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发现真正的动力——VIRTUAL DYNAMICS NITEⅡ POWER CABLE。
试听的CD都是近排常听的,对比是之前用过的几条线的声音。
Ⅰ、LAKATOS。(DG)
这是LAKATOS的同名小提琴专辑。曲目是吉普赛人的音乐。
我用第2和5轨来测试,速度好似快点,节奏亦有力点,第2轨的提琴和吉它肉紧点、光亮点,第5轨瞬变更快,有透不到气的感觉,吉普赛人的流浪者的音乐气氛表达无疑,够“浪”、够狠,又透着沧桑。提琴和吉它的木味少了,钢弦的质感更突出。会不会抢得太犀利,慢板段的丝丝哀伤少了?
Ⅱ、BACH CELLO SUITES。(W&W)
这是意大利提琴手Paolo Beschi以一把十七世纪的巴洛克大提琴演绎的巴哈大无,无论录音、演奏都是极具魅力。
就从第1轨试吧,擦弦感更强,嗯嗯声和残响更透,爽啊,终于有一种自己拉琴的感觉,是枕在琴边、扶在弦上、手在运弓的那种。
Ⅲ、PLETNEV TCHAIKOVSKY 18 PIECES。(DG)
这是老柴一首比较冷门的作品,PLETNEV 04年6月2日在苏黎世TONHALLE的现场演奏会实况。如果不是开场和结尾的掌声,根本就发现不了这是现场录音。
我用第18和19轨来测试,PLETNEV的琴声感觉更加结实,更有质感,细节一粒粒毫无间断的送着出来,琴音亦好真实,可以话,这是在我系统中播此碟最靓的一次,比SIN来得更像,原来VD线播钢琴是如此像真。
Ⅳ、TOUS LES MATINS DU MONDE。(ALIAVOX)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法国电影配乐,当年FM99.3晚间古典欣赏的开篇曲。
第1轨的主旋律更强,鼓声亦有力着,一下一下穿透力强了,音场微微拉阔着1尺。
第4轨右手的摁弦感能明显感受到,旋律虽慢但能感觉演奏者的力度,是运丹田之气在运弓,听了这种有张力的声音,是听不回软绵绵懒洋洋未吃饱的声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