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Classic Records老板Michael Hob... [复制链接]

查看: 42344|回复: 322
21#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提到“analog devices”,众多音响发烧友会知道ad,而不是adi。当然,这是习惯问题。谢谢指出,但是我不会改。
TOP
22#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http://www.prismsound.com/music_ ... news.php?story=0063

http://www.prismsound.com/music_recording/studio_news.php?story=0021

随便帖一个。。
最后编辑tallicaboy 最后编辑于 2007-06-05 14:30:28
TOP
23#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原帖由 felixcat 于 2007-6-5 14:23:00 发表
原帖由 tallicaboy 于 2007-6-5 14:18:00 发表
这是当然的。所有顶级厂家的96khz adc都能做到130db的snr,而192khz的大多只能做到120db左右,


暂先不考证您这个数据对不对。现在先假设数......



对,但这只是目前设备的原因,但这并不能表明192比96差,差的只是设备。事实上,120db的snr在众多应用场合完全够用,而高采样带来的性能提升是不能忽略的。

磁带代替留声机不是一夜之间吧?数字代替模拟不是一夜之间吧?192代替96难道需要一夜之间吗?凡事都有个过程。

您的想法对我来说有点好笑,如果192噪声大就不用它了吗?那么以后就一直固守44.1,48或者96了吗?那些大公司就不需要开发新的芯片和设备了吗?
最后编辑tallicaboy 最后编辑于 2007-06-05 14:39:13
TOP
24#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阿贝路录音室设备设计师Dan Lavry谈数码技术)

这没办法叫人不引申,你在这几页所列举的文章都是一面之言,显然的,这些观点可以找大大批量的反面观点,而且不是我说的。那些资料里面有。所以我有理由怀疑你的动机。

你的帖子题目叫做“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
显然的,这个汇集是在为你的观点服务,而不是列举出各方观点让大家一起来看。我在前面贴出了几个新闻或者资料引的地址,你对此作何评论?比如abbey road studio的人也选择了192的adc设备?
那么,既然你的原意就是192没必要用在录音上,显然你所列举的这些资料都是在为你的观点服务喽。。。
既然这样请改一下标题或者干脆从开一贴叫做:”felxicat观点依据合辑“ 严谨的来讲,你支持一个观点,不光需要认同支持这个观点的理论和一系列相关依据,还需要严谨的否认于此观点相左的东西。那么能否找来一些支持192的文章并加以否定呢?难道找不到?就这些厂家的client list来看,它是拥有很多支持者的。而这些支持者一定也会在其他的场合发表相关言论。我自认懒惰且不善于搜索,不愿意去找。能否请勤劳的felxicat大侠来找一下并且连带批判一下呢?他们即使说得不对,在录音界页都算是名人啦。。很符合这个帖子的标题嘛!
最后编辑tallicaboy 最后编辑于 2007-06-05 15:41:25
TOP
25#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CC混音工程师Steve Hoffman教你如何调LP)

原帖由 felixcat 于 2007-6-12 12:40:00 发表
Steve Hoffman建议用CD来检验LP系统是否调校准确

经常看到有这样的说法:有的网友在描述某一款CD或者SACD之类的制作很好,会说“和黑胶很接近”或者“很有黑胶味”......



这个我很赞同,cd的dac和adc过程是远比lp的拾取和压制过程更加“线性”。这个是一定的。lp由于riaa的关系,fm过程会使个个频段的波形等等发生畸变。用捅样版本的cd来调整lp的一种很方便的方法。很不幸。。早期decca或者emi厂家的riaa曲线已经差不到了?

不同厂家的riaa曲线各有不同,但是一套系统回放的riaa最多就那么两个。。这个还是比较麻烦的。。。
TOP
26#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EMI制作人Geoff Emerick谈录音经验)

家里一大堆当年的各种摇滚磁带。。这么一说。。。赶紧去倒带。(恐怕有4,5年没动过了)
TOP
27#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回放的最终动态是跟唱头有关的。并且也有新的压片技术出现。暂且不讨论是不是象数字一样能够达到100%的复制和听到的和录音是一样的声音。。clearaudio的唱头和自家唱片早就把110db这个指标甩在身后了(实测,你可以去e-mail要图片)。另外呢,比较这个真的很没意义。因为当年的老录音放到cd上也不会有很高的动态,有也是做出来的,这又说什么“声音和录音是100%的相同呢?
TOP
28#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某年某期的一本台湾杂志上有的,测试的图形图片都有。我就是因为找不到才建议你去信问,否则我就贴上来了。clearaudio网站正在改版,以前英文版的东西全都没了。。
最后编辑tallicaboy 最后编辑于 2007-08-11 14:24:33
TOP
29#

回复: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按照你的意思,数字设备就没有thd了?


http://www.analog.com/UploadedFiles/Data_Sheets/AD1853.pdf
单单一个芯片thd也还是不小的。加上周遭的电路问题就更大啦。。
最后编辑tallicaboy 最后编辑于 2007-08-12 12:18:45
TOP
30#

回复: 名人谈唱片录音资料汇集(最新:David Mellor谈模拟录音与数码录音)

原帖由 felixcat 于 2007-8-11 16:01:00 发表
英文版没有,德文版也行。刚才已经去下了Clearaudio网页上的几个pdf,里面有一个(http://www.clearaudio.de/download/tonabnehmer/testbericht_gold_stradi_titan_hifirecords.pdf)有测试数据,但是仍然没有告诉我们读取的失真度啊,我们从图中只知道唱针读取了一个信号;其次,似乎是Clearaudio拿一段300Hz的信号来测的,从图中可以看见在600、900、1200、1500等等Hz处(也就是300Hz的整数倍)也有振幅,这是谐波失真吧?(仅仅是猜测,因原图比较模糊看不清旁边的小字说明。)


那个小字我也看不清,紫色的标注是 80miu +3db,第二行绿色的字的tonearm xxxxxx,第三行是xxxxx -97db。



你从哪里看出来人家用的300hz一个单频来测的?讲讲理由好吗?我看不出来。。另外你既然说德语也可以,你看明白人家写的啥了吗?能翻过来讲讲吗?

具体文章见此期《音响论坛》
最后编辑tallicaboy 最后编辑于 2007-08-12 12:47:5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