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和音响的奇迹-卡拉扬的优秀管弦乐唱片 [复制链接]

查看: 52391|回复: 187
11#

老卡是实干的人才
40年代的激情澎湃到50年代的秀洁60年代的大刀阔斧到70年代的平衡工整,再到晚年唯美释然
当然老卡的确没有FURT,伯恩斯坦如此的多样处理.但是以他自己的方式也走出条新的指挥道路,人人都想模仿他.但是我们只有模仿的份了........某条路上他走到够远.我认识的一些指挥的朋友都在崇拜老卡,为社么?因为他能让乐队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单技术层面上就值得很多年轻指挥去学习了.固然在曲目选择处理上的严谨-保守,让人非议,可是我从没看见大家多其他指挥有如此要求过.(按他自己说,不演出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不提供中级演出,只提供最好的演出)
他能走那么远,撇开其他不说,我们似乎都忘记了他凌晨3点起来背谱,对BPO疯狂反复的技术训练,那些都是汗水的辛劳.国内的指挥对乐团如此负责过吗?按他自己的话说年轻时候因为别人非议而在丛林中担忧的走了一晚有一晚,事后绝对是如此的浪费时间.毫无意义.所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少说废话,提高效率,成为了他的自率条例.
我们似乎过多了看到了飞机和跑车的卡卡,但忘却了他的其他一些更重要的东西---他是一位全才指挥.
回首100年指挥界,那位位这个职业增添了更多.提升的最多.代表性最大?影响后世指挥最广.-----------不是卡拉扬是谁.(很奇怪,一些朋友看到这些有会莫名其妙的反感,就好象美国是老大,我们并不喜欢他,但是你也不能否认啊,看到他的优点,勤奋学习,努力追赶,才是最重要的,诋毁.....无视,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回到主题,老卡处理新作品时候一般都比较保守工整,从不乱想象.小型管弦乐也是他拿手好戏,就好象之前的LISZT-DG,EMI西北柳斯等.....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12#

以他自己的话说"宁静外的紧张,我认为更重要...和谐之美"--这个我想是大家能感受到的他的处理方式.---适合的
50年代的EMI,60DG70中期日本现场,80DVD(环球)85数码版本-大海的演义,比贝多芬那几套更能体现出卡卡每个时期的风格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09-04-12 16:19:21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13#

老卡最佳影片,当年买的最早的盗版把........貌似要25.....
当年那个贝5.....我学习老卡,结果抽筋倒低.....呵呵,那个命运之力序曲--我觉得实在很好我们现在拿着1920年后的所有唱片比较老卡的唱片...自然他不能完胜,可当年在人们有限的音源中,能听到老卡的"声音"多少让人兴奋.不过我想就到今天有了200套贝交全..以后更多的情况下,最具代表的还是逃不了老卡的

chopin 兄可以听听1988日本DG现场柴6..老卡晚年定音鼓没以前用的活络了,可是感情分很高.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14#

卡拉揚倫敦音樂會-1听了...很多人都说老卡音色是靠后期做的.....但是听听现场把....
还有,不知道倒卡的意义何在,有时候跟多不是因为老卡,大家是只不过为坚持自己的观点,磨嘴皮子把.
很想买去年OFFO出的50年代末现场欣得米特
最后编辑vadervader 最后编辑于 2009-04-19 16:48:15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15#

命运之力我只听过老卡4个版本的序曲,DG最早唱片,70年代DG唱片和78年音乐会,81年在巴黎的现场节目表演....
一开始的"大 .. 大...大......"这3声,节奏上就和其他指挥处理不同.一点也不快(似乎准备很充足的感觉).很多指挥处理为"大.大.大.."CELI那个命运之力是个优美的慢版本,但是开始的这3声号也是急促的表情方法去演义(方式).当年TOSCANINI版够雷厉风行,让人喘不过气来.ABBADO,MUTI等命运之力序曲,也感觉一般般了,呵呵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16#

回复 171# teshimaaoi 的帖子

所以我很向大家推荐这个1988现场.哪怕NHK1954现场柴6也是个不错的版本,毕竟现场和录音室是两会事情,老卡无可避免的要代入感情.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17#

一个指挥都是以乐手的感受和意见去诠释音乐吗?作为一个指挥有几个人不想多点自己的镜头?--又或者我们是一个指挥时候--不以自己为中心?
老卡一出手就已经在-乐队训练质量上得高分了.他真正让大家不认同的是--音乐处理,音乐中社么是真?--就这个问题我思考过,声音经过人的思维想象和接受器的不同,混音的不同,播放器材的不同,已经没有撒"真"不真了..如果大家认为老卡对音乐的态度是不认真和负责的,我可以列举许多他花心思和时间钻研音乐的故事.
老卡的音乐处理基本每个阶段都是不一样的...............人是复杂的,老卡在战后对自己音乐的风格演义,其实是和他心境和一样,内敛很多.把自己40年代的激情狂热克制了很多.到60年代热情而大刀阔斧,70年代初期的注重音效,到77年70岁后想好录制一批能永远存在与历史的--被很多朋友所不屑的太平衡和太规矩.而84年开刀后对人生的改变使得对作品的理解一年比一年深刻.其实老卡自己给自己设置了"槛"---演义时候不要带上任何感情,在宁静时刻后也不乏冲击力---这就是专业人士对他的技艺如此佩服,乐迷可能忽略了他的技艺之高.------在节奏和音色上比传统德奥指挥进步很多.
而在制作音乐的时候,比起同时代的音乐家理念也先进很多.许多事情是当时其他指挥想也没想,做也没做的.就好象潭盾对卞祖善说"不是一个档次".--------就指挥这个职业生份而言.没有任何一个指挥对这个职业的贡献能比他大.没有任何一个指挥对乐迷的影响变革比他大.
但就音乐而言,我承认各有千秋--------楼上所说FURT,CELI,BERN都是我心中前10的指挥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18#

回复 182# msbz 的帖子

除了卡拉扬以外还有哪个指挥家特意要求导演把片子的百分之八九十的镜头都给自己,而且刻意地淡化演奏家,突出他的手,甚至亲自导演?
要是这样也就算了,高潮的时候连个乐队的全景也看不清楚,演奏家的特写镜头更是罕见……
这个问题是错误吗?话又说回来他是那时候古典音乐电影的先驱(黑白到彩色)。。。。。从第一个录音室贝9到第一部彩色电影贝9。。。。先驱做的都是前人没做过的事情。至今过了2000年我看古典音乐转播时候发现也并没达到完美。。。。他做导演就是因为其他导演无法达到他美学的完美。。。从音乐到视频老卡追求的不是特殊效果而是完美。。。。我们可能会喜欢一只泥碗超过一只玉碗,但是老卡追求的就是玉碗。
其实我到想请大家列举给乐手自由发挥空间的指挥。。。。。。WALTER,ABBADO也只是表面温柔的独裁者,乐手自己都已经承认不是霸主做不了指挥,所以我们看任何指挥排练时候给出很多理由,乐队必须达到他想要的,换言之,老卡不那么做他也无法让乐队发出他想要的声音,他也不能达到今年的程度,所以乐手听指挥是必须的。FURT的排练大家也是看到过的,必须排练到他想要的,怎可能让乐手有一点自由发挥。。。。。去音乐学院指挥系询问下,就知道指挥的压力了,几乎所有人都会告诉你乐手不但经常不听指挥的,有时候还要犟。。。。BPO,VPO曾如此听从老卡的,一定是独裁造就的吗?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回 舟子 ---我个人认为老卡70年代在EMI的处理更自由和随性点,DG的东西太平衡了。。。。。60,80年代的一些不错70年代就是老卡最追求平衡的年代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19#

有句说句-------有些拍摄模式太僵80年代的除贝4,7,9外镜头太单一了,(70年代的贝2,8不太好)几个新年音乐会就自然些好多了---至于说控制乐手,可能他有这么的拍摄目的.呵呵--按他自己说达到一种专注.但是其他和VPO合作的倒满好的,镜头手法多点了
瞧一瞧,看一看啊!61490600上海古典群,,想来的多发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