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宁静平和,魂之所安 [复制链接]

查看: 2736|回复: 3
1#

      重听弗雷的《安魂曲》,缘于不久前的一次甬城之行;闲暇之余去乐友茗禅、洛奇的府上讨茶,弗雷《安魂曲》中的“圣哉经”和“慈悲耶稣”令我震惊。气氛之安详、宁静,声音之美妙动听;震惊之余令我感动,回味良久、难以忘怀。一直以来对声乐作品敬畏有加,未曾敢亲近一二;虽然手头有两款弗雷《安魂曲》的唱片,初听之后便一直在架蒙尘了。虽说克路易坦和海莱维吉对弗雷《安魂曲》的演绎可谓声名赫赫,在我这儿却很是有些“明珠暗投”的味道,真真的是罪过罪过!

      弗雷的《安魂曲》是以宁静、祥和著称的,其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与优美舒展的旋律相得益彰;柔缓、安详的气质贯穿始终,天才的乐思和优美的旋律营造出的平和、宁静的意境令人神往。正可谓“宁静平和,魂之所安”。据说弗雷的这部安魂曲是为纪念自己逝去的双亲而创作的,不同于其他同类作品的是弗雷用“天堂经”(又称“安所经”)取代了“震怒之日”;于是死亡本身变得不再令人恐惧,安详与宁静是死亡之所归。或许“上帝会照顾逝者的一切”,这便是弗雷在他的《安魂曲》中对死亡的解读。有人说弗雷的这部《安魂曲》是音乐史上最好听的安魂曲,我想除艺术家天才的乐思和精湛的创作技巧之外,根本上的或许是因为艺术家对爱的理解及对待死亡平和、超然的态度吧。曾有云爱和死亡是艺术“永恒的主题”,弗雷在他的《安魂曲》体现的或许就是这永恒的主题!

      手头的两款弗雷《安魂曲》的录音应该说都是纯正的“法兰西风格”的,弗雷音乐中的精致、优雅及《安魂曲》中的安详、平和、宁静被诠释的精当、准确,音乐展现出了应有的活力。海莱维吉的演绎走的似乎是“本真”路线,但克路易坦的演绎并不显得厚重;前两个乐章中相对缓慢的速度使得克路易坦的演绎更具宗教层面的庄严和静穆,而海莱维吉处理的似乎更轻柔、甜美些;或许这是传统演绎与“本真”演绎的差异所在吧。克路易坦的录音中领唱女高音是安吉莉斯,其声音之甜美令人印象深刻,而海莱维吉录音中的女高音则显得更空灵、飘渺;至于领唱的男中音,个人以为克路易坦的录音中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菲舍尔-迪斯考声音的特质及对音乐气质的把握要胜出海莱维吉录音中的男中音领唱许多。那个男中音领唱的音色稍显亮了一些,声音有些飘;菲舍尔-迪斯考的演绎更富韵味,也更能触及我心中敏感之所在。其实此番重新聆赏弗雷的《安魂曲》还是小有遗憾的,在茗禅家聆听的那种感觉在当下聆听时似乎打了些许的折扣。茗禅和洛奇家的聆听器材是大大的好过我的那套了,唱片也不是我手头这两张唱片中的一张;或许这应该算得上是个中缘由之一吧。
47425201.jpg (, 下载次数:55)

jpg(2007/9/11 19:05:52 上传)

47425201.jpg

分享 转发
纳须弥于芥子。        欢迎指正:http://Sun6501.tianyablog.com/
TOP
2#

回复:宁静平和,魂之所安

个人感觉,克路易坦版安吉莉斯唱的似乎太花哨了,演绎得也偏于沉重,不像herreweghe版轻灵优美。
TOP
3#

回复:宁静平和,魂之所安

收了好几张《安魂曲》,听得最多的还是弗雷的这部作品,宁静祥和,很好听。
herreweghe版的封面很有个性,但太让人直面死亡,与弗雷的音乐反差大了点。
TOP
4#

回复:宁静平和,魂之所安

更喜欢《德意志安魂曲》,雄伟与柔情交相辉映。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