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sprs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10-14 13:48:00 发表是的!低频段的“两峰一谷”楼主怎么说?难道电流倾注功放可以把所有的箱子都推出20Hz声压衰减很小的低频?电声学的理论要改写了么?
松香味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4 14:32:00 发表电流功放:在20Hz时仍然保持1A电流,因此压降变为16V,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4 17:32:00 发表对这就是恒流输出功放的特点,当负载阻抗变化的时候会自动改变输出电压值来使得输出电流保持恒定。说个吓人的,如果输出没有接负载,那么你测量到的输出电压为最大电源电压。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4 17:34:00 发表关于音箱阻抗变化的问题,可以了解一下音箱的阻尼系数。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7-10-14 18:06:00 发表是交流吗?静态而已!加隔直都一样,对于交流放大器而言,没有恒流和恒压的,不要把直流的概念移植过来,如果恒压和恒流的话,对复阻抗如何?功率因数如何算?
原帖由 musicmad 于 2007-10-12 20:31:00 发表转贴关于恒流功放的一点看法恒流功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扬声器的动态阻尼的控制能力,尤其是在谐振频段,(注意,是动态阻尼)还有1个作用,这里大家好象都疏忽了,就是可以提高功放的容性负载驱动能力,这点其实比前一点更重要。这2点是比恒压功放优秀的地方。但是,单纯的恒流功放在驱动扬声器的时候,缺点比恒压功放更多更致命。 1。可惜,扬声器/音箱的测试,是以电压/响度来描绘幅度/频率特性曲线的,这就会使用恒流功放驱动的扬声器/音箱的幅度/频率曲线和其阻抗曲线相似,所谓小音量低音丰满,高音通透,就是这个缘故,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 2。扬声器的低频谐振,主要靠声学阻尼系统来抑制(如果是号筒,密闭结构的箱体,其阻尼特性就要好于倒相结构的),电阻尼的作用不是很明显,过的去就可以,主要是拿来微调音色的。而大多数的时候。用了恒流功放,反而破坏了声学系统的阻尼效果(改变了Q,顺性等参数)。 3。在高阻抗的位置,象谐振位置附近,因为是恒流的缘故,扬声器极容易过载,放出来的声音失真非常大,小音量还马马虎虎。 4。说到底,这里看见的所谓恒流功放电路,不外乎是电流取样,电压负反馈的结构,对第二点提高容性负载能力的改善并不明显,因为放大器的反馈方式还是电压型的。 综合上述几点,我个人认为,在扬声器/音箱的幅度/频率特性测试条件没有改为电流/响度或者功率/响度的情况下,恒压功放的整体性能远胜于恒流/恒功率功放,这也就是到目前为止,成品功放几乎全是恒压型功放的原因。如果你仅仅对恒压功放的电阻尼特性耿耿于怀的话,不妨做带输出变压器的功放,倒并不是说加了输出变压器的功放就是恒流了(只是用了大电感做负载,电流不能够突变,电压变化大,电流变化小,所以说有恒流特征,这个和纯甲类功放是一样的道理,虽然是恒压输出的功放,不管输出电压怎样变化,工作电流基本不变),而是用了输出变压器可以带来2个好处,1是可以隔离扬声器产生的自感应电动势,2是有极佳的静态阻尼。这也就是1台阻尼系数高达1000的晶体管功放,对低频的控制能力,往往还不如一台阻尼系数为10的电子管功放(带输出变压器)来得更好的原因。
yulihua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9 13:34:00 发表不得不说的:由于两个原因,之后我还是放弃了电流倾注式的放大原理,做出这么一个重大决定也让我非常为难。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7-10-10 8:20:00 发表记得电工学课程中有一段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负载要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负载阻抗等于源阻抗的共轭,所以我们首先要研究喇叭的阻抗特性而不是研究公房的输出阻抗,研究方向反了,论文不预通过.哈哈--------另外博士后出站好......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9 17:07:00 发表開关式电流放大的原理是什么?是不是也可以规划到跨导放大的范畴?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6 1:34:00 发表一般书上讲到达林顿的时候,都说为了提高晶体管速度,会在BE间并一个电阻提高导通速度。但是从来没有书上讲过为什么可以提高导通速度。个人很是想不明白!不知道有没有高手可以指点一二。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7-10-16 7:04:00 发表弱化BE结电容的影响,不是根本的办法,共基组态会提高一些速度...
原帖由 yulihua 于 2007-10-16 12:19:00 发表那个电阻是必须的,释放PN结的存储电荷。关于半导体原理与工艺的书。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0-16 13:51:00 发表 原帖由 yulihua 于 2007-10-16 12:19:00 发表那个电阻是必须的,释放PN结的存储电荷。关于半导体原理与工艺的书。就知道yulihua 兄知识渊博,一定能解释这个问题,先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