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看一个"吸毒者"的堕落经历之前传!----邹公
发烧友之交,如水之长青,愉悦的情怀是叩开烧友心门的钥匙.初会邹先生感悟他有崇高自然祥和的处世生活态度,他说欣赏音乐是音响爱好者的最终目的,无论音响器材的优劣和灵性重播如何,那只是一种手段,要有灵性的重播,要有一定的器材,一定的环境,一定的情趣结合,心灵的回荡,音乐才能为您陶冶情操..............感悟致深!
我们参观已久后坐下,听邹先生的系统,首感有些蒙胧昏黄,速度有些慢,我在想如果这个时候有速度明快,线条感强的晶体管机(如金桑子)服饰天朗速度动力会充足些,也可能减少低频延时和驻波,中频也不会被盖太利害,哈哈,在音响上,很多事情光说不成,一定要自己能仔细的动手动脑进行过调整和长时间的比较才能充分判断声音的正确与否,调到让声音满意.不过邹先生家听天朗贵族特有的传统气质是有所表现,松容度和质感一般是从中高频带出来的,中频是决定音箱的耐听程度,在这里中频被驻波盖了一些.观查了一下邹先生这个专用的听音室,发觉做错了几步,有可能是之前他请的工程队没有对症下药,对环境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没有针对性的吸收和扩散,把音箱后墙两边角封闭成大空腔体,里面是空洞洞的,顶部也没有作出适当的做法,虽然有良好的听音尺寸,但是整个的基础工程做的不够细致到位,就会决定了它现在的声音特性.邹先生用意大利声韵电子管前级配套声韵胆推动的场效应管石后级,每边四对管,虽然阻尼因数较低,但低频控制力不算差,我播放金弦天碟的<敲击卡门>在低频段的控制力与速度方面的确不如纯晶体器材那么灿烂,低频量感表现已经能够达到让人满足的程度,唯有欠缺超级透明感、这是不加超高音的表现,乐器细节,音乐活生感不太理想,不过衍接上,声点源上,确实是很到位.听听多张碟中发觉天朗这对箱是一对容易推动的音箱,确实不必担心不好搭配扩大机.邹先生的搭配这台前胆后石保持有最佳的平直响应,唯独缺陷就是速度太慢,暂时反应稍差,这会对于高频段的透明度有影响.后来在我们加插超高音试听之时,把灵敏度棒杆调节在92db及16KHZ之时播放,此时高频的质感出来了,泛音也即时呈现,圆顺不紧绷,既有正面助益,也有反面的缺失,本来这类超高频段加了是比较纤细温柔、没有那么木纳,低频段也够饱满,但是发觉同轴音箱的声点源差了,低频量感和下潜稍有减弱之势,真是有得有失,不过加超高音如此听起来大部份的CD软件会比较清亮甜美,二者的结合后重播录音自然的软体就显得非常甜美耐听,声音更加清脆,定位刻画最为明显.再听那张DECCA马利纳指挥<罗西尼弦乐奏鸣曲>这张CD,里面有小提琴、大提琴、乐器群奏的质感恰到好处,宽松,纵容,此套系统略带有”昏黄”柔软的气息,略显高贵的乐器音质音色,但低频并不是深潜暗涌的那种,只是量感在空中较多而已,不过更重要的是能表现出乐器群奏时的活生感已是难能可贵。其实活生感就是细微的强弱变化完整再生的表现,也往往最难于表现的,一是环境吸音过重或滚响时音过短造成,在邹先生这里的环境表现差了一些.我播了一张大型交响<马六>试试动态强弱对比,如此庞大的信息能量变化,在这个系统中,这个环境里是不能再生完整,主要是环境宽度夹了一点,两箱不能拉得很开,能量比较集中,加上音箱后的两墙角施工队做错了空腔,声音能量大之时空腔会产生共振雍肿之音,发觉有驻波出现,速度也较慢,驻波干扰覆盖了一定的频率,较能表现质感的中频有些被压盖,较难表现出细微的强弱变化。因此,我认为必要针对性地继续改造环境来减弱驻波,才能呈现出超高细节及活生感,以我的标准而言,这么小的环境,后两墙角不要做跨度太大的空腔体,因为那个空腔不能确定吸收的是什么特定频率,也会造成共鸣腔音,带来的是依唏而假的串低音,暂态速度变慢,我认为应该从其他方面着手,如顶部及后墙的加强处理,也可作底频”陷井”,局部增加一些调音体.先是听感发觉驻波,后又经过QUANLONG兄电脑频普实际测量确实发觉有较大中低频的驻波凸起,所以大家分析后一致建义重新改造这间环境,邹先生之前对这个环境的分析同我们观点也是一致的,总算我们站在同一战线之上,啊!邹先生豪爽随和,说改就改,所以我说折腾的前传消消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