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太好听了!《令人喜爱的巴洛克名曲》又名:巴洛克瑰宝 [复制链接]

查看: 2667|回复: 11
1#
的确名如其碟不虚传,个人以为是测试弦乐第一碟,能让人不知不觉从头听到尾,且价廉物美,胜过其他,转上详细介绍--------------------------------------

片名:《令人喜爱的巴洛克名曲》(“BAROQUE FAVORITES”)
演奏:简·拉蒙指挥海利康室内乐团,阿尔伯特·福勒指挥加拿大巴罗克古乐团等
出版: 美国REFERENCE RECORDINGS公司
编号:RR-2101 (2CDs)
  
《令人喜爱的巴罗克名曲》由RR过往发行的两张优秀的巴罗克作品录音合并而成,它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凯斯.约翰逊教授亲自操刀录下的原24比特/88.2千赫母带的基础上进行HDCD处理而成。这两张碟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DISC 1是1982年3月13日至15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圣安妮英国国教大教堂的录音,由加拿大TAFELMUSIK巴罗克管弦乐团(又名加拿大巴罗克古乐团)演奏的《午餐音乐》(又称《发烧"食放题"》,原编号RR-13CD,非HDCD),收录乐曲8首;DISC 2是1986年6月6日至8日在美国新泽西州英格坞(ENGLEWOOD)的约翰?哈恩斯艺术中心的录音,由美国HELICAN乐团演奏,收录乐曲6首,曾出版过编号为RR-23CD的单行专辑《巴赫与维瓦尔第作品》(亦非HDCD)。原版的两张单行专辑本就是有口皆碑的靓碟。在区区双碟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来自不同国度两支优秀的巴罗克乐团演奏的14首名家大师作品,两支乐团都是闻名遐尔的巴罗克音乐专业演奏团体,尤其是加拿大巴罗克管弦乐团,采用仿古乐器及本真演绎方式演出巴罗克音乐,在古乐演奏领域中知名度极高。
  
    这套唱片收录的乐曲都是非常通俗、非常动听的巴罗克音乐,disc1的曲目依次是:亨德尔《所罗门》之"示巴女王入场"、帕海贝尔《卡农》及《吉格舞曲》、亨德尔《水上音乐》选曲、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普赛尔《阿卜代拉泽》的插曲、维瓦尔第的协奏曲OP.10之第二首,泰勒曼《午餐音乐》第三部;disc2的曲目依次是维瓦尔第的《C大调小交响曲》、《G小调三重奏鸣曲》、《两支小提琴的协奏曲》及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C大调三重奏鸣曲》、《D小调两支小提琴的协奏曲》。
    DISC1演奏者TAFELMUSIK巴罗克管弦乐团的编制中共有11个乐手席位,包括小提琴手4位、中提琴手1位、大提琴手1位、低音提琴手1位、双簧管手2位、大管手1位和羽管键琴手1位,其中的首席小提琴手让?拉蒙(JEAN LARMON)还兼任乐团的音乐总监。这个乐团的编成显然是典型的“巴罗克”,而且实实在在有着浓郁的古乐风味。他们演奏的8首乐曲来自于亨德尔、帕切贝尔、巴赫、维瓦尔第、泰勒曼、珀塞尔这6位巴罗克名家。
    DISC 1以德裔英籍作曲家亨德尔1748年的清唱剧《所罗门》中的“示巴女王入场”一段乐曲开场。《所罗门》是亨德尔众多宗教清唱剧中的一部,是在圣经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说的是所罗门王判断两个母亲孰真孰假的案子,前两幕是所罗门王的断案情节,而第3幕则铺陈前来朝觐所罗门王以测其智慧的示巴女王之到访庆典,此乐曲即是第3幕的序曲,描绘示巴女王初入宫廷的情景,长3分14秒。TAFELMUSIK乐团的演奏热情多彩而不失典雅大气,其弦乐声部和木管声部的水准是旗鼓相当的,各擅胜场而又水乳交融,音色丰满而又层次分明,把亨德尔鲜明的德国式对位风格、多彩迷人的配器魅力以及时时凸显的极高的灵感水平宣泄得淋漓尽致。  
    DISC 1中还收入了巴赫的D调第3管弦乐组曲的第2乐章即咏叹调。在由小号、定音鼓和弦乐构成的整个庄严宏伟的第3组曲中,这支咏叹调无疑就是一片和平宁静的绿洲。和帕切贝尔的卡农一样,这支咏叹调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乐曲之一,特别是由19世纪德国小提琴家奥古斯特?威廉密为独奏小提琴(钢琴伴奏)改编而成的版本即《G弦上的咏叹调》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倒是其原调及编成已经被很多人淡忘了。在巴赫时代,这支咏叹调作为独立曲目有两个演绎版本,一个是由第1小提琴组演奏旋律,另一个则由独奏小提琴演奏旋律,而我们在此碟中听到的自然是后一个版本,担任独奏的就是让?拉蒙。在羽管键琴、弦乐组和木管组和谐的音色伴和下,独奏小提琴很好地发挥了它叙说和歌唱的功能,伴奏的层次分明和音量平衡又使这种歌唱性得以更好地体现。
    
    在巴罗克时代,维瓦尔第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标题音乐作曲家之一。在名剧《夜》中,维瓦尔第创造性地以竖笛协奏曲形式来描述剧中人在夜里的睡梦体验。TAFELMUSIK乐团演奏的这支竖笛、大管与弦乐协奏曲就具有维瓦尔第所着意营造的那种情节性与画面感,作为聆听者,我们很容易就可以随着音乐展开想象, 可怕的梦魇、疯狂的追逐、禁不住的颤栗???一切都变得具象起来,巴罗克音乐所特有的怪诞在这里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DISC 1的录音质素无疑是超一流的。我个人一直认为,象RR这样一个以录音发烧为主要卖点的唱片公司,即使邀来录音的乐团或演奏家的名头不象众所周知的名团大师们那样响亮,只要他们确有真才实料,再以RR自己独步天下的录音科技来制作,在音色平衡、声部协调、气氛营造等方面作尽善尽美的处理,是应该能够让最挑剔的乐评家和发烧友也无由置喙的,DISC 1就是最好的佐证:听弦乐,音色甜美醇厚、丰腴顺滑,高低频的延伸自然长远,各频段平衡自然,绝无“毛刺”;听木管,也许不会有俨然可闻的“木”味,但它不疲不燥、自然绵密的音质和与弦乐、键琴之间的充分协调会让你入耳爽心;再听羽管键琴,虽然原乐器的声音响度甚至比不上钢琴,拾音难度较大,但录音大师凯斯?约翰逊教授以绝妙的平衡手段将它乐音的各个频段都极好地再现了出来,而后期的HDCD处理自然也该记上一功。音乐演绎美妙无瑕,音色平衡做得如此之好,透明度无可挑剔,再加上音场适中而毫不夸大,定位也绝不紊乱,可以说我们听到的就是绝佳的巴罗克,有谁还会怀疑TAFELMUSIK乐团的一流实力,有谁还会怀疑这是一张演录极佳的发烧靓碟呢?
    再听DISC 2。DISC 2收录的6首作品都是维瓦尔第与巴赫的手笔,演奏者美国HELICON乐团的编成为小提琴4、中提琴1、大提琴1、低音提琴1和羽管键琴1,比TAFELMUSIK乐团略小,乐团的羽管键琴手阿尔伯特?福勒(ALBERT FULLER)兼任音乐总监。与DISC 1不同的是,凯斯?约翰逊在此碟录音时进行了摆咪、调音方面的刻意处理,使4把小提琴中的两把主奏琴定位分立在音场前方的左右两侧,在旋律表达上呈现出比DISC 1更好的层次感。HELICON乐团以不同的编成演奏了维瓦尔第的3首作品《C调序曲》、《G小调三重奏鸣曲》、《降E调协奏曲》和巴赫的3首作品《C调前奏曲》、《C调三重奏鸣曲》以及《D小调协奏曲》,充溢其中的巴罗克古乐气息着实让人迷恋。听全编的《降E调协奏曲》和《D小调协奏曲》(巴赫唯一的一首双小提琴协奏曲),声部的协调性真是绝佳,音色极其平衡,典雅而欢快的气息让人很容易受到感染;听小提琴只用两把的《C调序曲》,起始快板热烈开扬、引人入胜,中段行板体现出醉人的歌唱性和舞蹈性,结束快板欢愉明快、余音俨然,虽说在起始快板中弦乐低音声部出现了一处几不可察的紊乱,但全曲织体依然相当丰满,令人赏心悦耳;听上述G小调和C调两支三重奏鸣曲,两把小提琴一左一右加上居后的大提琴,把对位精准的三重旋律融合得天衣无缝,而在这最小编制的组合里,羽管键琴的音色表现也相应地突出了很多,古风古韵尤为诱人;听阿尔伯特?福勒以羽管键琴独奏的《C调前奏曲》,从容稳健的气度和游刃有余的技法让人鲜明地感受到一派大师风范。DISC 2的录音水准与DISC 1相当,不过因为录音场地不同,听得出DISC 1的堂音效果要好于DISC 2。
借用图片:
1.jpg (, 下载次数:65)

jpg(2007/9/6 9:16:48 上传)

1.jpg

最后编辑tty123 最后编辑于 2007-09-06 09:33:36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太好听了!《令人喜爱的巴洛克名曲》又名:巴洛克瑰宝

那首《卡农》极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

回复:太好听了!《令人喜爱的巴洛克名曲》又名:巴洛克瑰宝

听过一首叫什么的的流行歌好像用了"示巴女王入场"一曲的主旋律
TOP
4#

回复: 太好听了!《令人喜爱的巴洛克名曲》又名:巴洛克瑰宝

这张巴洛克也极好:
0.jpg (, 下载次数:70)

jpg(2007/9/6 9:50:16 上传)

0.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5#

回复:太好听了!《令人喜爱的巴洛克名曲》又名:巴洛克瑰宝

1. 简介“巴洛克”这个词在音乐史上的含义。

葡萄牙语baroque原意为不圆的、形状不规则的珍珠,现指欧洲17世纪和8世纪初期豪华的建筑风格。音乐家借用此语概括地说明同一时期的音乐风格(见下文)。

2.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确的和声属性。

3.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节奏是怎样的?

主要分为自由节奏的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这两种节奏。前者用于宣叙调、托卡塔、前奏曲等,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舞曲等,在一个乐章中会保持始终。这两种节奏常常搭配使用,如宣叙调与咏叹调,前奏曲(或托卡塔)与赋格。

4. 巴洛克音乐采用什么调式?

大小调体系,它已取代了过去的“教会调式”。

5. 巴洛克音乐的和声是怎样的?

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作调性转换并使和声进行富有动力和情感色彩。十二平均律在17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6. 什么是通奏低音(thoroughbass, 又称作数字低音figured bass或basso continuo)?

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乐器(通常为古钢琴)的乐谱低音声部写上明确的音,并标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如数字6表示该音上方应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与和声,而该和弦各音的排列以及织体由演奏者自行选择。

7. 巴洛克音乐的织体是怎样的?

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其写作技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功能和声基础之上的对位。同时也有许多作品采用主调织体。

8. 巴洛克时期的曲式是怎样的?

以相互间形成节奏、速度、风格对比的多乐章结构为主,如组曲、变奏曲、协奏曲、康塔塔、清唱剧等,常用前奏曲与赋格、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搭配关系。复调乐曲的内部结构是以模仿手段写作的连续体(不分段),但可看出明确的呈示、发展和再现因素。同时也有分段结构、变奏曲、在固定低音旋律之上进行变奏的帕萨卡利亚、夏空形式。

9. 巴洛克时期有哪些主要的音乐体裁?

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曲。 器乐:托卡塔、前奏曲、幻想曲、赋格曲、变奏曲、组曲、奏鸣曲(以独奏奏鸣曲与三重奏鸣曲为主)、协奏曲(管弦乐协奏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

10.巴罗克时期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在一个乐章之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在乐章与乐章之间才形成对比.

11.巴罗克时期音乐的力度是怎样的?

不追求渐强和渐弱的细微变化,而是采用较为清晰的“阶梯式力度”。
最后编辑tty123 最后编辑于 2007-09-07 09:48:04
TOP
6#

回复:太好听了!《令人喜爱的巴洛克名曲》又名:巴洛克瑰宝

又要花钱了
TOP
7#

回复: 太好听了!《令人喜爱的巴洛克名曲》又名:巴洛克瑰宝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9-6 9:20:00 发表
那首《卡农》极好!
01.jpg (, 下载次数:64)

jpg(2007/9/7 10:18:17 上传)

01.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8#

回复:太好听了!《令人喜爱的巴洛克名曲》又名:巴洛克瑰宝

S兄这个宝贝木见过,嚎八豪庭?
TOP
9#

回复:太好听了!《令人喜爱的巴洛克名曲》又名:巴洛克瑰宝

LZ那个是我贴的那个再版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0#

回复: 太好听了!《令人喜爱的巴洛克名曲》又名:巴洛克瑰宝

原帖由 名级潜水艇 于 2007-9-7 10:28:00 发表
S兄这个宝贝木见过,嚎八豪庭?
好听,不过现在只能买到LZ贴的那个。我那个早就绝版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