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s
- 论坛博士后
- 1908-8-8
- 4097
- 4465
- 2003-12-04
|
sprs论坛博士后
35#
t
T
发表于 2008-01-23 16:55
|显示全部
回复: 他说“我不发烧” -- 记京城一大烧[混混] -=图文并茂=-
第一重初级Hi-Fi阶段的“宁静耐听”, 第二重高档Hi-Fi水平的“平庸无味”, 第三重Hi-end入门阶段的“通透动听”, 第四重少数顶级高音才能展现出来的“超级质感”,
| 再深入讲讲这个四重境界- 第一重
以刚入门的系统,各方面还都差些,加上主人初入门,调教不好。系统只适合放小品。播放一些大动态的音乐和流行等会觉得吵闹,这张录音播放起来很安静,耐听,能听下去。
- 第二重
系统相当HiFi了,有了很高的解析力,可以把很多大场面的东西播放的从容不迫,音色可以很干净,或者优雅,或者柔美。播放很多刻意录制的发烧碟片,效果很惊人。这时候再来听这张4D录音,会觉得很平庸,录音也不通透,音色也不美,一点不刺激,根本听不下去。我在这个境界停留了很长时间。
- 第三重
当系统的解析力再次升高,初步进入Hi-End的殿堂,追求的不再是Hi-Fi的效果,而是更加有内涵的音乐表现,追求的是类似现场般朴实但是决不平凡的表现力,这时候一套系统的表现力会给你一种截然不同的享受。以前钟爱的发烧碟现在会显得那么做作,无聊。而任何一张制作良好的现场录音都会带给你难以言语的激动。声音不再是死的,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灵性,充满了演奏者的情感。此时,你再来播放这张录音,那么朴实真挚的现场录音,带给你的现场感受,是那么真实和令人激动。规模庞大,音色绝美,但是没有任何夸张之处,有的只是感动。这个境界关键是音源、功放的解析力,泛音,和极细微的细节表现。
- 第四重
我在eggleston的Isabel,一点的漂儿陶瓷高音上略有体会,还说不上深刻,因为都还不算非常明显。但是仅仅标注出来有这么一个境界,期待我们去接近和征服。这一个境界关键的是音箱的密度和瞬态。 然而,最难的是同时要达到第三重和第四重太难太难了,这两个境界是并列的,可以并存,不矛盾的。太难了!第三重境界的状态,就是播放类似DG的4D等往常很容易薄的录音,可以播放的非常好,温暖通透,往常很薄的尖锐的地方,听清楚了,原来是很多把小提琴的合奏,这时候基本。这时候在解析力上已经进入第三重了。当然要完全进入第三重,也需要功放可以彻底的控制好音箱,可以推出很大的规模,很宽松的声场,很真实的质感。而且系统一定要全面,一定要可以分毫不差的拨好流行乐、摇滚和爵士乐,要播的很好听,因为任何正确制作的唱片出炉的时候录音师的设备听起来都是很好听的,如果有人拿着流行音乐来试音的话千万别奇怪,不是初烧就是大烧。这需要调教的人对现场音乐有一定的熟悉,有一个正确的声音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