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超值的贝多芬作品收藏※ [复制链接]

查看: 14489|回复: 61
1#
       (大概几年前,我曾经发过一个主题类似的帖子,而今年3月恰逢贝多芬逝世180周年,《视听前线》杂志社约我写一篇专题,谈谈贝多芬作品的版本问题,我就把这些旧文字翻出来,在此基础上重新改写了一番,更新了内容,使其更丰富,更客观。现在很多发烧友都喜欢追求老版和高价版,作为收藏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只注重音乐的话则大可不必,我想今天重谈这些话题也是有实际意义的,并以此文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另本文已刊载于《视听前线》2007年第3期,谢绝其它媒体转载。)

    今年是贝多芬逝世180周年,新年伊始至今我就系统的重听了一遍乐圣几乎所有的作品,感受颇多。进入古典之门,恐怕没有人能避开贝多芬,相当一部分人的古典之路都是从贝多芬开始的,贝多芬作品的版本也可能是最多的,经济条件允许又想图省事的人不妨买一套DG公司1997年出版的《贝多芬作品全集》,这套由20卷87张CD组成的全集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代表了DG公司艺术大师们的最高成就。但对于大部分爱乐者来说,买全集既无必要又浪费钱,发烧的基本原则应该是超值,买唱片在坚持艺术第一、演绎第一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经济负担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有相当一部分廉价版仍然代表了贝多芬演绎的最高水平,如何在这些版本中选择对很多爱乐者来更具有实用价值,事实上这些版本大多数都曾经以正价发行过,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多年听乐的经验告诉我,大师之间往往更多的只是风格上的不同,而非艺术上的高下。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73614585870085.jpg[/upload]

《贝多芬弦乐三重奏》/帕尔曼/朱克曼/哈雷尔
贝多芬的弦乐三重奏虽然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但都是非常美丽的音乐。三位大师彼此之间既能融为一体,又发挥出了各自的音乐个性,表现的无可挑剔,达到了演奏室内乐的理想境界。帕尔曼的带头作用表现的恰如其分,那把斯特拉迪瓦里琴的音色美仑美奂,海阔天空般的舒展,朱克曼的表现也绝对一流,瓜纳利琴音晶莹华丽,熠熠生辉,功力比起帕尔曼有过之而无不及,哈雷尔的大提琴声情俱美,节奏脉搏浑然天成。这三人无论在修养、技巧、艺术功力方面都势均力敌,是一个很理想的搭配,三位高手过招,真正擦出了火花,在五首弦乐三重奏中,你随处可以感受到他们在乐句之间一起互相追逐、嬉戏,需要的时候又一起呼吸的高度合作,音乐和技巧性皆臻完美。
TOP
3#

沙发!!!!!!!!!!!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7361514062610.jpg[/upload]

贝多芬歌剧《费德里奥》/弗里乔伊指挥巴伐利亚歌剧院乐团和合唱团
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仅凭这一点就值得聆听,它也许缺乏剧院的气氛,但贝多芬在此却将自己一贯坚持的理念通过音乐戏剧表现了出来。克莱姆佩勒版虽然名气颇大,但总给人一种过冷和精打细算的感觉,而伯恩斯坦版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综合评价下来还是弗里乔伊得分最高,且又是廉价小双张。这位早逝的匈牙利指挥家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公认,他的指挥间具霸气和沉稳,在戏剧性和灵感深度之间取得了最佳平衡,一切都在严谨的布局下展开,既容许了温柔情感的滥觞,又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度和形态美。演唱阵容空前强大,丽莎内克、菲舍尔迪斯考、舍费尔德等虽然不是众多版本中最杰出的,但他们在咬字和声质混合方面与乐队的声线有浑然天成的结合,这是充满人性的暖意和慈悲之心的演出。
TOP
5#

zephalus 在 2007-3-6 15:15:10 发表的内容
十分喜欢Chopin兄平和、大气的态度,在版本比较时这点尤为突出。


多谢夸奖,再接再厉,哈哈。
TOP
6#

chopin兄的帖子是要顶的!
明天去视听前线找张戈给你多要些稿费去:)

[upload=jpg]Upload/2007361724572398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361726467551.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3617264464755.jpg[/upload]
TOP
7#

公牛 在 2007-3-6 17:26:52 发表的内容
chopin兄的帖子是要顶的!
明天去视听前线找张戈给你多要些稿费去:)

[upload=jpg]Upload/2007361724572398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361726467551.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3617264464755.jpg[/upload]


哈哈,多谢公牛兄,帮我多要点,我现在失业啊。
TOP
8#

[upload=jpg]Upload/20073614553663662.jpg[/upload]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富尼尔大提琴/肯普夫钢琴
这是1965年2月富尼尔和肯普夫在巴黎开音乐会的实况录音,两位大师再次带给我们这样真情的演绎。也许富尼尔和古尔达合作的版本更加朝气勃发,但这第二次和肯普夫的演出中,富尼尔的优美雅致和肯普夫的稳健持重相互融合,充满新意。两人心意相通,侃侃而谈,配合水乳交融,天衣无缝。那种热情洋溢、一览无余的演奏正是现场与观众交流情感的体现。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烈性”相比,富尼尔绝对是堪称“古典”的浪漫大师,那充满抒情意味的大提琴音色,足以赢尽所有人的心,相比于里赫特那巨人相扑式的钢琴演奏,肯普夫合作室内乐的功夫就更为到家了,他提供的那种无处不在的暖意,毋需激情或煽情,足以使听众浑然忘我。那完全“人声化”的琴音充分展示了两位大师的气度,直闯贝多芬的内心深处。让人兴奋的还有录音,那种暖暖的色调如果用英国小书架箱听,会甜死人的。
TOP
9#

[upload=jpg]Upload/20073614581872485.jpg[/upload]

《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贝尔格四重奏组
我想即使把所有唱片公司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版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贝尔格四重奏组也有足够的实力与其一较之短长。也许意大利四重奏组的演绎更华丽奔放,但那种融合美丽的音色可能更适合于早、中期的四重奏,而贝尔格四重奏组似乎更注重精神内涵,他们的演奏简洁圆熟,极具深度,表现上也很富于哲学意味,分句考究,逻辑纹理清晰,音色变化多而又自然,表情极丰富,多年的默契使他们的配合得心应手,既发挥了不同弦乐器的各自特性,却又能融为一体,其演奏技巧之高是举世公认的,特别是在演奏高难度的后期四重奏时,那种无时无刻不在的英雄迟暮感,那种坦诚动人而又深具智慧的表现,非常契合贝多芬晚年的深刻情怀,令人叹服。相比于传统老派的阿马迪乌斯组和比较现代的爱默森等组合,贝尔格四重奏组更具有一种承上启下的意味,听起来特别有感觉。
TOP
10#

CHOPIN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朱克曼/巴伦伯伊姆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这张里米尔斯坦的演绎如何?《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贝尔格四重奏组是几张碟?谢谢!
最后编辑Tinti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