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全球首发】夏日音乐之旅——里赫特套装唱片大盘点!!! [复制链接]

查看: 158430|回复: 182
21#

回复: 【原创+全球首发】夏日音乐之旅——里赫特套装唱片大盘点!!!

我把斯维亚托斯拉夫看作是自己的第三任教师,尽管严格地说,他从来什么都没有教(传统意义上的“教”)过我。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他只是做到钢琴旁尽管自己弹;我坐在他身旁,全神贯注地观察他的演奏,聆听他弹奏出来的每个音符,深刻思考并把握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在心上,对一个音乐演奏家来说,再也没有比此更好的学习机会了。另外,平时我跟里赫特谈绘画、电影或音乐,谈人生等,都使我深受启发。每当我与斯维亚托斯拉夫在一起的时候,我总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仿佛进入了某种神秘的“磁场”之中,好像处于一种创作充电过程之中。在此之后,我在坐下来弹琴时,总有一种特殊的灵感。

                                            ————加夫里洛夫
TOP
22#

回复: 【原创+全球首发】夏日音乐之旅——里赫特套装唱片大盘点!!!

小资料:两本60年代的留声机杂志


两本60年代的留声机杂志



      这是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两本留声机杂志,左边那本是1961年的10月号,当年EMI为里赫特录制了贝多芬第17钢琴奏鸣曲,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后,当期的留声机杂志马上用里赫特做封面,高调推荐这些录音;而右边的那本留声机杂志是1963年4月号,该期杂志封面专为介绍EMI“里赫特在意大利”而设计,封面上不仅有里赫特照片,还有Richter In Italy这几个字。
      虽然这两本杂志都已成古董了,但里赫特的录音确是永恒的经典。
      这里顺便提一下,英国有本杂志评选出到目前为止古典音乐录音史上最伟大的75个录音,里赫特就占了其中三个,是钢琴家里占位最多的。这三个录音分别是:PHILIPS李斯特两首钢琴协奏曲,DG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EMI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
TOP
23#

回复: 【原创+全球首发】夏日音乐之旅——里赫特套装唱片大盘点!!!

Richter reached the highest stage in the search for musical truth, yet he was always ready, like a child, to be surprised by something unexpected that he had discovered in the Music, Nature, and Life ...

                                                                      ————Riccardo Muti
TOP
24#

回复: 【原创+全球首发】夏日音乐之旅——里赫特套装唱片大盘点!!!

No.5 DECCA





      PHILIPS出的里赫特唱片尽管价格很高,但却叫好叫座,DG也在里赫特的唱片上炒了很多冷饭,可还是供不应求。在一旁的DECCA自然也不甘落后,匆匆忙忙推出了5辑里赫特唱片。第一辑(2CDs)是1989年里赫特在维也纳雅马哈中心演奏的二十世纪钢琴作品。第二,三辑是海顿钢琴奏鸣曲,或许DECCA太过充忙,发售之后才发现第二辑出了版权问题于是又急忙召回,这第二辑也就成“绝版”。第四辑是舒曼作品,可以听的出当时的里赫特已经比较老了,演奏的舒曼没有早年时的惊心动魄。第五辑是勃拉姆斯第一,二钢琴奏鸣曲。
      布里顿的钢琴协奏曲是布里顿亲自指挥,自然十分精彩。另外两张是60年代里赫特与布里顿在爱丁堡合作的现场录音(这两张是《布里顿在爱丁堡》系列中的两张),不过关于这两位大师在爱丁堡合作的录音,推荐Music & Arts版的唱片,原因是DECCA这两张只是一个选集,曲目没Music & Arts版的全(Music & Arts是四张),另外音效上Music & Arts也更胜一筹。
TOP
25#

回复: 【原创+全球首发】夏日音乐之旅——里赫特套装唱片大盘点!!!

弹布里顿的钢琴协奏曲是件赏心乐事。这可能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但我非常喜欢它,尤其是第三乐章。同样终乐章也颇得我心。

                                            ————里赫特




里赫特与布里顿



里赫特与布里顿



里赫特与布里顿

最后编辑VRMLSite 最后编辑于 2007-07-25 16:40:11
TOP
26#

回复: 【原创+全球首发】夏日音乐之旅——里赫特套装唱片大盘点!!!

小资料:德国出版的里赫特画册





这本画册前半本全部都是介绍里赫特的文字,用德文写成,后半本都是里赫特的照片,其中有一些非常罕见珍贵。


里赫特与范克莱本



这是第一届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里赫特接见冠军范克莱本的场面,大家看看里赫特见到范克莱本时居然笑成这副模样。可见里赫特对范克莱本是多么的赏识!!



左边那副里赫特带了帽子,看上去很像古尔达啊。

TOP
27#

回复: 【原创+全球首发】夏日音乐之旅——里赫特套装唱片大盘点!!!

No.6 RCA




      1960年里赫特在美国卡耐基大厅举办一系列演奏会后引起轰动(从卡耐基现场录音及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中可知一二),RCA公司便当即邀请里赫特录制了一系列唱片。曲目有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莱因斯多夫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明希指挥波斯顿交响乐团),贝多芬第12,22,23钢琴奏鸣曲等。这些录音现在全部都已多次重版,照片上的则是蝴蝶老版。另外RCA还有一些里赫特晚年的录音,其中有与艾森巴赫合作的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肖邦的几首练习曲,勃拉姆斯第一钢琴奏鸣曲及李斯特的第6号安慰等。
      《重新发现里赫特(Richter Rediscovered)》收录的是1960年12月26日美国卡耐基演奏会的现场录音及若干莫斯科现场的小曲,音效好的有点出人意料,里面的海顿XVI:50奏鸣曲演奏的非常精到,节奏感十足,肖邦第三叙事曲最后出了点小错音稍稍影响了效果。普罗科菲耶夫第6奏鸣曲与瞬息的幻想对于当时的美国听众而言应当是比较陌生的曲目,里赫特的演绎很好的提升了这些曲目的知名度。最后肖邦的革命练习曲,第一个和弦出现的时候便深深的抓住了听众的心,马祖卡的演奏也充满了乡村气息。
      说起RCA,不能忘记一套非常著名的CD,那就是萨尔茨堡版的巴赫平均律全集,这套唱片现在随处可见,唱片的封面是一本书在燃烧的样子。相信大家都应该非常熟悉。这套以前我收了后来送人了,所以上面的照片里并没有这一套,那张以里赫特做封面的唱片是平均律选曲。
      里赫特在萨尔茨堡录制平均律全集时使用的是一架贝森多夫钢琴,这架钢琴在里赫特的指下发出了一种来自远古的声音,一种来自巴赫年代的声音,听着里赫特演奏的平均律,我们仿佛来到了巴赫年代,我们仿佛看到了教堂,看到了教堂窗外广阔的景色,我们仿佛听到了钟声,听到了那能传到千里之外,或者从千里之外传来的钟声,我们仿佛在探索宇宙,探索宇宙中一切神秘的东西。里赫特演绎的平均律,给人留下了积极广阔的想像空间。肖邦曾经说过:巴赫的平均律是音乐的全部与终结。事实上巴赫的平均律就是宇宙本身。里赫特演奏的平均律让我们感受到了宇宙,也只有里赫特的平均律才能让我们感受到宇宙。
TOP
28#

回复: 【原创+全球首发】夏日音乐之旅——里赫特套装唱片大盘点!!!

直到我把巴赫的48首前奏曲与赋格铭记于心,我才感觉到他的音乐的巨大喜悦和丰赡。

                                            ————里赫特
TOP
29#

回复: 【原创+全球首发】夏日音乐之旅——里赫特套装唱片大盘点!!!

小资料:萨尔茨堡版平均律首版CD

      萨尔茨堡版平均律全集的原版最早归Melodiya所有,后来不知何故被Melodiya公司拍卖,一时间各大小公司蜂拥而至,争相竞拍,真可谓是奇货可居。紧接着这套录音被无数家公司“强奸”,大家都争相出版,期间出现过无数种不同公司不同设计的LP或CD,也引发了大量的版权问题,但这套录音最终还是花落RCA。虽然一些乐迷对里赫特的平均律全集颇有微辞,但不可否认,市面上所有的平均律全集的唱片,就唱片数量与种类而言,要数里赫特萨尔茨堡版最多,最杂。
      由于萨尔茨堡版平均律是1971年到1973年期间录制的,所以起先都是出现在LP上,后来80年代之后才陆续出现在CD上。大家想知道首次出版这套录音的CD长什么样吗?下面就为大家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萨尔茨堡版平均律首次登录CD的时候是分第一册与第二册两套出版的,每套2CDs。现在这两套CD已经比较罕见了,二手市场上价格也很高。
TOP
30#

回复: 【原创+全球首发】夏日音乐之旅——里赫特套装唱片大盘点!!!

    我向来认为音乐表演者可分两类:其一努力开发乐器性能,其二反之。第一类诸如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李斯特、帕格尼尼,一直到后来以魔鬼技巧擅胜的大家。这类音乐家致力发掘他们和乐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第二类音乐家试图超越演出的魔力,在他们和乐谱之间创造幻景,以此来帮助听者领会音乐精义,听众与其说被演奏者所吸引,不如说更关注音乐。我确信在我们时代,第二类演奏家的典范是斯维托斯拉夫·里赫特。事实上,里赫特所做的是在听者和作曲家之间插入他的强力个性,就像某类连接环,以此他向听者揭示作品,往往给予我们意外的崭新视点。
    我第一次听他演奏,是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一九五七年五月。他以舒伯特最后一首奏鸣曲开场,《降B大调奏鸣曲》,有史以来最冗长的奏鸣曲之一,而里赫特又以从未有的慢速演奏,使其更为漫长。
    我愿坦白陈言两件事,其一,也许不太合常理,因为我本人并非舒伯特音乐的表述者,我觉得其音乐中的反复结构棘手费解,我往往在其中精疲力竭。我忍受着这首漫长的舒伯特奏鸣曲。后来发生了什么?一个小时之后,我已陷入一种昏昏欲睡的恍惚状态。我所说的舒伯特的反复结构被遗忘了,我先前认为仅起装饰作用的音乐细节,如今显然成为音乐的组成基础,我至今仍对这些细节记忆犹新。对我而言,这似乎是两种毫不相容事物的合体:用一种自发的即兴来揭示深刻精密的内涵。正像我后来聆听多款里赫特录音时所感受到的那样,我亲身见证了一位无比强大的交流者,他们以音乐铸造我们的时代。


                                            ————古尔德




古尔德发现了自己的巴赫,是一位伟大的演奏者。然而,古尔德的演奏从美感的意义上说又是停留在音色的美感上的。巴赫作品中的含义远不止这些,而那些只注重外表修饰的方法只能够让我们领略到一些巴赫伟大作品的毫毛。这又是无法忍受的,也令人怀疑对于巴赫音乐的爱有多么深……

                                            ————里赫特
最后编辑VRMLSite 最后编辑于 2007-07-25 16:51:5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