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鄙视你--美罗城JS:韦波!
从搭配上来讲,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线材占系统总价的比例来说,也不算过分。商家希望展现的是器材的实力,让你看到器材的潜力和升级空间,很少商家会用很普通的线材来做搭配。同时也可以从商家的搭配上作为今后调整的参考,如果对调整出的声音满意的话,选择符合自己经济能力的同系列下级型号也是可以考虑的,至少脾性一致,不会打架,所以从这点来说还是有一定益处的。
听器材经常都是需要心里带一把增减尺(当然增减尺的精确性需要靠经验的积累),因为几乎不可能完全符合熟悉的听音环境。抛开这些传递信号的线材不说,商家往往多少都会有音响专用的一路电源,而电源处理器也是N多商家的必备设备,就这一点来说,多少都会比家里的周边要优越。况且我认为根据音响的摆位不同,环境也相应的造成各种比重不一的影像,通常从环境的处理上,也可以粗略的窥探到一个商家的音响功力。
因此我觉得把这种事情拿出来讨论并无不可,至少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我四处出差,去过的音响店不在少数,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表现,是人就会有脾性,有爱理不理,你随意的;有照顾周到的;有服务规范但是对系统了解程度低的,就像去了一个音响家电卖场;有第一次就可以随便聊聊的;也有谈的投机才会跟你聊的;有为了照顾总价使用一些廉价线材或造成搭配有比较大的瓶颈最后造成声音不理想的;是人就有不同。
我想说,去听器材,主要是增加一次体验和阅历,欣赏到相同器材在不同搭配下的表现,增加自己的经验和对器材的了解,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器材又搭配的好,是高兴的事情,器材素质到底怎样,通过心底的增减尺来算一下就可知道个大概,也可以作为今后搭配的参考方向。同时在非双休日的时候去,商家比较有心情为你搭配试听。毕竟现在音响行业不好混,一周中比较有生意的或许就那么两天。作为商人来说,总是希望把时间分配给看上去较有希望的顾客。就跟日常工作中,时间优先分配给重大项目一样,并不是其他工作不重要,但是无奈,往往要拖后。
尽量心态平和一些,可能慢慢年纪有点大了,我觉得现在大多数非垄断行业,活的都不容易。
对于音响商家来说,态度又好,调整能力又强,价格不会乱开的,属于极品;调整能力强,价格不会乱开的,已经属于良品;能力又差,乱开价格才是真正的JS。
多点讨论少点争吵和漫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