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不再 [复制链接]

查看: 13411|回复: 46
11#

姜断弦88 在 2007-2-14 0:20:01 发表的内容
csdam 在 2007-2-13 12:49:47 发表的内容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KINERGETICS RESEARCH 这CD机在18年前玩過!當时賣12000港币!不值一堤的東東..........輸了给Sony 557ESD一大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呵呵!!!老兄的耳朵与常人不同.我就用的KINERGETICS RESEARCH T40.声音非常出色,开扬大气.但一根好电源线必不可少.Sony 557ESD没什么比头纯属垃圾DD.我与许多两W元以上的CD比过.英国之宝588.艺雅CD7,柏林之声969比过.各有胜负.K机在声音的精细度上略输一点,但在大场面的营造和控制上远远胜出,这也是我至今不愿换机的原因.另当年KINERGETICS RESEARCH T40的价是在2W左右,不是你说的12000.与麦景图的7007.怀念CD6一个档.
[upload=jpg]Upload/2007214043493325.jpg[/upload]

同感呀
TOP
12#

姜断弦88 在 2007-2-14 17:26:40 发表的内容
csdam兄说得真奇怪,怎么你说的就是事实我说的就是雄辩.要打擂随时欢迎.我在四川.索尼机我听过不下3,4款包括557ESD,对我来说纯属垃圾声,唱歌没中气,打鼓没力气.与K机比低频.就连怀念6.麦景图7007都输上一截.说实话我真的有点怀疑你听过K机没有.或者是在什么状况下听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哦,我真是不知道你在四川,而且557ESD超过18公斤重……如果机缘巧合,如果我们的客人有K机,可以再做一次有听证的试听报告的。

有时玩音响是很主观的,主观愿望和客观事实是很难相容的,但愿姜兄玩机玩得开心就是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13#

在四川山区地方,用心把玩调较器材。玩得真情。心中佩服。其实玩音响开心就好.自己心有尺和标准去量测比较就可以了。始终音响是自己花钱买回.照个人口味去把玩喜欢就行了。
cadam张兄;新年大吉!兄80年代香港音响圈中亦略有名气.但论真正玩hien兄还未算是高手中高手。当年老马.师付余.臂王殷.箫王德.教父高.怡富林皮具李等前辈高人玩的器材价格顶级。张兄也算从事过hifi行业亦了解比我们一些早和多。但可惜兄在hifi真正发展的90年代黃金时期离开了这个圜子。可以讲已经脱节了一般时间了。期间发生许多事物兄也不清楚。
每个品牌都有其优胜一面.沒可能一沒是处的。一般测评是先同价带比较全频表现才定。但玩音响极其主观。有时自己花了钱声音调较菩欢就好了。不必太在意个姓喜好了。
不然小弟到此刻会花数万元定器材.保留数套不同音色器材去比较试听了。有冲撞请谅!
有时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体会。共同提高鉴赏水平才是有意义和开心的
最后编辑audioland
TOP
14#

audioland 在 2007-2-15 0:44:20 发表的内容
在四川山区地方,用心把玩调较器材。玩得真情。心中佩服。其实玩音响开心就好.自己心有尺和标准去量测比较就可以了。始终音响是自己花钱买回.照个人口味去把玩喜欢就行了。
cadam张兄;新年大吉!兄80年代香港音响圈中亦略有名气.但论真正玩hien兄还未算是高手中高手。当年老马.师付余.臂王殷.箫王德.教父高.怡富林皮具李等前辈高人玩的器材价格顶级。张兄也算从事过hifi行业亦了解比我们一些早和多。但可惜兄在hifi真正发展的90年代黃金时期离开了这个圜子。可以讲已经脱节了一般时间了。期间发生许多事物兄也不清楚。
每个品牌都有其优胜一面.沒可能一沒是处的。一般测评是先同价带比较全频表现才定。但玩音响极其主观。有时自己花了钱声音调较菩欢就好了。不必太在意个姓喜好了。
不然小弟到此刻会花数万元定器材.保留数套不同音色器材去比较试听了。有冲撞请谅!
有时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体会。共同提高鉴赏水平才是有意义和开心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audioland兄,先祝猪年行运,心想事成,猪笼入水!
有几点你可能误会了,

(1)我在上世纪是未做过Hi Fi 行业的。

(2)我在8,90年代的音响杂志上发稿,稿费每个字只有6毛钱,根本不够养妻活儿。audioland兄所列举的多位高人,他们都是在音响发高烧的富翁,他们的正职也不是在音响事业,当时在香港搞音响可赚钱的,只是代理一些品牌,做买卖生意。

音响杂志上充满JS的鳝稿……小弟后来掷笔而去,亦是基于这个原因!

(3)我重申一下,我根本不是Hi End中的什么高人……机缘巧合之下,由于我系读电机出身的,年少时是热衷于玩DIY音响,后来有个朋友搞了间非常出名的Hi End 二手音响店,我只是当副业和兴趣帮忙调教和修理一些名机而已。

(4)我只相信科学,科学是讲求一定的量化数据,Hi End音响器材不单止讲求科技指标,更多因素捆绑在一起……例如:商业炒作吹嘘,品牌效应,小批量的生产品质容易优化控制,市场供求原因,购买者的主观愿望……

题外话:
由于当时香港非常容易赚钱,遍地黄金,发烧友一掷万金买心仪器材把玩的,比比皆是。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名机,名线材,名配件……都是把香港当第一市场,老外自己都未见过的东东香港已经有人把玩了!


其实想评价一件历史器材,亦非难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其在二手市场的叫价。

当今中国开始富裕,在香港做二手音响买卖的大比重是把器材卖到国内。由于香港的居住条件和国内差异太大,之前有些器材的价值是被扭曲的……二手价一下子亦就提升了不少。当年名噪一时的Hi End牌子现今根本敌不过中档的中国出口器材,有些更沦为下价的AV配件。

老外搞Hi End器材的几道板斧除了数码技术和芯片仍然领先和抓着不放,其它的都没有进步,在低成本的制作之下,新不如旧的产品多如牛毛!有时觉得在中国发烧友中的暴发户付出天价,追求最新的Hi End产品……真有些不胜唏嘘哦。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15#

Audioland兄讲得好,玩机听歌系好主观的,如果真系做到客观,就系高人了。姜兄可知有耳朵的发烧友真系有几个呢?

如果发烧友没有什么机电知识,不会用科学态度去分析名机,也应该知道“一代名器”和“经典名器”的区别吧。

柏林之声系靓机系人都知,靓机不论CD解码功放喇叭,都有一个特点,如果线材差D,或者环境差D,就出衰声,这是肯定的。

至于中低级的器材,就算配上靓线靓环境,要么提升也不大,因为根本很多东西都出不到;要么暴露更多的失真缺陷。

其实柏林之声已经已经赢了K机。单论柏林之声采用的飞利浦Pro系列光头,出来的信息量已经不是K机之流可比的。论光头质素,根本系6000CC的V12和1600CC的L4在比试。

再讲讲“一代名器”,就真系只有一代的,一代之后工厂就关门大吉,可能还拖欠不少薪水。如果手头上有“一代名器”的发烧友,尽早脱手吧。

玩二手机我都玩得吾少,换机比换衣服还多,我系信牌子的,出到声就收货了,通常试听根本不超过两分钟。如果信耳朵,系骗自己和骗别人的。
最后编辑MTU
TOP
16#

audioland兄说得对,其实音响器材的靓声很多时候是靠调效出来的,好的搭配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如果音响搭配就象A+B=C那么简单,那只要有钱买好器材凑在一块就行.就象朋友的柏林之声与我的K机在我的听音室里比占不了多少便宜一样.任何器材都必须要有适合它发挥的搭配环境,我知道柏林之声与K机在我的听音室里比试,对柏林是不公平的,因为我所有的调试包括线,订,垫,镇.听音环境,电源都是根据我的器材来进行的,柏林赢不了K机也就不奇怪了.但这并不说明K机就比柏林更好.
  所以我对打擂并不迷信,器材是各有特点的,所以考验发烧友的并不是有没有钱买高档次器材,而是能不能发挥出器材的潜力和长处.那种仅凭一两次对比试听就下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也是说不服人的.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最喜欢搞AB试听的其实是JS.
TOP
17#

[upload=jpg]Upload/200721423164461248.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2142317860179.jpg[/upload]
玩的是二手.
TOP
18#

KINERGETICS RESEARCH 当年也是在发烧天书上频繁露脸的东东,我有一台KINERGETICS RESEARCH KBA-75后级.功放输出无继电器保护.开关机时总有一声冲击.很不爽,不过声音以声论价还可以就是了.
打开看过,很像DIY自作的东东,散热器是散热片向下安装的,通过前面板的一只风扇吹风再经管道吹入倒置的散热片散热.别有巧思.
由于功放输出无继电器保护.又用了多年,在烧了我一只喇叭之后己打入冷宫了![upload=jpg]Upload/200721522282078382.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21522285951045.jpg[/upload]
TOP
19#

当初在麦景图7007,马兰士15,怀念6,K机T40这几款CD机中选中了T40,就是喜欢那种开扬大气,健康阳光的声音,但T40并非那种特别随和的机子,因为电平输出教高,能量感十足,如果调效不当很容易出现刺耳不耐听.根据个人几年的调效经验,要玩好K机,调效时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1.电源部分.2.在减少震动上要下功夫.3.房间注意,最好是软调.
  去年年底的时候,朋友拿了一台柏林之声969CD机来我家比试,在声音的细致度,自然度,高频的延伸及水份上,969胜出一筹,但T40并不是输得一塌糊涂,在大场面的控制上,速度及动态起伏上T40明显更有优势,节奏也更鲜明些.当然从整体上来说969表现更出色一些,毕竟是四万多的机器.不过想想两者之间的差价,我也就打消了原先准备换机的念头.
最后编辑姜断弦88
TOP
20#

姜断弦88 在 2007-2-14 23:22:57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721423164461248.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2142317860179.jpg[/upload]
玩的是二手.
  


如果把CD机放到酒杯上,再加波子,上面再压水袋,这叫做“发挥出器材的潜力和长处”,那真是很搞笑的创意。

加上波子听波子声,加上酒杯听酒杯声,其实你听到的声音是渲染声。
加上水袋不是听水袋声,而是怕机子被电源线拖到摔在地下。

其实根本就系CD机高频不够通透,散,无细节表现,系垃圾CD机浪费时间的玩法。不知道是玩家的耳朵有问题还是CD机太垃圾?

另外,在听音室摆放那么多装鸡蛋的纸皮,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