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小小经验----用卫生纸调节声音
abrams兄:
我出生在1968年9月4日,听老人家讲,那时正在搞武斗,我娘刚生下我,就听外面的枪炮声隆隆,奶奶和娘就抱着我到处逃,想必那时的低频是很猛的,可惜我没有记忆啊!哈哈
我是流浪出身,父母因工作分居两地,我一出生,就和娘在一起,父亲在兰州呢,我在陕西,在无人时刻照料的情形下,一出生,就有父亲购的一台收音机相伴,一直到十多岁,这就和音乐和音响有了不解之缘,所以在上面的贴子中我说,对于音乐和音响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
兄在台湾,这是我没有想到的,真是有缘啊!
上中学时,我偷空玩过一些七凑八凑的所谓音响,工作后才慢慢尝试着提高自己音响的素质,惭愧的是,提高不大呀!
小时的经历基本上和战斗兄差不多,吃苦应不算少,故而追求的是淡淡的生活.
哈哈,向兄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
我在玩音响的同时,也看过不少关于音响方面的资料,包括网上的和杂志上的.刘汉盛先生的文章就没少读,他用的电源线,还有他的摆位八法.入住这间房时,我也曾考虑拉专线的,但由于装修房间时,经济方面已是十分紧张,拉专线得花一笔不小的费用(我这地方虽偏小,但物价很贵.),看了看入房线是10平方的,听音响的那间房所留的电源插座上所接的线是4平方的,也就作罢了.对于此,以后再考虑吧.因为房间住六七年又得重复装修,到时可能会有条件.
关于摆位,我基本上是在刘汉盛先生三一七摆位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动,以适合我的实际情况而已.音箱基本是放在房间的三分之一处,两箱之间的距离也是经过多次调整得到了,只是没有量一下箱距是多少.信号线是超时空的空气二号,喇叭线是超时空的老款MASYER G 5000,电源线有一线台湾宝韵的MK TWO,用在CD机上,后级电源线是广州朋友DIY的.在实际听的过程中,我感觉B&W805无折角最好,而迷乌是要有一定的折角好.关于感觉,我实在是难以描述,因为对同一套器村,对不同人而言,感觉是不同的,就像一段旋律,或一段打击乐,有人觉得十分好听,而有人就觉得难以入耳.故而对器材的调整,是向适合自己听觉的方向调整.
我的那个房间长是4.8米,宽是3.6米,高度没量,顶部为不规则形状.给兄这些资料,以期兄的指点.
我非常喜欢交朋友,也喜欢和共同爱好的朋友交流,兄能为我建议,感谢还来不及,哪能介意呢?
我凑的这些器材,与我而言,是喜欢而珍爱的.但从网上或资料上看,有好评,也有恶评.我还是觉得关键是自己的评价,也就是自己是否喜欢.我没有长时间调整过的器材,是没有资格评价的.
我的妻子也喜欢音乐,尽管家里的大部分收入都投在了音响上,为家里生计着想,她反对,也是正常的.但她还是默许了我干这些事,我也很感谢她.
希望能和兄经常交流啊!
高原上的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