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只讲靓CD [复制链接]

查看: 35667|回复: 97
11#

回复: 只讲靓CD

《Bassic Instincts》——《展览会之画》——拉提交响乐团大提琴与贝司合奏团

1985年芬兰拉提交响乐团将大提琴与低音提琴部门加以扩编,这个部门顺便也就自行组成「拉提交响乐团大提琴与贝司合奏团」,对外演出特殊音乐会。其灵魂人物为拉提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伊卡.帕里,他出身西贝流士音乐院和莫斯科音乐院,这张2004年新片全部由他亲自编曲。

重头戏穆索斯基《展览会之画》,由六支大提琴搭配四支低音提琴演出,多变的编曲手法营造了宽广的意境,新颖却不落俗套,伊卡.帕里似乎听到了音响迷重视音域平衡性的呼唤,以四把低音提琴支撑出稳固而丰满的底盘,赋予大提琴组充分的技巧发挥空间。其中《御花园》和《市场》采用整体降低八度的改编手法,《雏鸡之舞》的大提琴加上弱音器,此外,帕里也让部份乐段采用「近琴桥弓」演奏法,并且将两支贝司和一支大提琴做了特殊音高调整,引领出宽广的音乐幅度,以及乐曲本身的戏剧张力。

其余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大黄蜂的飞行》、舒曼《梦幻曲》、蒙提《萨达斯舞曲》、佛瑞《西西里舞曲》、拉赫曼尼诺夫《无言歌》和德布西选自「儿童天地」的《小黑人》,则全部以六把大提琴担纲。

音响论坛 206 期资深音响前辈暨唱片评论家蔡克信医师在「低音!低音!低音!」一文中说道:(Bassic Instincts这张专辑)没想到六把大提琴与四把低音提琴组成的室内乐团能呈现如此多采多姿、丰润清妙的音乐,尤其是改编诠释穆索斯基的全本「展览会之画」

这只碟是 2002 年 4 月在芬兰 Lahti 地方的西贝流士厅录制,Ingo Petry 担任制作与录音,采进距拾音,在低音残响下,录出低弦的质感与亮感,清晰与透明,可谓无懈可击的数字录音。一定要买一张哦!
CD 006副本.jpg (, 下载次数:685)

jpg(2008/5/30 13:25:53 上传)

CD 006副本.jpg

最后编辑东莞肥仔 最后编辑于 2008-05-30 13:25:53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12#

回复:只讲靓CD

不是太明白楼上的意思???

“语言大师”?“编写神话故事”?——指的是小弟吗?还是NEWBJMAN?还是、、、?
如果是指小弟,那真是受宠若惊了;如果是指NEWBJMAN,那是因为您、、、;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13#

回复: 只讲靓CD

Eleni Karaindrou
《Elegy of the Uprooting》流离的悲歌
ECM 1952/53 476 5278

地震发生后,这是我个人听得最多的一张CD,只有它才能带给我心灵的安静、、、 也让我想到“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

(以下文章转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kaufman/3/1273723753/20060929232712/

相信有看过安哲罗普洛斯的悲伤草原的人,都对安哲罗普洛斯的长镜头美学印象深刻,然而隐藏在长镜头底下的情感,无疑是不言而喻的悲恸以及对历史的控诉,单纯怀抱着理想的男主角,终究也是时代的牺牲者,正如电影大幻影(Grand Illusion)所说的,和平也不过是个大幻影。除了安哲罗普洛斯的影像,伊莲妮(Eleni Karaindrou)为电影创作的配乐细腻的刻画出电影里压抑的情绪和史诗般壮阔的格局,伊莲妮的音乐几乎成为安哲罗普洛斯电影的标记,现在这张伊莲妮以悲伤草原的配乐为基底在希腊的现场音乐会录音也要发行了!

本张双片专辑<<流离的悲歌>>是希腊作曲家伊莲妮卡兰德若在ECM的首张音乐会录音。这是首由器乐和人声所组成的大编制作品---总共由110名乐手演出,包括了管弦乐团,合唱团,传统乐器乐团,独奏者,以及作曲家本人的钢琴演奏,另外再加上传奇歌手Maria Farantouri的演唱,所有的演奏都在家乡雅典Megaron的听众面前演出。这也是伊莲妮辉煌的创作生涯中重要的一页,这张<<流离的悲歌>>不仅是张”现场演奏专辑”而已,更是卡兰德若在她自己音乐创作上的重新定位,将她的创作整合成她所说的”情境清唱剧(scenic cantata)”

演出的架构是从<<悲伤草原>>的音乐(2003年为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所写的原创配乐),以及<<特洛伊妇人>>的音乐所构成(为K.X. Myris所改编Euripides的古典剧)。这些曲目都是从首次的希腊音乐会中收录,音乐的雏型由伊莲妮最近三十年的创作重整改编而成,音乐的素材取材自电影<<悲伤草原>>,<<永远的一天>>,<<尤里西斯生命之旅>>,<<鹳鸟踟蹰>>,<<养蜂人>>,<<雾中风景>>以及<<塞瑟岛之旅>>(以上全都是安哲罗普洛斯导演的电影),<<同志,返乡快乐>>( Lefteris Xanthopoulos所执导)和<<罗莎>>( Christoforos Christofis所执导),<<爱情的价值>>( Tonia Marketaki所执导)和Chekhov 的<<海鸥>>。

原本的音乐会曲目是设计在2005年三月的雅典音乐厅中演奏三个晚上---这个计划也因而吸引了超过6000名的听众,谈及到这个音乐会”这像是一个经历色彩声音节奏的旅程,流离失所的情感与伊莲妮卡兰德本身互相关联,由此所激发出深入人心的光辉充斥在整个作品当中”,作曲家自己形容音乐就像”一个新形体”以及”创作这首大型作品<<流离的悲歌>>时,音乐本身就像是已经一直存在着”。值得一提的是音乐本身整体看来似乎是如此的一致与和谐。

这份音乐会的录音声音质感异常的纯净而且感受出所有演出者的信念无比坚定。其中一些乐手,包括双簧管手Vangelis Christopoulos,法国号手Vangelis Skouras,单黄管手Nikos Guinos,以及小号手Socratis Anthis都已和伊莲妮合作超过二十年,另外像是Camerata管弦乐团和传统乐器乐团也几乎成了伊莲妮的固定班底。对于那些乐手而言,卡兰德若的旋律,就如同安哲罗普洛斯的影像---现在已成为共同语言的一部分;伊莲妮也说道音乐这是他们彼此间的”秘密交流的代码”。

时代杂志曾提到卡兰德若的音乐唱出”爱和失落”,而曲中的旋律即是一种典型希腊的放逐,远行,流离失所,和归乡的情感,评论家Giorgos Charonitis曾表示, 她的音乐从戏剧<<特洛伊妇人>>到<<悲伤草原>>改编的成功,不仅是因为Euripides和安哲罗普洛斯本质上在相同的地理环境下描述比较人性的悲剧而已。伊莲妮说:”当我在创作<<特洛伊妇人>>时,安哲罗普洛斯就请我为<<悲伤草原>>作配乐,我有点震惊因为这也是一个同为流放外地的故事-----一个2500年后的故事。事实上当下企划的主题灵感来自Euripides:”我被逐出家园。”,”告别,流放,这些旋律是我自身经历下的体悟…”

伊莲妮的<<特洛伊妇人>>配乐为K. X. Myris改编Euripides的古希腊悲剧而作, K. X. Myris在1971年于巴黎时曾帮卡兰德若第一部主要作品<< The Great Vigilance >>填词。担任那部早期的作品的歌手便是Maria Farantouri, Maria Farantouri的歌声在当时军国主义的年代中,是一个充满反抗以及希望的伟大声音。

卡兰德若和Farantouri在60年代的学生时期就已经互相认识甚至还曾经一起组过民谣乐团。之后她们在法国再度相逢, Farantouri居留在卡兰德若的住所,伊莲妮回忆道” Maria在我的作曲上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对于<<流离的悲歌>>伊莲妮卡兰德若说道:”我创造一个让新旧的旅人都能参与的新音乐旅程。极具特色的双簧管手Vangelis Christopoulos如今透过Maria和女子合唱团的歌声在专辑中的<Ode of Tears>带来痛苦和流亡的情感”。” Farantouri在<<Rosa>>中与合唱团歌声扣人心弦,并重新诠释伊莲妮为Christofis执导有关梦与革命的电影以及Dassin和Chekho1985年的作品<< Song of the Lake>>所写的歌曲。

伊莲妮卡兰德若出生于希腊山区村庄的Teichio。她在Athens Hellenic Conservatory学习钢琴与乐理,在雅典大学研习历史和考古学,在巴黎钻研民族音乐以及管弦配器编制。从1975年起她已为超过二十部的电影和超过四十部的戏剧以及无数的电视剧作配乐。她通常与希腊导演合作---几乎所有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配乐皆出自她手,而且从1983年起她便组成一个创作工会---她也曾经与Harold Pinter Chris Marker, Jules Dassin, Margarethe von Trotta等人一起共事。

卡兰德若受奖无数,包括<<永远的一天>>赢得希腊的State Music Award,和1994~1996年间的戏剧配乐为她赢得Dmitris Mitropoulos Award,以及在意大利的欧洲电影节的费里尼奖。2002年她从希腊总统的手中获颁Golden Cross of the Order of Honor肯定她的终身成就,2004年<<悲伤草原>>配乐获得欧洲电影奖和奥斯卡奖的提名。

伊莲妮卡兰德若1991年起入门ECM旗下,与制作人Manfred Eicher密切合作为舞台和电影配乐作重新改编发行。她在ECM的电影配乐有<<鹳鸟踟蹰>>, <<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永远的一天>>,<<特洛伊妇人>>,<<悲伤草原>>以及<<流离的悲歌>>。
CD 007副本.jpg (, 下载次数:593)

jpg(2008/5/30 14:03:35 上传)

CD 007副本.jpg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14#

回复:只讲靓CD

fengbin前辈,ZOUND出品的其他中,古典、爵士您请推荐几只,谢谢!
实在是太贵,不敢冒贸然入货。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15#

回复:只讲靓CD

非常感谢!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16#

回复: 只讲靓CD

原帖由 fengbin 于 2008-5-30 22:18:00 发表
AUDIO‘S AUDIOPHILE VOL.3 BLOW IT UP(27000633D)和VOL.5 EBONY AND IVORY(27000664D)这两张中有流行、爵士、古典的内容,可以从这两张先入手。
AUDIOPHILE EDITION VOL.5  PAUL ANKA的A BODY OF WORK(27000 ......


fengbin

我找到两张,但AUDIO‘S AUDIOPHILE VOL.5 EBONY AND IVORY是那张,麻烦前辈指出。谢谢!

找到了,底数二排左一。
最后编辑东莞肥仔 最后编辑于 2008-06-02 10:10:46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17#

回复:只讲靓CD

shinelb兄
您才是真正的爱乐者,从CD全面转听LP需要好大的勇气,我都好犹豫,现在只是间中买几只LP,相信LP一定是皇者正道。真正探求音乐的真谛和生命!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18#

回复: 只讲靓CD

ROSTROPOVICH & BRITTEN
《Schubert Arpeggione Sonata》、《Britten Cello Suites》

这两张是老罗和老布擦出火花的录音,可以话是实力最坚强的大提琴与钢琴组合,亦是大提琴与钢琴奏明曲的巅峰之作。

作品内容无需多讲,值得提的是老罗在录阿贝鸠奈之前是没有接触过这支曲,在老布的推荐下,几天后就在Aldeburgh音乐节上演奏。老罗的功底、毫不做作、自然而悠然,将舒伯特特有的歌唱性发挥到极致。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录音也很有意思,两张分别都收录了68年和61年的录音,录音师和地点分别不同,但好明显68年在The Maltings,Snape要好过61年Kingsway Hall,London的录音。68年的录音出来的琴声,弱音清晰、强音饱满、连拨弦也特别迷人;运弓力度的抑扬顿挫音色变化十分清晰,堪为DECCA的黄金之声。
CD 010副本.jpg (, 下载次数:514)

jpg(2008/6/3 13:29:16 上传)

CD 010副本.jpg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19#

回复:只讲靓CD

我开这个贴是想大家都介绍些好CD,我一个人讲不嗮的.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20#

回复: 只讲靓CD

Finzi: Clarinet Concerto, Cello Concerto
John Denman (clarinet)
Yo-Yo Ma (cello)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Vernon Handley
Lyrita SRCD.236 (CD)

你可知道马友友灌录的第一张唱片演奏的是什么? 不是德伏扎克, 也不是艾尔加, 而是英国作曲家Finzi费兹的大提琴协奏曲。此唱片于在1978年发行,LP时代就上TAS,断市已久,07年lyrita重发CD让我们有机会听到年仅23岁的yo-yo ma。

作品是冷门的Finzi大协,是Finzi临终前躺在牛津大学的病床上,在与白血病斗争时写下的,第一乐章的快板带着黑暗的色彩,看得出Finz对命运的抗议,第二乐章andante象是对往事的回忆,第三乐章Adagio – Allegro giocoso是作品的主题。

第一次接触Finzi的作品,没有太多的感受。买这张唱片全因为这是23岁的马友友的处女作,很奇怪,第一次听完,觉得马友友太象Du Pre了,也了解为什么Davidoff Stradivarius会在马友友的手里面。听完你就知道了。

从音乐来讲,我个人更喜欢那首单簧管协奏曲,从录音来讲,听了多次,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这张碟会上TAS,是重发的CD质量问题吗?、、、

不管如何,这张唱片还是要听的,很多人说马友友是长着亚洲面孔的西方人,尽管他近年出了一系列东方音乐元素的CD,如丝绸之路等,但听这张Finzi大协,就确信马友友骨子里的思想是西方的,至少早年是如此。
CD 011副本.jpg (, 下载次数:537)

jpg(2008/6/15 23:36:29 上传)

CD 011副本.jpg

音响的乐趣,在于演奏。
欢迎到访我的博客http://adam.lee.vip.blog.163.com/
累的时候听着音乐睡一会,闲的时候搞搞音响乐在其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