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克莱默深圳谈话录 [复制链接]

查看: 10832|回复: 54
1#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最后编辑于 2007-11-01 17:19:24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克莱默深圳谈话录

10月31日下午一点,当代最杰出的小提琴大师基顿-克莱默媒体见面会在深圳音乐厅贵宾厅举行。参加见面会的有深圳和海内外近二十家媒体和音乐厅部分会员。一点五分,克莱默直接从音乐厅中断排练,来参加这个见面会。当年被认为是中生代世界小提琴的代表人物的克莱默,如今已经是满头银发。

深圳音乐厅是最好的音乐厅之一

基顿-克莱默出生于拉脱维亚的一个音乐世家,这次深圳之旅是他带领这个钢琴四重奏在中国巡演的第一站。克莱默说,“我喜欢深圳音乐厅,希望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开始。我第一次进入深圳音乐厅的那一霎那,仿佛是走进世界最好的音乐厅——柏林爱乐音乐厅。经过排练,我更加喜欢这个音乐厅。深圳音乐厅是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厅之一。因此我希望深圳也有像柏林那样最好的观众。深圳市民拥有这样一个音乐厅,是值得骄傲的。我对那些花钱买我的音乐会的票的观众、对深圳音乐厅的充满感激之情,我会和我的队员一起努力,以使我的演奏能与这样出色的音乐厅相匹配。”
克莱默不仅有卓越的小提琴技巧,而且长期以来致力于开拓新的曲目,尤其是首演了许多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克莱默说,“我往往更愿意演奏一些观众不太熟悉但是又非常棒的作品,我也不惧怕演奏这样一些作品。比方这次演奏的马勒的室内乐作品,在30年前我就演奏过。那时候我是在图书馆里面发现了这部作品的谱子,而且从来不被演奏过,我于是开始了这部作品的演奏。马勒的室内乐后来被施尼托克改编过,但是施尼托克抛弃了马勒原来的一些东西,但是这次在深圳的演出,我又恢复了部分马勒的谱子,因此也可以说,这也是一部有新面貌的作品。”
克莱默接着说,“当然我也演奏过很多经典作品。我对经典作品的演绎,一般会力图做到鲜活,好像是昨天刚刚写完的作品,而不是几百年前的作品。我所说的独特,不是要把它演奏成另一部作品,而是把它当成一部新的作品来演奏。巴赫、贝多芬等人的作品,其中都有很多很现代的东西。”

愿意在作品中表现更多人性的东西

有人提问,“您分别在1981年和2005年初版了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能否谈一谈您对这两个录音的看法?”
克莱默说,“我从来不去评价自己的作品,所以这两个版本的差异,还是留给听众自己来判断。不过这里我要说的是,这两个录音之间相差了24年,那么后面的录音,包含了我24年来的所有体验,所以肯定是不一样的。演奏巴赫,就好像是把你们中国的喜马拉雅山,很多人都可以去爬,但是只有很少人能达到顶峰。巴赫的作品,每次演奏都感觉不同,我的演奏,也只是上千种演奏方式之一。”
“怎么评价中国的小提琴家?有您喜欢的中国小提琴家吗?”
“我听过一些中国小提琴家的演奏,有一些我比较喜欢,但是这里我不方便说出任何一个名字,我不想得罪那些不被提到名字的人。”
“喜欢哪一个前辈大师?”
“这个我也不好去评说。但是要说的是,我在前苏联有幸跟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学习了八年,能有这样的经历我感到非常幸运。”
“有人称您是魔鬼小提琴家,请问您喜欢这个称号吗?”
克莱默风趣地说,“我是一个不愿意和魔鬼有任何关系的人,我是一个富有人性的人,愿意在作品中表现更多的人性的东西。”

我付出10分,小提琴给我回报12分

现场有一位小琴童问,“小时候练琴,您有讨厌过吗?”
克莱默说,“我爷爷是拉小提琴的,我父亲也是拉小提琴的,母亲也是。所以可以说我的命运,在我们还没出生之前就已经被决定。当然不是你选择了小提琴,就能成为小提琴演奏家,几十年来,我为小提琴付出了很多努力,很多思考。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指着提问的小朋友),每天练琴的时间不少于五个小时。我庆幸成为小提琴家,我觉得当你成为小提琴家,你永远都不会感到寂寞。我刚学习小提琴时候,也经常感觉厌倦,但是,回过头来你会发现,你为小提琴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回报。我觉得我付出10分,但是小提琴给我回报了12分。”
“能否谈一谈您现在使用的这把小提琴?”
“我30多岁时候使用的是斯特拉底瓦里家族制作的名琴,估计价值有300万美金;40多岁时候使用的是瓜内里琴,据说值400万美金;现在这一把是阿马蒂名琴,刚刚使用三年,没被估价过,或许是因为无法估价。从技术渊源上来讲,阿马蒂是斯特拉底瓦里的老师。”在乐迷的邀请之下,克莱默展示他的小提琴。
交流时间结束,克莱默为现场乐迷签名合影,在短暂的见面会后,克莱默又回到音乐厅继续排练。克莱默在深圳音乐厅的演出,将于11月3日举行,据音乐厅管理层透露,此次克莱默深圳音乐会的市场反响很好,有来自广州、香港以及珠三角其他城市的观众,这也是深圳规格最高的音乐会之一。
TOP
3#

回复:克莱默深圳谈话录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空虚的脑袋并不是真正的空虚,而是因为它:装满垃圾!
TOP
4#

回复:克莱默深圳谈话录

稍微纠正一下:“施尼特克又根据马勒的四重奏的谐谑曲乐章的草稿创作了一首四重奏,因此也可以说这也是一部有新面貌的作品。”
转让自用唱片:http://shop33926221.taobao.com/
http://blog.sina.com.cn/kexzhang
TOP
5#

回复:克莱默深圳谈话录

真是音乐催人老.不过还挺精神的.
TOP
6#

回复:克莱默深圳谈话录

谢谢。

施尼托克与马勒风格相差很大,不知道这位现代作曲家如何展示马勒的音符。
所以,这个音乐会很有意思,这些作品录音太少。
TOP
7#

回复: 克莱默深圳谈话录

原帖由 rch44 于 2007-11-1 18:07:00 发表
真是音乐催人老.不过还挺精神的.


是啊,他刚走进贵宾厅时候,还是让我吃了一惊,这么老了!!
所以就有了开始的感慨.
TOP
8#

回复: 克莱默深圳谈话录

因为克莱默的原因,前天我又重新听了他录制的两个小无,有所感觉。
如他所言,后面的录音包含了他24年来的体验。
ecm的录音,似乎有更多的思索,技术上的特点还是很相似的这一前一后24年的录音,但是很多处理就大不一样了。
ecm的录音,有一些音符感觉很静止,当然不是停顿,而是突然给音符腾出很多空间的感觉。
这个签名不错,再贴一次吧。



TOP
9#

回复:克莱默深圳谈话录

从技术的角度讲,克莱默的巴赫不是我最喜欢的。
我更喜欢他的格拉斯、皮亚佐拉等等。
尤其是格拉斯的小协,可以说是克莱默的精彩演奏使得这部作品变得内容丰富、耐人寻味。

从谈话中看得出来,克莱默对巴赫充满着敬仰,和大家的心情一样。
TOP
10#

回复:克莱默深圳谈话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