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巴赫《大无》 [复制链接]

查看: 24237|回复: 102
21#

ctx111 在 2007-3-25 10:50:41 发表的内容
shinelb 在 2007-3-25 4:05:29 发表的内容
ctx111兄:金色电台头版不便宜啊!!

是有点贵。连我的朋友都认为是否傻了?但我认为值得拥有。我收藏的LP很多都是便宜的翻版,但对特别喜欢的,可能的话我都设法找头版。


我认为这样是对的,向你学习。
TOP
22#

[upload=jpg]Upload/20073251626919939.jpg[/upload]

5.PHILIPS 442293-2  詹德隆的版本

在法国四骑士里,相比富尼埃,我更喜欢詹德隆。“毛利斯·詹德隆(1920--1990 ),法国大提琴家、指挥家。1920年12月26日出生于法国尼斯,1990年8月20 日在法国逝世。詹德隆在尼斯与巴黎音乐学院接受音乐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独奏家身份在欧美旅行演出, 获得广泛好评。1945年首度在伦敦演出普罗科菲耶夫大提琴协奏曲。詹德隆经常在法国和德国举办大师班。1970 年任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教授。1971年到1972年担任伯恩茅斯交响乐团助理指挥。1984年到上海讲学和演出。是中国人的好朋友,象托特里埃一样,同样值得尊敬。”詹德隆的大无同样很优雅,轻灵,流畅自如,细节丰富。但相比富尼埃要朴素。整体布局也比较均衡,属于比较扎实耐听的类型。总的来说,詹德隆水准属于一流高手之列。但也有人说他的大无内涵不够深刻,见仁见智了。他在菲利普的一系列录音都相当出色。
TOP
23#

不客气,今天继续。
TOP
24#

好!下面就写富尼埃。
TOP
25#

[upload=jpg]Upload/20073265325597125.jpg[/upload]

7.SONY S2K 63203  马友友的版本

和许多人看法不同,马友友的版本是我很喜欢的。“马友友出生于巴黎,4岁开始由父亲启蒙学习大提琴,之后便投入提琴大师琼斯-舒尔兹(Janos Scholz)门下;1962年进入茱莉亚音乐院受教于罗斯教授(Leonard Rose);1978年即获颁享誉全球的艾维-费雪奖(Avery Fisher Prize),并毕业于哈佛大学;1991年由哈佛大学授予其荣誉博士学位。”客观地说:中国爱乐人总喜欢以马友友来作为一种中国人的骄傲,但准确来说,他并非拥有中国国籍。但是,马友友拥有东方人的特质:我们可以时刻在马友友的音乐中感觉到来自古朴东方传统气质——优雅,含蓄,儒雅,却不失幽默风趣。马友友的大无我认为是非常优秀的,尽管缺乏一点力度。他的演绎非常流畅,谦虚笃实,温厚和善,浪漫优雅而不过分。他的第一组曲特别出色,富于想象力和生命活力。生于法国,长于美国,又具有谦虚深沉的中国血统,使马友友擅长发挥对不同文化的敏感触觉。但是,对于他涉足爵士音乐,电影音乐,民族音乐,舞蹈音乐等领域。我认为是不大成功的。马友友主要用三把琴:第一把是由富尼埃借来使用多年的Goffriller琴,制作于1772年;第二把是Montagnana琴;第三把,是杜普蕾的Strad琴,制作于1712年。他说最喜欢Strad琴:“Strad琴是我所用的乐器当中反应最迅速的。任何加诸该乐器上的指力所反射出来的音色都是那么的美丽,甚至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美丽。”马友友50岁了,他的水平比王健要高。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26#

好的。明天我继续写。
TOP
27#

[upload=jpg]Upload/20073261994036277.jpg[/upload]

8.DG 474 641-2GB6  麦斯基的版本

麦斯基的版本是我很不喜欢的。“大提琴家麦斯基是当今除罗斯特罗波维奇和马友友之外比较富盛誉的演奏大师之一,他1948年1月10日出生于出生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在里加音乐院与列宁格勒音乐院接受音乐教育,17岁赢得全苏联大提琴大赛,一年后夺得国际柴科夫斯基大赛大提琴组首奖,并保送到莫斯科音乐院师事罗斯特罗波维奇。麦斯基在1972年投靠居住在以色列的姊姊,1973年获得佛罗伦斯国际卡萨多大提琴大赛首奖,不久就在史坦堡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下,第一次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音乐会后,一位匿名仰慕者当下赠送麦斯基一把十八世纪“蒙塔格那那”名琴。麦斯基至今仍然使用这把大提琴。麦斯基在1974年跟随皮亚季格尔斯基学习几个月,成为大师的关门弟子。史上只有麦斯基得以同时向罗斯特罗波维奇与皮亚季格尔斯基两位大师学习。”他的大无突出亮丽的效果,琴音富有变化。大提琴声非常甜腻,节奏奇特,强弱明暗变化令人很不适应。他擅用音程转折跳动时引发的感情变化来营造音乐,表面上确实有故意造作,滥情感伤的倾向。令人很不习惯。他比马友友差远了。
TOP
28#

是要留到后面,但我认为他不是最好的。我慢慢写。
TOP
29#

很难选择,随便一个吧,不过水星版要便宜。
TOP
30#

是两次不同的录音,水星版录于60年代,而RCA版录于90年代。非常出色的两个录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