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随笔】聆听四重奏 [复制链接]

查看: 12341|回复: 55
1#
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四个声部,简单,却包罗万象。马勒说:“交响曲就是一个世界。”弦乐四重奏又何尝不是呢?只不过,交响曲是宏观的大世界,而弦乐四重奏,是个人的内心世界,或者说,它是个人内心隐秘的独白。

       就像肖斯塔科维奇,他把对斯大林专政制度的嘲笑、讽刺和抗议谱成了交响曲,而把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痛苦——那种长期以来“等待被处决”的恐惧——写成了弦乐四重奏。每次听老肖的四重奏,我总是正襟危坐,因为音符带出的气氛很容易使我入戏而不允许我令有它想。弦乐交织而成的网逐渐收缩,使得周围的空气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压抑,压得我有点喘不过气。第八四重奏第二和第三乐章之间那个突然的停顿,甚至让我的呼吸和心跳也随之瞬间停止,好长时间都缓不过神来。音符是混乱的,支离破碎,难以理解但是绝不会让人无动于衷——“老大哥在看着你”!!奥威尔笔下荒谬的“一九八四”世界似乎越来越真实。就像第八四重奏的第四乐章,一阵阵粗暴的小提琴和弦似乎在告诉我,那是“老大哥”的爪牙来履行“职务”了。还有那六个乐章都是慢板的第十五四重奏,大师的灵魂似乎透过音乐在和我对话,徐徐地讲述着他伤感沧桑的一生。不过,我看见,大师厚厚镜片下的深邃双眼,始终透露着坚毅傲然的目光。

       还有如天神一般的贝多芬,在给全人类留下了英勇奋斗的“英雄”、“命运”和歌颂世界大同的“欢乐颂”后,他把晚年时期的孤寂辛酸留给六首四重奏娓娓道去。弦乐虽然悲伤,却显得异常平静和朴素。每个音符都是大师的精神遗嘱,小提琴在告别,中提琴在安慰,而大提琴始终依依不舍。虽千般无奈却万种柔情。歌剧大师威尔第晚年隐居不问世事,却每日都要翻看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总谱以做慰藉。每当我的心情遇到低谷,我也总是不自觉地去在第十五号四重奏(Op.132)的第三乐章中寻求安慰——”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那是一首感恩圣歌,恬静而至纯至善:世界上有不能抚平的伤痛吗?贝多芬用音乐给了一个坚定的答案:没有!

        漂泊于异乡,生活虽无拘无束,可始终不可能做到孑然一身,了无牵挂。想家之时,就会去听听德沃夏克的“美国”四重奏。波希米亚人的细腻情感在这里表现地淋漓尽至,徐缓如歌,缠绵悱恻的第二乐章自始至终都透露着一份浓浓的乡愁,几年之前听,也许不懂,如今感同身受,有时听着听着,眼眶不由地便湿润了……

        我一向喜静,宏伟的交响曲多听后未免会略觉烦躁。还是四重奏好,静静地听,感受着四把乐器时而激情时而平和的呼吸,在流淌的音符之间,神游古今,和大师们交谈,听他们讲那一件件过去的事。
最后编辑largedream 最后编辑于 2008-03-05 07:38:48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随笔】聆听四重奏

写得真好。
相册:                http://photo.163.com/photo/patrickwyf/#m=0&p=1&n=12
淘宝钻石店:    http://shop35107472.taobao.com/
TOP
3#

回复:【随笔】聆听四重奏

难得好文。。。。。。。
TOP
4#

回复:【随笔】聆听四重奏

写得好!我目前听弦乐四重奏还不太多,莫扎特的听得最多。
TOP
5#

回复:【随笔】聆听四重奏

good!
TOP
6#

回复:【随笔】聆听四重奏

好文
TOP
7#

回复:【随笔】聆听四重奏

静等下文,学习!!!
TOP
8#

回复:【随笔】聆听四重奏

有感而发,支持弦乐四重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TOP
9#

回复:【随笔】聆听四重奏

请楼主继续随笔下去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10#

回复:【随笔】聆听四重奏

好文帮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