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现场:马勒《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卡内基 [复制链接]

查看: 4105|回复: 10
1#
写在十一月十三日观看马勒《第九交响曲》之后


一个灵魂渐行渐远,消散在天国。音乐隐遁于长夜的真空中。西蒙·拉特尔安静地矗立在指挥台上,很久。我想他的眼睛是闭着的。时间静止了。柏林爱乐低着高贵的头。


卡内基音乐厅墙外隐约传来远忽近的警笛声。所有的人竟是以这样的方式被拉回到喧嚣的尘世。接下来是排山倒海的掌声,经久回荡。西蒙·拉特尔多次谢幕。之后没有加演。一次马勒《第九交响曲》的伟大演出之后,任何加演都将是荒谬的。甚至连掌声都不适切。也许人们应当在幽暗中静静地离开,在沉默中相互告别。

第一乐章响起数十秒钟钟后,我相当失望。开篇那第一声叹息就没能沉下去,那应该是暗夜中从很遥远的地方传出的一声叹息。这仅仅是非常好听的演奏。马勒的演奏必须是一次伟大的演奏,马勒《第九交响曲》的第一、第四乐章尤其如此。马勒生前曾允许贝尔格研读这个乐章的乐谱。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贝尔格在钢琴上弹完乐章后所作的解读:“这是马勒所写的最荣耀的篇章。它表现了他对人世的深沉眷恋和在世间平静生活的渴望。他渴望在死亡到来之前享受大自然的深邃和奥秘….整个乐章贯穿着死亡的征兆,它反复出现,尘世的所有梦想都以它终结。”西蒙·拉特尔的处理有些不经意,不够真诚。发展部内心焦灼和挣扎并不到位,马勒在乐谱上标记着“呵,我消逝了的青春,我耗尽了的爱”,马勒在这里呼喊得如此绝望。再现部的吟咏也不那么纯净悠远,这段音乐多么象频死的人回忆少年时代一次林中幽会呀,或者马勒这时迷离中瞥见了他夭折的爱女,遥忆梦幻般温柔的天伦之乐。

也许拉特尔这时候尚无法真诚——今晚音乐会的上半场,是现代作曲家马格努斯·林德伯格(Magnus Lindberg)的新作《直面太阳》(Seht die Sonne)的美国首演。作品长达二十五分钟。这首作品有幸和马勒《第九交响曲》同台,并非因为两者有多少相似之处,只是因为乐队的配置规模上差不多。《直面太阳》这个标题来自于由勋伯格《古列之歌》。《古列之歌》结尾,国王和他的随从们被诅咒的鬼魂在夜空中奔袭,最后以壮美的C大调大合唱迎接日出。《直面太阳》因而从中音C而起,从日出写到日落,通篇犹如酒神的狂欢。音乐结束时作曲家林德伯格来到台上接受观众的喝彩。拉特尔这里做得很得体,尽管林德伯格数次请他一起站到指挥台上,他一直坚持站在较低的舞台台面上,把最高荣耀留给作曲家。虽然经过十五分钟的休息,马勒《第九交响曲》奏响之时,观众尚未沉静下来,这并不是说在音乐弱下来的段落可以听见观众中传出各种悉悉簌簌的声音,而是他们的心跳和脉搏还在随《直面太阳》的节奏跳动。指挥、乐团和听众似乎都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个伟大灵魂的告别。乐队还出现一些小问题,开始后一分多钟时大管简短的过渡句明显不够连贯。结尾处的首席小提琴独奏很平淡。

第二乐章开始前,拉特尔出人意料地转身对观众讲了几句话。他说:“下面的乐章以平静开始,在平静中结束。为使大家领悟其中的魔力,我需要你们的配合,请保持安静!”显然拉特尔知道第一乐章存在着问题。不过,拉特尔话音未落,楼上就传来重重的关门声,拉特尔落得一脸无奈。第二乐章拉特尔处理得相当夸张。比如一开始的弦乐合奏速度放的很慢,每个音符都拉得丰满遒劲,张力十足。而铜管和木管需要以业余的“丑陋”方式演奏的地方,听上去虽说饶有趣味,但扭曲得过分。或许这是现场演出的需要。最可惜的是,第二乐章最后没能象拉特尔期望的那样“在平静中结束”,就在乐章尾声乐音极弱处,有人东西掉在地上,发出挺大的声音。这个由三首乡村风格的兰德勒舞曲旋律组成的乐章一直很令我费解,因而我的内心没有参照体系来衡量拉特尔的演绎。都说这是马勒的内省篇章对自身沉溺于幻美之中的嘲弄与讽刺。但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中有那么多对俗世的眷恋。难道马勒的这种对俗世的矛盾心情来自于他喜欢的陀斯妥耶夫斯基,来自于“灵魂净化、服从命运”

如果说马勒音乐的核心是对生死、天地(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马勒的《大地之歌》是《苍天之歌》,而这个天是汉文化“天人合一”的那个“天”)、宿命虚无的求索,那么《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的全部便是渲染虚无和迷醉经历了1907的祸不单行和动荡,马勒“害怕每件东西常常在走路中停下来,发现自己心跳不正常(马勒夫人语)。但马勒没有象贝多芬那样用音乐去表现天真的抗争,而是用“滑稽的回旋曲”去讽刺,用喧嚣去反衬现世的俗艳与虚无,笑对梦魇般现实的残酷。现世虽是一场闹剧,但马勒在乐章后半段还是忍不住在告别的思绪中追忆了一个个美好片段,尽管这些回忆娇嫩而脆弱,不久便被喧哗与骚动彻底淹没。这个乐章,拉特尔已经马勒附体,柏林爱乐也已经马勒附体,他们时而精确地狂躁、时而小心翼翼地托起马勒迷离的往事沉醉。是呀,现实是怎样一场闹剧呀,我们坐在似乎将现实拒之墙外的卡内基音乐厅内,第三乐章结束之时,地铁在下面经过的沉重声响无情地撞击着我们的耳膜。

这个时刻终于到来。

并不高大的拉特尔举手之间,柏林爱乐的弦乐突然奏出的足以融化一切、裹挟一切、锥心泣血、至美至真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可爱的大地,永恒的母亲,请收留一颗孤独不宁的心吧”,青年时代的马勒似乎已经听到宿命这最后的召唤。马勒附体的拉特尔,开篇发出的这一声我从未听闻过的、浑天而凝重的“问苍天”,突然让我意识到,马勒的《第九交响曲》不属于任何唱片,它只属于音乐厅里伟大的指挥和伟大的乐团的某次现场观众。十一月十三日听过这场音乐会,第二天我就写就了这篇文章,但关于这个乐章的听感描述,我改了又改,怎么改我都无法满意,最后留下的便是这篇没有多少具体描述的描述。“马勒加上拉特尔加上柏林爱乐的这次诠释,令我的语言、也许另所有人的语言苍白无力。她让我想起我青涩的初恋,想起一次次成功和失意,想起我第一次托起儿子时同样无可言传的喜悦,而这种喜欢随着我的衰老渐渐模糊。我尚年轻,人生经历尚不足以使我长恨,但音乐厅里那些白发之人却是不能自已,周围的一些老者,第四乐章自始至终热泪沾巾。拉特尔的第四乐章,没有瓦尔特那样浓重的怀旧色彩,也没有卡拉扬揭示的奥斯特洛夫斯基那种“回忆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的圣徒般的浪漫和坦然。我第一次听见这个乐章里有马勒的那么多挣扎和留恋,那么不忍接受青春、爱、生命的凋零。他一定觉得宿命是一个悖论。马勒的告别,马勒那饱受折磨、渐行渐远的灵魂,留给旷野和苍天的似乎不是句号,而是问号。


后记

1907年,在维也纳郁郁寡欢的马勒接受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指挥席位,与托斯卡尼尼分享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灯光。这次合作最终不欢而散。我没有看到过关于马勒和托斯卡尼尼相处得如何的文字,但托斯卡尼尼没有留下任何马勒作品的录音,似乎已经留给我们答案。据说纽约之行给马勒留下的快乐回忆之一,便是乘坐纽约地铁之愉,因而在我乘坐地铁时常禁不住遐想:马勒是否也曾坐地铁穿过这段隧道?

篇音乐会感想,但我沉淀半个发。音乐会之后的感想太复杂。简单说,第四乐章之美让我无心再听任何马勒九的录音,但我又不法说清那种感受,似乎是遇到物理上的测不准原理——离真理越近,真理愈发虚幻


那天音乐会真是有惊无险。卡内基的音乐会一般很容易堵到便宜退票。偏偏这场不同,我花了半个小时才堵到。幸好票的位置极好,137美元一张的票,卖票的妇人只是淡淡地说不用讲价,你手里拿着的美元都给我就行。于是我得以以一百美元的价格
在几乎最好的位置听了一场无价的音乐会。

值得深思的是,音乐会现场一眼望去一片白发苍苍,没有多少年轻人。

对比上下半场的两首作品,我惊叹马勒对配器的精心处理。比如《第九交响曲》中有数次首席小提琴或首席中提琴首席和其它声部合奏的对答,独奏乐器的声音时刻清晰可闻。而林德伯格的《直面太阳》中,有一处首席小提琴与中提琴合奏的对话,还有一次在大段的首席大提琴独奏后首席大提琴与大提琴合奏的对答,独奏乐器的声音被完全淹没,不闻所云。两厢对比,细微中足见大师的过人之处。

柏林爱乐的首席大提琴,酷面直发,绝对的帅哥,颇有侠客风采,正坐在拉特尔对面。上面提到的《直面太阳》大段大提琴独奏,是一段蛮荒粗旷的酒神之舞,被他拉得风声鹤唳,好似中国书法中的枯笔狂草,使作品大为增色。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现场:马勒《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卡内基

卡拉扬现场版中第四乐章中对上有索求下存眷恋的处理非常均衡,直到最后就是弘一法师所述的悲欣交集的状态,其他演绎上下总是此消彼长,很难再有这样一个涅磐式的第四乐章!
TOP
3#

回复:现场:马勒《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卡内基

向拉特尔学习.
TOP
4#

回复:现场:马勒《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卡内基

好文章!
TOP
5#

回复:现场:马勒《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卡内基

喜欢!好文!
转让自用唱片:http://shop33926221.taobao.com/
http://blog.sina.com.cn/kexzhang
TOP
6#

回复:现场:马勒《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卡内基

进来学习下
TOP
7#

回复:现场:马勒《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卡内基

好文.想马上听下马九
TOP
8#

回复: 现场:马勒《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卡内基

上有索求下存眷恋,涅磐,这两个描述用得不错!

原帖由 Chanson 于 2007-12-2 1:50:00 发表
卡拉扬现场版中第四乐章中对上有索求下存眷恋的处理非常均衡,直到最后就是弘一法师所述的悲欣交集的状态,其他演绎上下总是此消彼长,很难再有这样一个涅磐式的第四乐章!
TOP
9#

回复:现场:马勒《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卡内基

拉图尔和柏林爱乐的马九不知道有唱片出版没有?

空余时间最近不多,不听马勒有好一些时间了。
TOP
10#

回复: 现场:马勒《第九交响曲》·柏林爱乐·卡内基

拉图尔和柏林爱乐的马勒交响曲出全了。这次的卡内基马勒《第九交响曲》做了现场录音,好象明年三月出CD。


原帖由 上山砍柴 于 2007-12-5 18:15:00 发表
拉图尔和柏林爱乐的马九不知道有唱片出版没有?

空余时间最近不多,不听马勒有好一些时间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