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音室不全攻略 [复制链接]

查看: 84684|回复: 147
41#

回复: 听音室不全攻略

香港音响技术杂志社听音室
(音響技術)編輯部喬遷
新試音室提升視聽享受

      專業人士訪後一致稱許


   動筆寫這篇文章前回想過去,對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會處之泰然,並且有活在幸福之感,我們應盡更大的努力,做好份內的工作,才不枉此生。很幸運能在一個理想的現代化的文明城市中生活,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且能寓工作於娛樂。過去三十多年來,以有限的資源,展開有關影音的出版事業,身邊的合作伙伴都敬業樂業,我們沒有計較工作環境和報酬,在幾百呎的編輯室內進行繁重的編務,試音室和編輯室分隔開在不同樓層,既不方便,亦不夠大,但都能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一直都想為同事們爭取較理想的工作環境和有一個標準的試音室,最近機會終於來臨,現時的編輯室同一樓層有一較大單位要求和我們交換,因對方要合拼到另一層樓去,這是一個難得的機緣,由於大家都有不同的需要,很容易便成事。這樣一來,編輯室和試音室可同在一層樓運作,整體面積亦大了千餘呎,十分理想,公司所有同事都為此感到雀躍。

搬遷工程十分傷腦筋,在協商後,各先搬一半,我們先行搬試音室,由於地方大了可重新規劃,長、闊、高均比原先一間擴大,可依足專業規格來設計,大草和一眾友好,這次可應用多年來的發燒心得和經驗大展拳腳了!

本刊新試音室落成啟用

新試音室首要達到錄音室的標準:1. 要絕對的隔音、2. 寧靜的空氣調節系統和3. 自然的音響響應能準確反映所測試音響器材的功能。
由於編輯室與試音室相連,試音時不能干擾到外面職員辦公,因此要用厚牆間隔、配專業的隔音物料和雙重隔聲門;大廈採用中央冷氣系統,要改善十分傷腦筋,幸好背後有一儲物室,可利用來裝置分體送風機解決了難題;至於音響響應的問題,在改善舊試音室時我們取得了寶貴的經驗,現搬往新的地方在比例上更適合音響重播,在處理時更得心應手。至於淨化電源的問題,一向有高手協助,凱旋蘇為我們精心設計了一個整體化的全新系統,這方面的裝置是試音室所罕見的!保証讓所測試的器材獲得最純淨的十足功率能源供應。

經過近兩個月來的精心策劃和施工,終於在上月底大功告成,為了讓家庭影院系統能媲美在電影院欣賞的相同氣氛,還裝置了先進的八級淡出淡入光暗調節系統,因此不論欣賞音樂或睇影碟,都令人稱心滿意!

提供準確測試報告

這次我們不惜工本搞好這新試音室,主要的目的是令我們的軟、硬件評論員所寫的文章更準確反映出所測試產品的潛質和虛實,令讀者看後想購買時可更有信心作出明智的選擇。
新試音室落成啟用,令我們更深體會到,好的器材和優秀的軟件還是要靠完善的重播環境和配套才能達至盡善盡美的效果;相反劣質軟、硬件,在標準的聆聽環境下亦無所遁形,會突顯其缺點!
編輯部現時亦從1103室搬遷到1101室辦公。
p6813.jpg (, 下载次数:86)

jpg(2007/5/12 13:32:18 上传)

p6813.jpg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42#

回复: 听音室不全攻略

:【音響技術】新試音室聽後感    

音響領域的世外桃源!



地球上的影音發燒友大多是追求完美無瑕的人仕,不妥協,不怕困難,經常向難度挑戰從而達到靚聲的境界。


「人生苦短」乃筆者經常從一些發燒友口中聽到的說話,所以為求靚聲,不惜一擲千金,更換器材、接線、釘腳、Hi-Fi架等等,無日無之,樂此不疲。近日有位老友向筆者大吐苦水,原來剛換了新Hi-Fi架,聲音變了,聽不到以前喜歡的聲音,買了很多補品也無濟於事,十分苦惱。但不過幾天來電,興高采烈的告之筆者已換了另一款Hi-Fi架,可以重拾昔日的聲音,開心不已。此可反映出玩音響的喜與憂,盡在不言中。


污染、噪音



上月有位移居海外多年的朋友相聚,返港第一個感覺就是「眼又濛,耳又聾」,慨嘆為甚麼香港的空氣和環境噪音會越來越厲害。其實由於他移居之所是加拿大的郊區,筆者數年前往其居所一行,發覺週圍的環境恬靜,鳥語花香,香港可能只有愉景灣某一區域所能及,所以朋友家中日間開電視或收音機所播出的音樂和戲劇的對白,每個細節都清楚鮮明細緻,何解?


其實有經驗的發燒友都明白到此乃「背景噪音」所帶來的干擾,所以在人耳接受的同時會掩蓋音樂和對白的弱音細節。所以我們如果在夜闌人靜的深夜聽音樂,都會明顯地發覺背景相對地寧靜,有更多的泛音,細節、弱音亦比平日更清晰可聞。故此很多有要求的發燒友們對於聆聽室的處理都十分重視。


對新試音室的感覺:清爽寧靜、一新耳目



俗語說:「夏日炎炎正好眠」。作為發燒友的我就認為夏天最佳消暑妙法是冷氣房間中嘆至愛的音樂,乃人生一大樂事,同意嗎?可惜香港地方矜貴,環境嘈雜,聆聽空間很難做到稱心滿意,往往要做「環境鬥士」更要受其他噪音如隔鄰打麻將聲或家中不甚寧靜的冷氣機嘈吵之苦。


近日大草兄來電聊天,得悉新試音室已經落成啟用,隨時候教。心想,一向沿用的試音室已是一個理想地方,豈能再有突破的空間呢?姑勿論如何,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於某日下午探班去也!


甫出升降機後,原來新的試音室是座落於新辦公室之內,由一堵磚牆及一些隔音物料建成,而且入口的大門是由堅固的雙重隔音門所連結,室內就算播放爆棚的管絃樂或測試勁到飛起的環繞聲系統,在外面仍不聞一絲聲響,厲害!


踏進房間時的一刻,感覺溫度適中,不過冷亦不會熱,肉眼所見,房間的高、闊、深比例極佳,面積亦比舊試音室較為寬敞,器材的擺設亦按以往累積多年的經驗而放置,井井有條。皇帝位大概坐落房間中稍後的位置,距離前面約是十餘呎,坐位後仍有一段空間擴散,加上後牆是一排排的擴散板,設計非常講究。


深色多摺而厚度適中的布簾與顏色相若的牆布及地毯,可謂專業與嚴肅並重。試音室的另一面是一個用桃木做的CD架,除了可以收藏數量甚豐的CD外,還有可以具備調節音效的效能,一石二鳥,為莊嚴的房間點綴一絲色彩,妙極!


尋尋覓覓伊甸園,美妙樂聲播不完


件件器材皆絕配,音響技術建桃源


常言道健康就是財富,受到病魔侵擾時,身體及精神必受影響。同一道理,噪音的滋擾或市電的污染等等乃眾發燒友們的病魔,為了試音室的健康,保障讀者們的財富,本刊的試音室又怎會忽略冷氣送風系統的處理及供電系統的凈化,絕對是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所以坐在皇帝位時,除了感覺空氣流通,奇怪是聽不到像家裡冷氣機發出隆隆聲響,何解?原來冷氣機的出風口是在皇帝位前面盡頭的遠處,其間亦是經過專業的送風過程設計,就算站在出風口之下亦難以聽到,厲害!


至於電源凈化方面據聞是得到專業高手精心協助,整套供電系統營造出來的成效,果然令人信服,八卦追問下原來配電箱是Isoclean老板蘇先生的傑作,其產品質素有一定的保障,亦為發燒友及專業玩家所認同。在這個寧靜但並非「死靜」的新試音室,不論人聲、樂器聲,環境聲音響效果都充份發揮出更清晰、玲瓏浮凸的音樂細節,更勁抽的低頻和爆棚動態。將來在此極佳的環境裡所測試的器材,儼如一度照妖鏡,優點及缺點亦可一聞無遺了,如此喜歡一步到位抑或想循序漸進地升級的讀者們,將會更易掌握資料去計劃未來了。
p6813.jpg (, 下载次数:96)

jpg(2007/5/12 13:33:23 上传)

p6813.jpg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43#

回复:听音室不全攻略

听音房间的声学处理
  用于欣赏重放音乐的房间,它的听音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重放声的音质,设备最好,环境不良,也难有好的效果,但这一点常被忽略。房间的声学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室内装潢及房间布置有关。理想的听音房间的形状尺寸,应按黄金分割比例,三个尺寸(长、宽、高)不成整数倍的关系,以使房间内的驻波影响降低,提高听感。其次要隔声,使房间内外不致干扰,并使声音扩散,还要有适当的吸声,以免声波往复反射激发出某些固有频率(简正频率)的声音干扰,造成声染色。但在现实生活中,用作听音房间的声学特性一般都不理想,所以若对声音的质量要求很高时,除信号源、器材外,还要对房间采取一些声学处理。
房间里声源发出的声音通过六个途径传到聆听者的耳朵,①音箱发出的直达声(direct sound),②地板的反射声,③天花板的反射声,④音箱后墙的反射声,⑤两侧墙的反射声,⑥聆听者背后墙壁的反射声。只要改变声波的任一反射条件,就会使声音发生变化。对于反射声的强度必须适当。
  我国一般房间的墙面都是相互平行的刚性墙,高度都在3m以下,对16m2左右的房间而言,在低频段容易产生共振,使某频率声音得到异常加强,造成低音轰鸣声,严重影响重放声的质量,这种声染色是家庭听音室最常见的问题。这种房间共振还会使某些频率(主要是低频)的声音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产生声染色可能性最大的频率为100~175Hz,以及250Hz附近。
  对房间的声学处理,重点在侧墙和天花板。原则上室内声波的处理扩散应多于吸收,目的是使共振强度降低,要防止过度使用吸音材料,以免房间的混响时间太短(< 0.3秒)而使声音干涩不圆润。对音箱后面的墙壁,最好不要有大片吸声物质,通常不需作处理,砖墙或水泥墙面会使声音饱满,充满活力。侧墙可均匀适当地设置一些吸声和扩散物,如厚重的羊毛毯就是极好的全频吸声物体,薄的地毯及壁毯只对中、高频有吸收作用。木制无门书柜则是一种很好的声音扩散物,用来调整低频有很好效果。此外,桌、椅、床垫、沙发等家具都能对声音的传播起调整作用,都可用作声学处理。最理想的声学处理是在侧墙上贴以适当的扩散板,但费用昂贵,又影响美观,一般家庭很难接受。凸圆弧是很好的声音扩散兼有吸声的装置,可以适当利用。在作吸声处理时,墙壁的下半部比上半部更重要,可使用穿孔板及薄板等共振吸声结构处理。
  薄的地毯、挂帘、壁毯等主要对中、高频有吸收作用,对低频的吸声作用很小,太多使用会导致房间里的中、高频声音的混响时间偏短,使得声音缺乏色彩,不够明亮。木质墙裙等木板,可有效吸收低频,但在安装时要与墙壁间留有适当空隙,必要时在其间还要放置吸声材料。但切记不能把大量的夹板钉在墙上,也不要大量在房间里敷贴吸声毯和帷帘。否则,由于高频被大量吸收,会造成声音死板发干,细节减少,以及音量的减小。
  为了使声音很好扩散,不致来回聚在一起成为有害的驻波,就要改变该频率声音的行进路线,需要注意的是那些用以扩散声音的板或装置必须有足够大的尺寸,至少要达到声音波长的一半,否则不足以达成改变声波行进之效果,如100Hz的中低频要求超过3.4m或1.7m ,1000Hz的中频要求超过34cm或17cm。可见,驻波的有害影响,最实际的方法还是移动音箱或聆听位置。但格状结构的书架具有声波扩散作用,百页窗也有一定的声波扩散效果。
  架空的木地板对低频有吸收作用,在房间较小时,就可以防止低频量感的过度。如果房间里声音的低频发出轰鸣声,可在地板的近反射声的反射点附近,铺设厚重的羊毛地毯。
  当声音刺耳、低频量感不够,显得单薄,而音量开大又吵人时,就应在两侧墙的近反射声的反射点设置吸声物覆盖处理。如果发现声音太干,应优先取掉地毯。房间角落放置玻璃纤维作成的吸声块或布坐垫,可作混响时间的最后调整。
  房间的隔声一般均不理想,听音房间的理想隔声对一般家庭而言是难以办到的,门、窗、墙、地板和天花板都会将室外的声音传进来,并将室内的声音传出去,特别是对低频传得更远。门窗是隔声的薄弱环节,通常能作处理的也仅门和窗两项,如可将窗作成双层,即在已有的窗上再加一层,当然这时的窗要有好的密封性,这是花费最少而效果不错的方法。对于门的隔声处理,可以采取带空腔的中空双层门,面板使用胶合板制作,中间铺敷吸声棉。墙的隔声量与它的厚度及表面处理有关,对已建好的砖墙的两面均匀地抹上一层水泥,提高它的面密度是最有效而经济的增大隔声量的方法。泄漏声音的缝隙和孔洞对房间的隔声也有影响,特别对中频部分的隔声量影响较大,必须封死。
对于客厅,由于通道的关系而影响室内声场的平衡,可在不对称的墙面与角落加上吸声材料,以尽可能让两侧的反射声均衡。
听音房间对重播声音质量的影响远较一般人想象为大,实际上改变聆听空间的特性,其收效常比更换器材为大.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44#

回复:听音室不全攻略

客厅兼作听音室(影院)装修必读!!!!
最关键的因素是吸声和扩散,经多方查找,发现从环保、经济、效果、美观综合考虑,有几中材料适合: 无机矿物制品等
无机矿物制品是指用水泥、石灰、石膏、菱苦土、珍珠岩、矿棉、岩棉、石棉及其它矿物材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产品。
无机矿物制品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早和最多的材料,尤其是水泥和石灰,是现代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原料。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45#

回复:听音室不全攻略

改善家庭影院效果的50个“偏方”



咱们中国人都知道一句老话:偏方治大病。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偏方就能将你的固疾治好。家庭影院系统也像人一样,经常会出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当然,按照正规的家庭影院系统安装使用指南,你可以将它们配置、调理好。但这些指南却不是一般的初级入门者能看得懂、吃得透、玩得转的。这里为你支出50个可以改进家庭影院效果的“偏方”,你不妨拿来一试,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偏方之一:尽可能多地采用数字器材

     从Dolby Pro-Logic升级到Dolby Digital 5.1将会使你获得全新的家庭影院音效水平,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你要买一套全新的音响系统。你需要买一台数字源器材——如一台DVD 播放机 ,今天即使是廉价的DVD 播放机也都带有内置的5.1声道解码器和6声道输出端口。因此,假如你的Pro-Logic 功放有一套6声道的输入端口,你所要做的就是将新的DVD 播放机与这些输入端口连接起来,让 DVD 播放机来完成解码任务。假如你的功放没有一套6声道的输入端口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的是买一台 Dolby Digital 功放,或是让专业人员将你的老功放摩机,增加6声道输入端口。

偏方之二:使用正确的连接电缆

    一般随器材附送的连接电缆都是质量较低的。换掉这些电缆是提升系统表现的一个稳妥的办法。花200元买一条新的信号线,你会发现效果与以前大不相同,尤其是你的器材品质很高时。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线材种类型号可谓五花八门,但一般都好于随机附送的线材,当然,选择品牌知名度高的高品质线材如V.D.H、AQ、Monster、ortofon等会是最明智的选择。

偏方之三:配上一只“低音炮”

    Dolby Digital 5.1音轨包括了一个专用的低频效果LFE超重低音声道,所以如果你没有一只超重低音音箱,你就丢掉了影片中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即使你在听Pro-Logic或其它环绕声格式,增加一只超重低音音箱是提升系统低频表现的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你有一只超重低音音箱,但对低频效果仍不满意——这可能是因为房间太大了——你还可以再增加一只超重低音音箱。大多数功放都提供两个输入端口,可连接主动式有源超重低音音箱,如果型号合适,两只超重低音音箱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偏方之四:选一个好的通用型遥控器

人讨厌的事,其实一只通用型遥控器就可以代替所有遥控器的功能。左图显示的Cambridge M1 Multimedia Explorer就是一款不算太贵的通用型触摸屏式遥控器,这类学习型遥控器市面上很多见。它可以完成许多红外遥控功能,包括对家庭影院的优化和DVD播放机的控制功能等。你只需要把原来的遥控器对准M1遥控器,就能教会它每种控制功能。它还有一个宏命令功能,你可以把一系列控制动作编程到一个按键上。如果你的家庭影院系统十分复杂,这种通用遥控器就会大显神通,而且让你用起来比以前方便多了。

偏方之五:把器材摆上器材架

    把你的器材都摆在一个专用的音视频器材架上不仅仅是为了让你的系统看上去整齐,这还能提高家庭影院的性能表现。专家认为器材架可以在两个方面对你的系统有所帮助:一是特别坚硬的器材架的支撑板(用10毫米厚的玻璃制作)可以防止器材因震动而产生噪声或影响声音信号;二是把器材叠放在一起可以在相互之间产生电磁干扰,把它们放在不同的板层上就避免了这一问题。

偏方之六:磁带录像机保护罩

    可以在你的磁带式录像机不使用时,给其带仓槽处加一个保护罩,防止不懂事的孩子把蛋糕塞进录像机的带仓里。这种事确实发生过。

偏方之七:与众同乐

    请朋友和家人来欣赏你的家庭影院系统,让孩子看一些儿童影片,这样就你不会为花大钱的升级而发愁了。

偏方之八:将各种器材隔离开

    把你的器材与你隔离开吗?不,我们不是在说把你的家庭影院系统装在一间玻璃房里,而是将每台器材放在一个防震平面上。有些专业的公司专门对震动与音响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英国Townshend公司的老板 Max Townshend所做的研究表明,你需要将所有的器材、包括音箱与外界的震动隔离,而不应让它们通过器材架或脚钉与地面的震动耦合。大多数讨厌的噪声都产生在5到50Hz之间,但是使用玻璃隔板和脚钉这些隔离技术只能对80Hz以上的震动有效。通过使用空气悬浮手段,可以将噪声隔离到1Hz的频率上。例如,你可以把DVD 播放机放在一个空气悬浮的平台上,这样就可以消除来自地面的震动,使声音更开放、更有空气感,并且能提高画面的饱和度和清晰度。上图显示的就是该公司生产的一种隔离平台,一般的DVD 播放机都能放在它的上面。

偏方之九:给音箱以稳固的平台

    可通过将音箱摆放在坚固的脚架上而给其需要的支撑。在实践中你需要将音箱抬高到正确的聆听高度上,这样当你坐在沙发中高音单元才能与你的耳朵保持同高。你还需要消除由音箱大音量播放所产生的讨厌的共振,这可以通过脚架及刺破地毯的脚钉而传导到地面而实现。你还可以在脚架中填充硅铁砂或聚脂树脂粒来阻尼共振。

偏方之十:选用扁平型音箱线

    音箱线过长会使成本增加,也不便于隐藏。但魔声(Monster)公司生产的一种隐藏式音箱线却能解决这一问题。你可以把它们走在地毯下,甚至可以走在壁纸下。

偏方之十一:把光盘擦干净

    当CD推出时,人们认为这种银色的光盘是可永久保存的,而且不会受磨损或划痕的影响。但实际中,即使一条小小的划痕都会引起播放跳曲或出现失真。 DVD也是如此。平时要把它们存放在光盘盒或包中,不要用毛糙的手指去摸光盘的播放面。积尘的光盘也会使播放机激光头上积蓄尘点。如果光盘脏了,你可以用一种专用的光盘清洗机和清洗剂,如Vivanco's ACD14 2-in-1 DVD/CD清洗机来清洗。

偏方之十二:擦干净录像机的磁头

    磁带式录像机的磁头有很长的寿命,每年都要读几公里长的磁带,这样就可能被弄脏。这在录像机磁头与磁带接触点上是最严重的,保持其表面清洁是很重要的。可采用一些清洗带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你可以每隔100小时用清洗带清洗一次录相机磁头。

偏方之十三:把器材尽可能地靠近摆放

    不管你使用哪种线材,如果信号走过的路径太长,其质量就会下降,所以所有的器材都相互靠近是最理想的情况。但是如果电视机放在房间与家庭影院器材对应的另一端,你就必须使用较长的视频电缆。S-video电缆过长时信号质量就会明显下降,但选用一些优质的S-video 电缆在10米之内影响不会太大。

偏方之十四:遥控光照系统

    你可以把听音室的光照系统也由遥控器来控制,有些公司提供一些器件,它们可以接收遥控器的指令,对光照系统的开关进行控制。有这样一只遥控器在手,你就可以自如地控制听音室的灯光氛围了。

偏方之十五:双线分音连接

    如果你的音箱有一套四根接线柱,你就可以从双线分音连接中获得好处,这可以使音箱更有效地接收到高频和低频信号。

偏方之十六:保持连接部位清洁

    要保持所有的连接部位的清洁,把一些不用的插座用专用的塑料塞堵上。可经常清洗、擦拭,这样可以保持其表面的清洁。

偏方之十七:把器材藏起来

    如果你能安装一些遥控传感器,就可以把一大堆的器材藏在屏幕或其它房间里,这样用一只通用型遥控器,就能照样控制这些器材。

偏方之十八:良好的存放地

    把 VHS磁带和DVD光盘存放在专用的柜子里,灰尘是你的大敌。

偏方之十九:使用RGB连接方式

    视频源器材——DVD和磁带式录像机都提供各种类型的输出端口。它们输出的信号质量大不一样,所以你应该使用质量最好的输出端口。RGB端口一般能产生出丰富的色彩质量,它可以通过大多数 DVD 播放机、卫星接收机和一些磁带录像机的Scart接头输出。你可能需要对源器材的输出信号进行重新配置,这样就能获得你想要的信号。另外还要检查电视机、投影机的输入端口能否接收这种信号。

偏方之二十:增加一个声道

    你已经有了 Dolby Digital的5.1声道环绕声了吗?要知道,6.1声道、7.1声道的环绕声已经出现很久了,应该试一试。

偏方之二十一:正确使用音调设置

    你可以调整功放、接收机上的音调控制键,以适合你的听音室的声学特性。这是改变音响系统声音特性的最有效的办法。在听音环境最理想的情况下,高低音调控制和左右平衡控制应调整到中间位置或是干脆选用“直通”模式而绕过这些处理,这时的保真度才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你特别喜欢,你也可以将这些控制功能调高或调低。提升低频或高频意味着将过多的声音修饰,会使声音有些许失真。这就是为什么越贵的功放上控制键越少的原因。

偏方之二十二:使用电源净化器

    将你的碟机,或是整套系统连接到一台电源净化设备上,它能保证平稳的电流,防止电流浪涌损坏器材。

偏方之二十三:选用好的卫星电视天线

    良好的卫星电视天线可保证信号接收达到最佳的状态,这样收看到了卫星电视节目效果才最好。

偏方之二十四:使用厚重的窗帘

    使用一些厚重的深色窗帘,这样才会把斜射的阳光挡在外面。

偏方之二十五:使用散光光源

    要使用柔和的散光光源,这样才不会造成屏幕上的亮光反射。

偏方之二十六:模仿电影院的风格

    可在听音室的前部安装一些条形光射灯,并做一些类似影院的座椅。

偏方之二十七:做好听音室的隔音

    做好听音室的隔音可以防止在深夜看大片时吵得四邻不安,这样你就可以放心地看大片了。

偏方之二十八:防止电话打扰

    安装一个电话答录机,这样才不会在你看到兴头时,要暂停下来去接电话。

偏方之二十九:选用自动投影幕帘

    选用自动开关幕帘定会让你的朋友吃惊的。这样你的家里就有了真正的影院了。

偏方之三十:选择大屏幕显示设备

    选用大屏幕的电视机、等离子电视机或投影机,屏幕越大,就越接近影院的效果。

偏方之三十一:多看《家庭影院技术》

    要多看像《家庭影院技术》这样的视听类杂志,这里既有技术讲解,又有器材评述,更有用机心得,它们能让你时刻触摸到家庭影院技术发展的脉搏。

偏方之三十二:调整电视机的设置

    要根据房间的光照情况调整电视机的色彩/亮度/对比度设置。电视机的出厂设置常常是为了在商场橱窗里吸引人的注意力而设置的,往往过于明亮、饱满。在一大堆的电视机中,人们容易对色彩最浓、亮度最高的电视机给予更多的关注,但是适中的清晰度和亮度则可显示出更多的细节,观看起来也比较舒适。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根据房间在不同时间亮度的不同而将电视机不同的参数设置保存下来;在光照明亮的时候需要将亮度和对比度调高,在较暗的时候你可以将这些值调低。

偏方之三十三:选用另类的音箱

多声道环绕声系统从定义上看,就是要有许多音箱,但是你不必用个头很大的前置音箱把房间前部挤得很拥挤。实际上市场有许多另类的音箱可解决这一问题。你可以选择像KEF公司生产的墙内式音箱系列,或是Mission公司的平板壁挂式音箱,或者,选择像Quantum公司生产的化妆成台灯的音箱如何呢?

偏方之三十四:使用一些仿真增效器材

    你可以通过让听音室与所观看的影片“进行互动”来提高观看大片的真实感。在英国有一种叫作“踢屁股者”的辅助器材(700英镑),它会根据电影的低频内容相应地产生震动,这样你就不但能听到爆炸声,而且会感觉到爆炸的震撼感。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产品,但我们可以等待这种新奇的玩意。

偏方之三十五:把沙发弄得更舒服一些

    可选一条新的沙发,或是将很厚的软布铺在老沙发上,再找一个垫脚凳,这样坐下来欣赏你的家庭影院就会更舒服了。

偏方之三十六:调整各音箱的音量

    一旦你把延时设置正确,接下来就需要设置每只音箱的音量大小,如果要得到分布均衡的声音,你还要指定音箱的“大”、“小”模式。你可以使用功放的测试信号来完成这一操作,你可以在听音位置持一个声压计。如果你没有声压计,你可以用耳朵来进行判断,看每只音箱的音量是否均衡。

偏方之三十七:将电缆走整齐

    要把各种电缆都走整齐,不要盘绕或死结。如果可能,要把音箱线走在地板下,或是走到墙裙板后面。

偏方之三十八:分析听音室的声学特性

    可以请一位专业人员对你的听音室的声学特性进行分析,然后找出如何改进其声学特性的方法。一个墙壁很硬、有地板砖的空房间里声音听着会很“活”,你会听到回声或是很强的声音。为了减少这种负面音效,你可以在房间里铺一些地毯或摆一些软饰物,如小布娃娃而将房间的声音特性变“软”。而在另一个极端,满屋是布帘或挂毯的房间的声音就会很“死”,高频内容都被吸收掉了。这时你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了。

偏方之三十九:重新调整家俱的位置

    把家俱来回移动一下,保证每个人都能看到屏幕,听到所有的音箱的声音。

偏方之四十:调整延时设置

    大多数音视频功放要求你设置后置声道音箱的延时的长短,有时可根据房间的尺寸而调整声音的“活力”。这可能十分复杂,但是许多音视频功放通过将延时以米来表示而将这种调整简化,所以你可以简单地输入从电视机到后置音箱的距离。但是你需要反复地做试验,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房间的设置数值。

偏方之四十一:正确摆放音箱

    要把各音箱在房间里摆开,这样才能保证一个遍及全屋的声场。这里有几个基本的规则:一是前置音箱要放在电视机的两侧,相距约2米远,并稍向中心内转一点角度。后置音箱可以摆放在聆听位置的两侧,稍高于耳朵的高度。如果是双极性音箱,要摆放在墙角处,如果是直射式音箱,就要稍向内转。中置音箱要非常靠近屏幕。超重低音音箱的方向性不强,但也需要反复测试才能找到最佳的摆放位置。要避免摆放在墙角处,这样会造成低频过强。

偏方之四十二:找到正确的视角

    调整电视机的位置,以得到最好的视频,减少反射光线,同时要把电视机放在房间的显要位置。

偏方之四十三:增加放大器功率

    通过提高系统的输出功率,就可以提升音响的声音表现。大多数功放都装备有用于5只音箱声道的前级输出端子,它们可以连接到功率更大的后级功放或五声道后级功放上,最后再连接到五只音箱上。这样家庭影院系统就变成了前后级系统,总体的声音表现将大升一个台阶。

偏方之四十四:使用正确的连接头

    可选用一些高品质的插头或连接头,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连接,减少信号的损失。

偏方之四十五:保持器材冷却

    功放在长时间大声播放后会出现过热现象。因此不要把任何东西放在功放上面,以防止堵住其散热孔,影响散热及安全。

偏方之四十六:选用宽屏幕模式

    你不必买一台新的宽屏幕电视机才能欣赏宽银幕电影。如果你的4:3电视机有一种16:9 模式,你就可以用这种模式来观看宽屏幕电影节目了。

偏方之四十七:经常更换电池

    要定期更换遥控器中的电池,保证其最佳的工作状态和最快的响应。

偏方之四十八:保持房间正常的环境

    保持房间不要太冷、太热或太潮。这样的环境可使器材工作出现问题,或是影响其性能。

偏方之四十九:使用屏幕防静电除尘剂

    电视机的屏幕很快就会附着一些灰尘,这是由屏幕的静电做的恶。你可以使用一些除静电剂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偏方之五十:扩大你的DVD收藏

    这可以让你感受到 DVD影片的惊心动魄。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46#

回复:听音室不全攻略

听音室系列文章(编)——家用听音室设计

     家用听音室的关键在于掌握混响时间的控制,不论是隔音,吸音,还是声音扩散处理,目的就是获得一个最好的混响时间,丰满适度的混响时间使声音滋润耐听,过长会发生语言清晰度降低,低频浑浊缺乏力度,过短又导致声音干涩.在这里先说说如何控制这个时间.
     发出一个稳定的280hz正弦波,声音从喇叭成长到稳定后突然中断发声,声音从正常态逐步减弱到原有能量的百万分之一时所需要的时间为混响时间,也就是声音衰减60db所用的时间,计算用T60表示.在持续发声时,音场在喇叭的前5个平面发生重叠,280hz的简正方式就会受到很大的激励,断掉音频能量以后,这个280hz还在以自有的固定能量震动直到衰减到0,这其中再启动275hz的信号能量后,上一个能量被迫以275hz来震动,当275hz的能量失去以后,又恢复了280hz的振幅,这时一定发生声音漂移,这就产生了失真,
     以上说的是在固定信号下发生失真,在实际聆听中,震动信号是丰富的,声音频率的互相作用比较强烈,很难把握准其情形,只能大致把握。只有耳朵才是最后的评判。不过在理论上把握混响时间,倒也有其规律,下面具体设计:
    
     1,确定哪间房:
     良好的听音室比例是很关键的,一个四边等长的房间是不合适摆位的,一般房间的比例好比例有7.5×4.8×2.8(黄金分割2.33:1.60:1的房间有谁布置过)。而且如果把喇叭朝向长的一面最好不要有很平滑的表面,如大面积落地窗等。如果非这样不可,那建议加厚的窗帘为遮蔽,材质不限,最好是双层。(外面的可拉一薄纱帘)
     2,装修前的隔声处理:
     隔声处理不是很重要,如果是实木的门就不用动了,要是怕打扰别人还是隔一下吧,加橡木密封条,可以使声音节省一点,理论上更加丰富。其实,墙壁的电源坑更加容易漏声,预留插口还是把缝隙好好封上吧,玻璃胶(粘鱼缸的那种)就不错,外面用水泥抹上。
     3,计算房间容积:
     专门的房间家具少放,一般预算就一个音响架、CD柜,茶几和沙发(沙发一定要舒适,否则搬几个板凳坐也没那意境)少量的家具可不计入容积。另外总有效表面积也是要测量的。(家具忽略)
     4,地面的处理:
     首先是地板的镶装,实木地板是稳重的基础,下面的木方是地板空洞的共鸣腔,这个对于听感很有意义,太小太大都不好,根据地板的厚度和木方的高度自己把握,水大的地板应该大一些,水小的相反,木方间的杂物统统扫出。如果难以把握,那购买较粗的锯末填充其间,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密度。
     听音室不建议铺地毯,不管是纯毛还是化纤,都容易吸附灰尘,水气和螨,时间长了会对器材产生腐蚀,什么既厚实又不会产生副作用呢?试试小孩玩的玩具拼搭地块吧,经济实惠,对反射声的吸声系数要梢低于地毯,可以获得丰满的谐波。
     5,天花板,墙壁的吸声处理:
     并不是吸声材料越多,效果越好,传统的穿孔方砖和微孔马赛克都是不错的材料,高吸收率的材料用的过多,效果反而......
     天花板的设计也是很重要的,位于沙发前的一个弧形的吊顶可以把很多直接反射到后墙的声音散射下来,形成一个相对高的声音密度,把握这个弧线和位置就要现场考察了。一般的是在比例合适的房间里在天花板的第一投射角上,弧线采用(y=tanx的第一象限部分)曲线,最大厚度10-15cm,凸点靠沙发一侧,用石膏注成,钢栓固定(吊)在天花板上,其间最好有10cm宽的缝隙。(个人把握)
     一般来说,墙壁上的小装饰画什么的不能明显的起到打散驻波的作用,在第一反射角上的驻波最大,这里可以用一个密实的TUBE来强行分散驻波,由于工艺原因,先不推荐。如果要采取吸声处理的墙壁要采用大面积的壁毯,壁纸的选择不一而论,装饰而已,不起太大的作用,在驻波点上做好一般就没必要全墙贴壁毯了。这里有个吸声系数问题,与材质相关多少有出入:
     混凝土:0.01 石灰墙壁:0.02 三合木板:0.03 普通墙纸:0.05 地毯:0.13 呢绒布:0.10中空海绵:0.22 玻璃:特殊说明,玻璃有很好的吸收低频的效果,不要出现在平均表面积里.吸声系数近于0
     6,设定自己的混响数值
     塞宾公式:T=0.161×V/S×Δ
     T:混响时间,V:房间容积,S:总表面积,Δ:(平均值)平均吸声系数
     说明:0.161是根据声音在反射面之间的平均距离而设定的常量
     平均吸声系数的计算:
     以这个房间来打比方:7.5×4.8×2.8 窗户在短边,对着喇叭
     地面是地板上垫发泡地块,天花板什么的都是装饰墙纸,喇叭面对的是厚窗帘,这样的话……
     地面材料:7.5×4.8=36平米? 墙纸材料:四个面7.5×2.8×2+4.8×2.8+7.5×4.8=42+13.44+36=91.44平米? 窗帘:4.8×2.8=13.44平米
     计算平均吸声系数:
     地面(0.22×36=7.92)+ 墙纸(0.05×91.44=4.572)+ 窗帘(0.10×13.44=1.344)/3=4.612
     这样,求出最好的混响时间:
     V=7.5×4.8×2.8=100.8立方米 S=7.5×4.8×2+7.5×2.8×2+4.8×2.8×2=140.88平方米?
     T=0.161×100.8/140.88×4.612=0.5312秒
     7,摆放器材,测量混响数值是否和预先计算的数值相符
     计算时使用专门的频率信号发生器测试在125,250,500,1000,2000,4000这六个频率的混响数值,虽然塞宾公式计算简单,可是只限于在混响较强,声音完全扩散的房间来测试,才能得到精确结果。
    
     使用艾润公式才可以计算得到比较精确的数值,有时候几乎和实际相等.这里的计算十分复杂,数学知识倒没什么的,就是计算复杂。我实在懒的打字了,原理就是分别计算不同材料、不同表面在不同频率下的吸收率,还要把沙发这个大型吸声设备给计算进去,而不是计算平均数值。
     不管计算多么精确,和实际上总有不同:相同材料的位置、材质都不一样,再加上不同的设备摆放,就更加复杂了。理论上的数值是测于混音室的,而听音室的环境和混音室有跟本的差异,有误差太正常了。
    
     常识几点:
     对于一间能适应大动态的AV、音乐、人声的100.8立方米的多功能听音室来说,其混响时间大约在0.5秒,而且不能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低频的能量滞留时间比中高频要多出10倍,往往会产生很强的驻波和轰鸣,有条件的话就加TUBE,没有TUBE可以把窗帘拉开或干脆把窗户打开,形成一个无限的空间来释放能量。
     这还只是个粗略的大概,还远没到精确设计的阶段,下次介绍结合房间比例更好地雕刻房间。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47#

回复:听音室不全攻略

环境选择原则

    这些年来,通过为发烧友及公司设计制作十多个听音室,笔者积累了一些有关听音室方面的实战经验与感受,现与大家分享之。

    选大不选小  这里的“大”、与“小”是指房间的使用面积而言。

    假如说有两个房间可供同时选择使用:一个面积是14m2;另一个面积为20m2,那就应该优先考虑选择20m2这个房间作为听音室使用。这是因为:房间越大,300Hz以下中低频段的共振频率就会更多一些,分布也就会更均匀一些,这样才能使得由一个一个共振频率所形成的房间传输响应显得要更为均匀平坦一些,同时,也能获得更好的低频延伸。
    反映在听感上的表现就是,音场阔大和开扬,空间感很好,乐器的形体感会更真实一些,声音非常松融和自然,动态与冲击力的表现会很有张力,高、低频的延伸很好,尤其是低频的表现会很有弹性。

    我记得广州有一位很资深的发烧友曾经对我说:“他的听音室只是简单地进行一些声学上的设计和处理,但其音响效果却要比那些花了很多心思与投入,进行过专门设计和处理的听音室都要好,这位发烧友的听音室面积大概在30m2左右。应该说,一般的发烧友要是能够拥有一个15~20m2左右的听音室就算是很好、很幸运了。”

    大房间与小房间的声音表现与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大房间的声音个性与魅力,小房间是很难与之媲美的。所以,各位发烧友一定要切记:遇到这们的机会时,可千万别选错了房间!

    选宽不选窄  如果说有两个房间的面积相同,但宽度不同:一个房间的宽度为2.8m;而另一个房间的宽度则是3.5m,那么就一定要选择3.5m宽的这个房间来做听音室之用。

    记得八、九年前,我所在深圳一公司的听音室面积约为21m2,长为5.8m,宽为3.6m。一位在深圳市教育局电教室工作的张老师,他的听音室面积为23m2,长为5.2,宽为4.5m。两个听音室的面积差不多,主要的区别是在房间的宽度上约差了1m。但作为听音室一旦摆上音响器材以后,房间的长度倒不会给人们留下太深的印象,然而,房间的宽度却能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这“1m”宽的差距给人的感觉特别的“大”。

    比较窄的那个房间的中低频驻波非常厉害,我曾经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整都很难解决这一个问题。结果,在这个房间使用落地音箱时,感觉低频会特别“凶”,对整体音乐气氛的破坏相当严重。而在那个比较宽的房间中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由于两个听音室所使用的都是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落地音箱,所使用的CD机也是一模一样的,不同的地方只在于所使用的功放上,虽然都是使用的胆机。我曾怀疑是因为所使用的胆机不同导致了这个结果,于是,我把公司使用的那台胆机拿到张老师这里来试听——一切正常!基本上还是不存在中低频驻波的问题。这说明房间的尺寸比例,尤其是房间的“宽度”在这里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对于如何挑选房间来做听音室使用,实际上有很多科学的方法。比如:“1:1.4:2:1.9黄金尺寸比例法”;“波尔围线法”;等等,以这种方式所挑选出来的房间,其共振频率的分布就会比较均匀和合理一些,驻波的影响相对都是很小的,的确是一种既科学又实用的选房方法。如果有条件,能找到这样尺寸比例的房间当然是最好的。但问题是,一旦我们所挑选的房间尺寸比较不在“黄金尺寸比例法”或“波尔围线法”的范畴之内时,怎么办?——“选宽不选窄”就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则。

    从实际听感上来看,面积相同但比较宽的房间,其中低频驻波的影响就会比较,声音的风格特点也会比较接近大房间的效果。

   选均不选异  “均”是指房间的结构与使用的材料都比较均匀和对称,这是主要是指放置音箱的两侧墙体。“异”自是“均”的反义词了,就是指房间的结构与使用的材料不均匀和不对称。比如:放置音箱的一侧墙为整面的砖灰墙;而另外一侧墙则为一整块的大玻璃窄;或一侧墙为两个实木门;而另外的一个侧墙则为无门的过道或走廊,等等。

    放置音箱的两侧墙体的结构与使用的材料不均匀或不对称时,其吸声系数就会不同,所以,就会使得两侧对于音箱第一次反射音会有着不同的吸音与反射效果,从而会导致音场、定位的严重偏移。

    选闭不选开  “闭”是指有门有窗的、独立的封闭房间。相对“闭”而言,“开”就是指那些开放式的、共享式的、四周有走廊、过道或小厅堂式的房间。
    像现在比较通行的两房两厅或三房两厅(即客厅与餐厅)住宅中的客厅,多是属于开放式结构形式的房间。

    与音箱两侧墙体结构与材料不相同的情况一样,开放式的房间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即音场、定位容易产生严重的偏移现象;同时,由于开放式房间的结构形式,它的实际使用面积应该是与周围相通房间面积的总和,所以,这样就会使得声音的密度感与重量感降低。

    解决的办法是,把通往周围走廊、过道或小厅堂的地方用实木门或铝合金玻璃门窗隔断,使之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房间。

    选多不选少  “多”是指房间内由于日常生活上的需要而摆设的一些家具等物。如书柜、衣柜、低组合柜、旧椅等物。“少”则是相对与“多”而言,即除了四面墙壁与音响器材以外,别无它物。

    在房间没有进行专门的声学设计和处理的情况下,房间内的那些家具等物体,对声音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吸音、反射与扩散作用的。这对于消除或降低驻波有正面影响。反之,四面光滑且平行的墙面,则是驻波产生的温床。

    平时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发烧友比较讲究,会把听音室整理得非常整洁,除了音响器材与沙发以外,其它的东西统统被扫地出门,以求得一个漂亮好声的听音环境。

    还有一些发烧友则相反,他们的生活方式很随意、不拘小节。听音室内物品的摆设非常零碎杂乱,东西物品随拿乱放,毫无规律秩序可言。

    但是两种房间却往往有着截然相反的声音效果。前者明显没有后者房间的声音好听和自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后者较少出现前者房间所存在的驻波问题。

    其实首理很简单。“光滑且平行的墙面是产生驻波的温床”,只要对这些光滑且平行的墙面进行处理了,驻波的影响就会消除或降低。

    有一位发烧友使用的是一台单端A类小功率胆机,推动的是一款4英寸喇叭单元的全音域音箱。我们知道,全音域音箱的低频本来就是其弱项,再加上这款全音域音箱使用的是一个4英寸的喇叭单元,可想而知,低频的延伸与量感自是很有限和稀薄了。然而,当我应约来到这位发烧友家里时,其声音却使我大吃一惊!浑浊的中低频“嗡嗡”声充满在整个房间中。

    我查看了一下房间:长约4m,宽为3m,非常小的一个房间;除了音箱、功放、CD机,以及一个单人沙发以外,别无它物。六面墙都是光秃秃的砖灰墙面。随后,我让他把那些音箱、功放、CD机、电视机,以及其它的一些无用的产品包装箱,无论大小多少,统统拿过来,堆放在音箱后墙的整个墙面上,外面找了一大块旧窗帘布给包上。再来试听,“嗡嗡”声已基本消除。

    选软不选硬  “软”是指房间原始的结构材料是具有吸音性质的物质。如房间的木门、壁柜、吊柜等就是属于“软”调物质的房间。相对来说,大的落地玻璃窗、光滑且平行的墙面、铝合金玻璃门窗等就是属于反射性质的物质,所以叫做“硬”调物质的房间。

    软调物质由于具有吸音的性质,所以,对于消除或降低驻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再配合其它的一些设计和处理,声音的表现上会比较温暖柔和、平衡自然。反之,硬调物质的房间,由于都是具有强反射性质的材料,则会加大驻波的产生的基础和能量,中高频会变得非常尖锐刺耳,高中低频的平衡性被破坏,声音会变得极不耐听。

    1999年仲夏,我去广西南宁市某四星级酒店搞音响展示会。当时我们所租用的一个约150m2左右的房间,除了地板铺的是地毯以外,四面墙包括天花板都是光滑平行的砖灰墙。等到展示用的音响器材摆设完毕,一开声,大家都傻了,高频满天飞且到处乱窜,低频浑浊糊成一团,回响声不绝于耳。

    当时我立即号召所有参展人员把已堆放到临时仓库的产品包装箱全部都拿过来,堆放到音箱两侧墙第一次反射音外,外面再用一块大白布把堆放的包装箱给包起来,以免过分影响视觉形象。把这个工作做完以后再开声,一切OK!高频合宜,低频也清晰富有质感了;不绝于耳的回响声也没有。

    环境处理原则

    阴为吸收 阳为扩散  在此之前所讲述的有关房间的选择和使用上,都是一种被动选择方式。也即是在我们还没有对房间进行二次设计处理以前,根据房间自身的“原始”状况所进行的选择。而现在的“阴为吸收,阳为扩散”等,都是一种主动式设计处理方法,也即,是对房间进行的二次设计和处理。

    这里,“吸”是指一些如落地窗帘、玻璃棉、矿物棉、沙发,唱片柜、书柜、低组合柜等物。“扩”就是指二次余数扩散板。

    我们知道,驻波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没有吸声体的“平面光墙”;二是“平等地墙面”之间。所以,不管是“吸收”还是“扩散”,都是消除或降低房间驻波影响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因为吸音物质的加入,不同程度地达到改变“平面光墙”的效果;而“扩散”物质的加入,又都使得“平行墙面”变得不平行了。所以,为了使听音室的声音平衡和好听,就请一定不要“吝惜”或“保护”那些平面光滑且又平行的墙面。

小重吸大重扩  “小”是指小房间一定要把吸音放在第一位;“大”是指大房间则要把扩散放在优先的位置。

    为什么小房间一定要把吸音放在第一位呢?这是因为房间越小,300Hz以下中低频段的共振频率分布就会更不均匀,所以,中低频驻波的影响就会更加突出和明显。而对于300Hz以下中低频段采用“扩散”的方法就明显不如用“吸收”来得有效。这一点已在本刊上一次的文章中作过介绍,这里不再做赘述。

    为什么大房间一定要把扩散放在优先的位置呢?其实是基于同样的声学道理。大房间由于300Hz以下中低频段驻波的影响会比较小,此时通过“扩散”这一有效的利器,可以让声音变得更加平衡、均匀、自然和悦耳。

    前面我提到的那个拥有30m2听音室的发烧友,虽然在他的听音室已基本上听不到有中低频驻波的影响(这是大房间的先天忧势),但还是能听到由于扩散不佳所造成的中频与中高频驻波影响这一问题。比如,在听人声时,人的齿音就会被过分突出和强调。听小提琴也能明显地感觉到比较尖利。所以说,即使大房间,也不能省略声学设计和处理,虽然它比小房间要好处理得多。

    阴阳平衡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阴阳平衡”这一法则规律来运行的。作为室内声学一部分的家用听音室也自不例外。

    阴阳平衡首先是讲:无论是“吸收”还是“扩散”,一定要大面积的使用。比如说扩散,至少应该在整个天花板上都要使用二次余数扩散板;至于吸收,至少也应该在摆放音箱的两侧墙使用一半左右的吸音物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阴阳平衡其次是说:在用足、用够量的同时,“吸收”与“扩散”之间的使用面积比例要达到一种大致的平衡关系。其实我个人认为,“阴阳平衡”也存在着两种平衡方式,一种是客观平衡方式,它是讲“小重吸大重扩”这一概念;另外一种叫主观平衡方式,它是讲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主观需要,针对性地对“吸收”与“扩散”的比例来进行调整。比如说,想更多的听到音响器材本身的声音原貌,就要减少二次混响的时间,这样必须要加大“吸收”的使用比例和数量。反之,就要加大 “扩散”的使用比例和数量。

    听音室就是高级的音响器材

    最近翻阅了一下十多年前的中文版美国发烧天书“Stereophile”杂志,发现1992年在台湾举办的“Hi-Fi、Hi-End音响大展”上,很多用于音响器材展示的房间内都能看到二次余数扩散板的踪迹。

    自台湾《音响论坛》杂志总编辑刘汉盛先生在1993年第三期《论坛》上发表《自己创造一个理想的聆听室》一文后,台湾更是掀起了一股制造与销售、购买与使用二次余数扩散板以设计处理听音室的热潮,这成为了许多发烧友音响玩味与交流的重要内容。直到今天,二次余数扩散板的产品广告从未在《音响论坛》杂志上间断过。

    再来看看我们这里对于听音环境认识与处理的现况,我个人认为:我们对于音响器材及其搭配方面的认识与驾驭的能力是“与时俱进”的,然而,对于室内声学的认识和理解方面(也就不要谈具体的实施应用了),却还大都停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水平。为什么?主要还是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有关听音室声学的观念与概念。

    我个人平时非常注重和强调“观念与概念”这个问题,因为道理很简单:你连该不该去做某件事情都还没有彻底搞清楚的前提下,那怎么有可能会把这件事情给做好、做到位呢?

    一流的指挥和乐队只能借助于一流的演出场所,才能达到一流的演出效果。两者缺一不可。同样,一流的音响器材与搭配,也只能借助于一流的听音环境,才能会有一流的音响效果。两者也是缺一不可。这就是一个“观念”问题。

    基于此,听音环境与音响器材之间也讲求“搭配”;或者说,听音室其实就是“高级”的音响器材,对于听音环境的投入和投资,实际上就是对音响器材的投入,自然,回报也是很大的。反之,在一个没有经过声学设计和处理的听音环境中,一流的音响器材与搭配,充其量也只能发出二流的音响效果。很可能,音响器材的真正潜质在还没有完全被发挥出来之前,我们已经把它给淘汰掉了。这也是一个“观念”问题。

    只要先树立起了这个“观念”,具体怎样实施那就是一个“概念”问题了,前面的“环境处理原则”对此已讲得很清楚了。

    段先生去我的听音室听过音响音乐以后,他当即也下了一个决定:马上就要购买“夜莺”音箱到位后,他发现:一流的音响器材与搭配并不能保证会发出一流的音响效果。随后他也决定要对他的听音室做一番设计和处理。

    郑女士去我的听音室听过音响音乐以后,她非常爽快地就决定购买ECI-3功放与“夜莺”音箱。至于听音室设计处理一事,她曾先后反复过数次。但终究忍受不了“一流音响器材二流音响效果”这样的一个事实,最后也对她的听音室进行了专业的、又是非常女性化的设计和处理。

    从这些事例当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一个经过声学设计和处理的听音环境中,是好的音响器材,其表现将会变得更加优秀——这也是“夜莺”音箱为什么会受到我周边同事好友如此喜爱的原因所在。同样,发烧友只要是在一个经过声学设计和处理的环境中听过音响音乐以后,或许今后再也不会对听音环境的设计和处理不屑一顾了——否则,一流的音响器材与搭配最多只能发出二流的音响效果。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48#

回复:听音室不全攻略

懂声学设计的人太小了?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49#

回复:听音室不全攻略

大家看完也辛苦了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50#

回复: 听音室不全攻略

家庭听音室声学设计(二)  
家庭听音室虽小,但“五脏俱全”,设计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本系列从实际出发,主要说明听音室的吸声和扩散处理,以简单实用,方便业余使用为主要目标。
   如果有条件拥有一间房间专供听音使用时,你会如何处理呢?首先想到的便是考虑按听音室的声学要求打造一番,而最方便的莫过于从音响媒体查找相关设计方案和资料。然而不能不说,当你看过之后,可能仍会举棋不定。这是因为,这些听音室的打造方案往往过于繁琐,更是免不了“大兴土木”地装饰一番。这样做花费不小,更主要的是,这此方案的设计目标难以捉摸,效果不易预料和掌握。万一不佳,“木已成舟”,回旋的余地很小。即使想返工改造,原设计本身就很模糊,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对于不谙此道的发烧友来说,似乎也是个“说不清,理还乱”的问题。本系列的目的是希望从根本上帮助读者走出这种困境,把听音室的业余设计建筑在可靠的理论基础之上,从而也可为不用仪器的业余调试提供了较为明确方向。
   本篇着重说明,以控制房间混响器为主要目标的简易听音室的吸声计算和处理,力求以最低的成本和最简单的方式来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希望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进行一般意义上的HI-FI聆听的需要。

牵一发而动全身

   混响时间的概念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经典的混响时间(T60)定义是,声源停止发声后,室内声压级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根据这一定义可以从理论上导出混响时间的数字定义:
T60=0.16V/A(秒)
式中,V为房间容积(m3)A为室内总吸声量(m2)。控制室内混响时间提供了依据,即对于给定大小的房间,只要控制室内总吸量,就能自由地控制混响时间。这个重要公式也称为“赛宾公式”,它最初是由赛宾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
   通过对厅堂音质及其混响时间的大量调查和分析,声学家提出了“最佳混响时间”的概念。它告诉我们,要获得良好的音质,房间的混响时间不应过长,但也不是越短越好,而是要适当,这个适当的混响时间范围称为“最佳混响时间”。
   最佳混响时间是声学史上第一个反映房间音质的客观参数。我们平时常说“混响能美化音质”,就是“混响适当”而带来的效果。事实上,房间混响是否适当,不仅仅关系到声音是否动听悦耳,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声音是否真实、自然的程度。许多主观听音评价,如丰满、温暖、清晰、空间感等都与混响是否适当密切相关。因而混响的重要性可以“一言而蔽之”;“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要房间的混响时间得到适当的控制,同时又不存在其它明显的声学缺陷如颤动回声等,那么这个听音室就基本上成功上——这就是下面要介绍的简易听音室声学处理的指导思想。尽管它还不可能与当前声学家用最新设计理论设计的听音室相提并论,但它们最基本的设计思想则是一致的,而就其方法之简单,成本之低而言,无疑十分诱人。如果再结合后文所述的一些新的概念作些改进,也许对大多数发烧友来说,可以别无他求了。

混响何谓适当

   要把混响控制到适当程度,首先要知道适当的混响时间是多少,它又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对此,许多声学家为我们提供了推荐值。图1就是“最佳混响时间”与房间容积/音乐/语言之间的一种关系曲线。实际上,这组曲线并不是“绝对”准确的,应该理解为是与房间容积和声音类别相关的“最佳混响时间”的大致数值,相对于各种实际情况,可能有±10-20%的变动范围。尽管如此,它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两条重要信息。一是使我们对“最佳混响时间”有了一个基本的数量概念。二是提供了“最佳混响时间”的一些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为了进一步理解混响对声音的影响,下面作一些简单的说明。
最后编辑clk 最后编辑于 2007-05-26 18:34:55
CLK发烧信号线!
淘宝: http://shop35466467.taobao.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