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回望勃拉姆斯(第45页有小克莱伯指挥布拉姆斯录影)!! [复制链接]

查看: 68154|回复: 524
11#

mzt 在 2007-4-3 11:07:44 发表的内容

个人感觉; beethoven的作品体现的情绪比勃拉姆斯和马勒要单纯一些,在beethoven的作品中很少能感觉到犹豫、彷徨、悲伤甚至绝望,而这些感觉又是当代人最熟悉的,这也是这个“郁闷”的时期有这莫多勃拉姆斯和马勒的喜爱者的原因。


mzt兄说的好。
TOP
12#

这两首中提琴奏鸣曲,婉约曲折优美,哀而不伤,特别是第二首奏鸣曲,旋律还是不错。中提琴优美的音色在这里得到了极好的表达。很少有作曲家为中提琴写奏鸣曲的。
[upload=jpg]Upload/2007441141439077.jpg[/upload]
TOP
13#


这两首大提琴奏鸣曲。比较灰暗晦涩。尤其是第一首E调奏鸣曲,op38。从开篇之处到最后,大提琴始终在低音区徘徊,漫长的哀歌极尽悲伤,唯有钢琴柔弱的亮音还能疏解心头的一些抑郁。F调奏鸣曲Op.99,勃拉姆斯将大提琴的音色往上拉了一些,节奏也快一些激烈一些,有些激昂,大大提琴和钢琴之间有热烈的交互演奏,而不像第一首奏鸣曲,钢琴似乎作为疏解心头的悲观而存在。

总之,这两首大提琴奏鸣曲,还是较悲观深沉,特别是第一首。[upload=jpg]Upload/200744112498793.jpg[/upload]
TOP
14#

mzt 在 2007-4-3 12:41:11 发表的内容

谢谢李老师的表扬!
期待您的高论。


勃拉姆斯我还刚入门,哪里有高论啊。
TOP
15#

不得了,水兄来了。我要好好听听。
TOP
16#

shinelb 在 2007-4-3 19:07:18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7431971594730.jpg[/upload]


正在听这枚五重奏。感觉是一次从哀怨到哀怨的旅行,从忧伤到忧伤的漫步。在旅行和漫步之间拾取温柔。

开场时惆怅的主题开始,就为这首曲子铺上一个忧伤的调子。接着Brams爆发出了热烈的灿烂的情怀,如在梦境中拾取温柔和甜蜜。前两个乐章真是庞大而复杂,音色变化多彩,单簧管与弦乐之间有很好的交织。我感觉其中一些主题在欧洲电影中似曾相识。乐曲在最后乐章时又重回第一乐章忧伤的主题。却让一切沉浸在朦胧中。
TOP
17#

这两首中提琴奏鸣曲听感上,好于大提琴奏鸣曲,大奏我现在听来实在调子太低,总让人在低音区游走,非常悲观。中提琴的音色悱恻明媚不尖锐,而且中奏的旋律感也很好。绝对值的一听。
TOP
18#

另外,以前一直对勃拉姆斯第二、三交响曲没感觉。但是听了这枚以后,觉得还是很好的。切利同志指挥勃拉姆斯看来是入味的。[upload=jpg]Upload/20074914461532222.jpg[/upload]
TOP
19#

shinelb兄过奖了。我书看的很少的。

单簧管的音色我不是很喜欢,关山月兄很喜欢。管乐中我比较喜欢木笛。但是单簧管有多层次的音调变化,能够与弦乐交融在一起,必要时还能显在弦乐之上。这对独奏管乐来说不是很容易的。

单簧管五重奏中,我觉得最后一个乐章开篇时,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单簧管轮流引领的那段,美的让人心碎啊。小提琴、中提琴高贵而温婉的音色,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使最后乐章在重回现实痛苦之前,成为朦胧而带有寒意的阑珊之境。
TOP
20#

这两首单簧管(中提琴)奏鸣曲,是Brams的最后两首奏鸣曲,作于1894年,以后他就告别器乐曲了。他为什么写单簧管,可能与他的好友,一个单簧管首席——Muhlfeld有关。我书上看来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