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617181920212223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唱片版次PK个案及有限总结(卡拉扬70年代版柴六) [复制链接]

查看: 128131|回复: 577
201#

回复: 唱片版次PK个案及有限总结(辛诺波里的曼侬)





TOP
202#

回复:唱片版次PK个案及有限总结(福特51年贝九)

今天,再次听了福特的这款贝九。

老版声音比较柔和,或许可以说是层次要更细腻一些。听起来比较顺耳。第四乐章,人声的情况也是如此。
新版乐队上下延伸情况很好,只是高频还是相对硬一些,但是在接受范围之内。令我想不到的是,第四乐章的人声,不论独唱还是合唱,都是很不错的,听起来比老版更有感染力,也有一定质感,失真度与老版相比,没有增加,只是属于另一种感觉。
除了乐队的一些独奏不那么理想,新版表现都很好。尤其是感染力,比老版强多了。


我不知道是否与我的器材有关系。
我不觉得新版哪怕是单声道有很多损坏。
我不知道那些对新版emi有不好看法的朋友所有的器材中是否有diy的部件包括信号和喇叭线?如果有,我建议都换掉再来听,或许会有不同感受。
接下来,或许要提到解析力问题了。
这个问题就复杂了。
TOP
203#

回复:唱片版次PK个案及有限总结(福特51年贝九)

经过多次在不同系统中的试听,我对diy器材对信号的破坏和歪曲深有体会。
系统中有diy部件系统,恐怕不适合比较班次。
TOP
204#

回复:唱片版次PK个案及有限总结(福特51年贝九)

我听的这张是瑞士产的老伟大录音,不知道整套中的那张老参考如何?
我想的是,同一时代的产品,相差不会很多。
或者,整套里的就是这张?
TOP
205#

回复: 唱片版次PK个案及有限总结(福特51年贝九)

原帖由 scfan 于 2008-6-11 23:11:00 发表
为啥俺的听感和两位大哥差这么多?最近正好有朋友借了一套老版给我,如果说老版的声音细腻、细节丰富、质感鲜活,那么新版就闷而枯燥、细节全无,唯一新版占优的地方是低频量感很足,听起来比较“摇滚”

老版:白......


这么说来,可能是器材上的差异了。
我听新版,不如老板那么软,但是也不干硬,尤其是第四乐章,简直很好。细节不是全无,而是不少阿。
TOP
206#

回复:唱片版次PK个案及有限总结(福特51年贝九)

还有,比如第一乐章里的定音鼓,老板发闷,新版比较扎实。
第一乐章,弦乐老版很柔软,细腻,新版略微偏硬,但是在合理范围。
场外杂音 ,老版比较模糊,新版比较突出。
TOP
207#

回复:唱片版次PK个案及有限总结(福特51年贝九)

顺便再说一下前段时间热炒的Orfeo真现场版贝九,一句话,听过以后才能体会李格当年的良苦用心啊。。。


这张如何?麻烦简述一下?
TOP
208#

回复: 唱片版次PK个案及有限总结(福特51年贝九)

原帖由 scfan 于 2008-6-11 23:23:00 发表
我这儿整套的里面都是参考的,不过据我听过一些老伟大录音和老参考对比,基本一样,其实封面设计也一样,只是文字一个叫伟大录音一个叫参考而已,和新的伟大录音完全两码事

虽然无法从理论上很好解释,但实际就有......



其实,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声音特点的方向是很接近的,至于感觉上的差异,可能就是两套系统体对这种差异的不同程度地反映了。
高音亮、声音偏硬的系统可能对新版的这种特点会更加突出,从而难于接受。
偏软的系统,可能情况好些。
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TOP
209#

回复: 唱片版次PK个案及有限总结(福特51年贝九)

原帖由 scfan 于 2008-6-11 23:25:00 发表
俺和兄的听感完全是反过来的,是否盒子里装错片子啦哈哈



这就有一点怪了。
场外杂音老板几乎听不见,新版很突出。。。。
定音鼓,也是阿,新版很扎实,当然不能和立体声相比了。
TOP
210#

回复:唱片版次PK个案及有限总结(福特51年贝九)

我也是认为老版可听性较高,74分45秒内,绝无冷场

---------------------

这个“老版”就太多了。你这张日本版很可能是2088风格的,可能接近新版的效果。
此外,还有日本的假立体声版,就是没有买到。
可能各个“老版”之间差异也不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