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個月才加入這個討論串的,看到我熟悉的部份,分享一些我的經驗,
喇叭的聲音密度表現出來的,不在於效率的高低,也不在於音壓的大小,而在於聲音的密度,各位可以用喇叭跟真的小提琴比較一下,就可以分辨哪一個是高密度了,高密度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音壓不大時,可以將聲音傳的很遠,而且聽的很清楚,這一點可以在小提琴練習時聽的出來,好遠都可以聽的到。
從技術觀點來看這事,有一個喇叭的規格可以看的出來密度大小,那就是 BL 值,B = 磁場密度,L = 線圈長度,相乘就是 BL 值,數值在 4~ 8 是最常見的 ( 因為還有 4 / 8 / 16 ohm 的分別,若是要做比較,要用相同的阻抗比較準確 ),若是高於 12 就算很高了,常見於廣播用單體,常見的 SEAS , SCAN , Dynaudio , 都不高,落在 4~7 間,TAD 就很高,約12~15 左右,所以聽起來很飽和,JBL 的高音驅動器單體,像是 2440 , 2441 都在 17~18 間,加上號角以後聽起來飽和,就是高密度的聲音代表。
全頻單體部分Lowther 就很高,Suprevox 算是中等,jodenwatt JS-92 / Diatone P-610算是低密度,各有各個的好聽,通常高密度的單體比較不好搞定,箱子花的錢比單體還多,但好好做得話,聽起來很過癮。外在條件不會增加聲音密度,增加功率可以改善一些密度的問題 ( 或是說修飾一下),還有一招是用多顆單體串接,一起發聲,也可以讓聲音密度增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