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府井天主堂王健巴赫归来 [复制链接]

查看: 4247|回复: 17
1#
刚刚从王府井天主堂归来,王健的巴赫大无,粗略谈谈感受。

去年在天主堂听得是莫扎特的安魂曲,感觉声音不是非常满意,其实乐队编制并不大,但是感觉很混沌。但是今年听王健感觉还不错,毕竟是独奏吧,很多唱片里注意不到的细节都可以挖掘出来(当然,我在家听唱片的设备也很烂)。

巴赫的大无我聆听得并不深入,更谈不上研究,只拥有三套CD:EMI的卡萨尔斯、EMI罗斯特罗波维奇和DG的王健。平时比较喜欢卡萨尔斯的版本,乐谱我不懂,只是觉得卡萨尔斯的演绎最“好听”,罗斯特罗波维奇感觉有些“用力过猛”,王健总体来说给我的感觉无论从音量还是力度上都比较轻巧。后来零散看过一些王健的访谈,他似乎对巴洛克时期的演奏方式很有兴趣,也许是一种解释。

从现场来看,王健的音量仍旧谈不上大,甚至可以说有点小,但是音色非常美。
王健这次选择了1、2、3三首组曲,No.1其实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品,但是可能是刚开始的缘故,听起来感觉不是很“对味”。王健的造句都比较短、快,还是唱片里那种轻巧的感觉,甚至有过之,可能我比较适应那种悠长、抒情一些的句法,感觉我和王健都没有进入状态。

No.2按说我也比较熟悉,但是现场听来感觉对于曲子有些陌生。但是王健的演绎却将我深深吸引,特别是阿列曼德和萨拉班德,美极了。

No.3是今天我认为的最佳演绎,特别是最后的吉格,听起来十分过瘾,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后我第二个喊Bravo(呵呵,第一个是后面的余隆)。

王健后来加演了两手曲子,第一首是某支组曲的萨拉班德,第二首是什么我没有听王健说清楚,感觉中国味很足,可能是改编曲目吧。

先说这么多。祝大伙和自己晚安:)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王府井天主堂王健巴赫归来

王健大无:
1.jpg (, 下载次数:36)

jpg(2007/10/12 9:12:01 上传)

1.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回复:王府井天主堂王健巴赫归来

第二个加演的是二泉映月。知道巴赫,不知道阿炳。呵呵。昨天的音乐会我也很喜欢。最喜欢的是第三中的吉格,还有加演的那个萨拉班德。
TOP
4#

回复:王府井天主堂王健巴赫归来

在深圳听过一次,让我明白什么是人琴合一。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回复:王府井天主堂王健巴赫归来

这一场是不卖票的吧,你们怎么都有票啊,羡慕
TOP
6#

回复:王府井天主堂王健巴赫归来

真想听就有办法。
TOP
7#

回复: 王府井天主堂王健巴赫归来

原帖由 tingpianer 于 2007-10-12 10:48:00 发表
第二个加演的是二泉映月。知道巴赫,不知道阿炳。呵呵。昨天的音乐会我也很喜欢。最喜欢的是第三中的吉格,还有加演的那个萨拉班德。


谢谢听片兄指教,呵呵,的确不熟悉。不知你昨天位置在哪里?
TOP
8#

回复: 王府井天主堂王健巴赫归来

谢谢你的分享,我也去了,还好被安排坐的位置比较前面,第五行,因此觉得音量足够,但我同意你的看法,王健是在音色和音量两者里面,选择了前者。
开场的第一首组曲,王健有点趋紧,特别是第一第二乐章,他是闭起眼睛来演奏的,每一首组曲都是一样,唯一是第二节时挣开了一下。看来情绪开始还没有完全集中。到了第三节,要求高的技术,看到情绪集中起来了,左手的手指飞快的移动,右手把弓大幅度的拉动。把音乐会的气氛带动了。
第二首组曲是全场的精华所在,人琴合一,看到他在结束时观众鼓掌是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第三首也是十分出色,但觉得到最后的时候,外面有汽车的响号,影响了一下,也许有点累了,最后一段觉得不是最利落。
安哥的第二首,很有意思,是阿炳的二泉映月,二胡的名曲,王健也是主要拉两条弦线,来把二胡幽怨的气氛表达,看到他手指在琴把高低的移动,把高高的二胡味道表达不错。
这是一场难得的演奏会。很高兴有机会参加。
有空请到我的博客聊天。
http://hk.myblog.yahoo.com/chowhwk2002
TOP
9#

回复:王府井天主堂王健巴赫归来

我坐在大概第八排左边过道处,因为教堂地面没有坡度,我只能看到他的头,所以面部表情尽收眼底。这场音乐会是我非常难得的音乐经历,甚至人生经历。
TOP
10#

回复:王府井天主堂王健巴赫归来

呵呵,我在中间第六排的位置。看王健很清楚,表情和当年纪录片里几乎一样。

不知去年安魂曲听片儿兄去了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