二) 拷贝.jpg

《李谷一 红色经典》(图三) 拷贝.jpg (, 下载次数:6)

jpg(2009/3/26 23:48:07 上传)

《李谷一 红色经典》(图三) 拷贝.jpg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68#

非常喜欢李谷一的歌曲 现在老太太依然很漂亮
可惜她的好唱片见卖的太少 就百利2张 ABC1张 还有?
TOP
69#

好象上过CD圣经
TOP
70#

李谷一  秋水伊人


《李谷一  秋水伊人》LP黑胶唱片,百利唱片有限公司出品,编号:LP0703,2007年。  

曲目:  
SIDE A  
01. 秋水伊人  
02. 教我如何不想他  
03. 梅娘曲  
04. 玫瑰三愿  
05. 送我一枝玫瑰花  
06. 早秋  
07. 飞花歌  
08. 天涯歌女  
09. 可怜的秋香(对唱)  

SIDE B  
01. 我愿是只小燕  
02.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03. 春游  
04. 我的花儿  
05. 四季歌  
06. 塞外村女  
07. 妹妹找哥泪花流  
08. 二月里来  
09. 乡愁曲  
10. 都达尔和玛丽亚  
11. 明月之夜  

多年来,一直非常喜欢《秋水伊人》、《教我如何不想他》、《天涯歌女》、《送我一枝玫瑰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四季歌》、《妹妹找哥泪花流》等名曲,虽然未必是听李谷一的。  

这是一张好唱片,甜美、细腻、同透。凸出人声,当女主角一出场,各色人种、各样伴奏乐器立即退居次席。在我的音响系统中,李谷一站的位置稍微靠前,比别的唱片大约靠前30厘米。  

《梅娘曲》,李有一声饮泣,很传神。  

抗战歌曲《二月里来》,没有抗日救亡的激情如沸,却颇为柔美,……  

《明月之夜》有京剧的味道,令我想起后来的《故乡是北京》。  

李叔同作曲、作词的《早秋》、《春游》,别有意境,中国古典与民间的雅意、韵致和情韵,很美,觉得李演绎这类曲子最为内行,得心应口……  

《妹妹找哥泪花流》与流传甚广的影片插曲不太一样,内页介绍说最后两首曲子是1993年的录音,内页介绍说最后两首曲子《边疆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是1993年的录音,所以《妹妹找哥泪花流》不是当年的影片插曲的版本。  

《飞花歌》轻快活泼……  

《可怜的秋香》是男女对唱,既哀怨,又有些许俏皮。男女歌手相距大约一米,男歌手在李的左侧,身形略高,大约比李高10厘米。  

人声和乐器的分离度很好,乐器的定位、形体感棒,钢琴的高度不高不低,正好合适。有一种不知是什么的乐器,应该是管乐器,音很低,下潜深,混响的时间长,又很松弛……  

唱片的电平稍低,音量稍小。仅仅以压片的音效而论,同样是老的历史录音,我觉得比ABC公司出品的《邓 丽 君25周年》的LP黑胶唱片处理得高明,后者虽然听着有模拟味,可让人觉得多增加了什么东西,不自然。这张黑胶唱片却没有这样的问题,通透、甜美、自然……  

唱片的内页有李谷一的简介,若干演出的剧照;介绍1979年录制《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专辑、1982年录制《秋水伊人》专辑的背景,当年发行这两张专辑的录音磁带的封面的照片,以及《秋水伊人》专辑的编辑、录音师等幕后英雄。介绍百利公司如今出这张黑胶发烧唱片的初衷,这是一张李谷一歌唱艺术的浓缩碟,与LP黑胶同期发行XRCD版本,两种软件载体。封套为硬纸壳,内页印刷华丽,装帧精美,看着也舒服,掂在手里受用,确实是好碟。

百利公司1979年为李录制《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专辑,1982年录制《秋水伊人》专辑。当年只出有录音带和中唱公司发行的黑胶。1996年百利公司根据老录音出品《秋水伊人》专辑的CD唱片。

现在这张《秋水伊人》LP黑胶的曲目是根据两张专辑选出来的。与LP黑胶同期发行XRCD版本,两种软件载体,目前市面上只见有LP黑胶,没见XRCD。比1996年出品的《秋水伊人》CD唱片多了《送我一枝玫瑰花》、《天涯歌女》、《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我愿是只小燕》等歌,显然,这些歌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专辑;却少了《卖布谣》、《风雨催眠曲》等歌,那是没收录进来。

因此,此《秋水伊人》非彼《秋水伊人》,虽然两《秋水伊人》的相同曲目用的是同一个录音,都是1982年的录音。  

目前市面上只见有LP黑胶,没见XRCD。

这张唱片有什么不足?说两点:

首先,我觉得味淡了些,如同清茶,个人更喜欢红茶,长久地散发着浓郁芬芳的红茶。有人说李的唱法上属于较为正统的民族唱法,声音醇净如纯净的蒸馏水,不食人间烟火。蒸馏水的营养不够,长期食之不仅无味,且营养不良;不食人间烟火则不全面,滚滚红尘,岂能真的不食人间烟火?无论何时何地都不食人间烟火?

所谓水清则无鱼,这碟虽没到“无鱼”的程度,可“鱼儿”委实不够大、不够肥,味淡。总体是这样的感觉。

其次,坦率地说《秋水伊人》这首名曲李的演绎我不能接受,《秋水伊人》不能接受。多年来,一直非常喜欢《秋水伊人》,收藏若干唱片版本,有些唱片主要为了听这歌才买。觉得李谷一没唱出这首名曲的内涵、精髓和神韵,演绎得不够地道。这曲应当唱出生离死别的母女之情,肝肠寸断而又弥足珍贵的亲情,既要古典,又不乏沧桑,既怀旧,又现代……,让人感到亲情是多么美好,多么弥足珍贵……。然而,李的演绎不够炽热,那种生离死别、肝肠寸断的沧桑感基本没到位,当年上海滩的这类曲子李并不十分内行,尽管技术很出色,《天涯歌女》、《教我如何不想他》我也不是很能接受,同样是那个年代的歌曲,《飞花歌》、《早秋》、《春游》、《梅娘曲》等艺术歌曲演绎的更好。当然只是我不接受而已。
《李谷一 秋水伊人》LP黑胶唱片.jpg (, 下载次数:2)

jpg(2009/3/29 19:40:43 上传)

《李谷一  秋水伊人》LP黑胶唱片.jpg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