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最喜欢的是第四乐章,这是一个个人认为在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中国乐章之一。一个漫长的足足6分多钟低声部弦乐群衬托着木管,来描写群峰尽壁白雪皑、春风不渡人踪绝的肃杀场面。在描绘风雪时,作者借鉴了印象派的手法,使音乐十分生动形象。这里没有激烈的战斗,但音乐成功的让我感到了不寒而栗。最后弦乐渐强,并逐步转到铜管乐器上。只这一个乐章的音乐性和艺术性, 就在黄河钢协和梁祝之上了。乐章最后小提琴凄惨的音色和孤独的木管,如泣如诉。
最后一个乐章当然是胜利的场面,一切结束了,成功了,高兴了,辉煌了。音乐也是这样子的。里面用了“高楼大厦平地起”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