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格兰幻想曲》的几个版本! [复制链接]

查看: 12126|回复: 35
1#
马克斯•布鲁赫 (Max Bruch,1838-1920)是德国作曲家。他特别喜欢德国民歌,对其有很深的研究,并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去。他的作品虽然很浪漫,其实却继承了德国音乐的传统。他的作品曲调悠扬,满怀热情,曲式具有德国式的严谨而又奔放自然的效果,既遵循传统又美丽淳朴。他留下的作品有交响曲、协奏曲、歌剧、清唱剧、室内乐等作品。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苏格兰幻想曲》。

《苏格兰幻想曲》创作于1879至1880年,德国柏林。布鲁赫在这部作品加入了很多苏格兰民歌,是一首由序奏和四个乐章组成的小提琴主奏、竖琴与管弦乐队合奏的抒情幻想曲。题献给伟大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第一乐章:如歌的柔板。小提琴忧郁地歌唱,满怀思乡之愁。小提琴唱出怀念故乡的苏格兰旋律《老罗宾莫里斯》。第二乐章:谐谑曲,快板。小提琴奏起活泼欢畅的主题,主旋律是《嘿,浑身尘土的磨坊主》。第三乐章:行板。《我为失去乔尼而忧伤》是这慢乐章的基础。这个乐章与第二乐章形成鲜明对比,她是伤感悲怀的。第四乐章:快板。一首古老的苏格兰战歌《胜利的苏格兰人》决定了末乐章充满活力的基调。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怀有深深的乡愁,如果你有一颗感性而敏感的心灵,你一定会深深迷恋上这首曲子……..下面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名版:

[upload=jpg]Upload/200721312114918253.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721312121776156.jpg[/upload]

这个伟大录音录于一九六二年九月十三及十四日,伴奏的是伦敦交响乐团,指挥为Jascha Horenstein。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演绎端庄质朴,琴声甜美,浑厚而不乏幼细。大卫充满温情。很多细节交代得清清楚楚,不象海菲兹那样快速凌厉。该快则快,该慢就慢,张驰有度,更加强调抒情性和歌唱性。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721314231857379.jpg[/upload]

由小提琴大师帕尔曼与英国爱乐乐团合作,质朴而真挚。琴声温暖但富于穿透力,充满人性的演绎。小提琴技巧变幻无穷,音色色彩斑斓。虽然无法与海菲兹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相比,但整首作品表现得非常浪漫。
TOP
3#

heifetz确实很绝。
这首曲子海老的提琴拉出了苏格兰风笛的音色,不服不行!
TOP
4#

mzt 在 2007-2-13 16:44:08 发表的内容
heifetz确实很绝。
这首曲子海老的提琴拉出了苏格兰风笛的音色,不服不行!


这个版本改变了我对大师的无知偏见.
拥有此片,很幸福了. :)))
TOP
5#

封套是heifetz这个好看。呵呵。
TOP
6#

海菲茨的单声道版也不错啊,音色很丰润啊!
TOP
7#

好在我有海飞兹那版
不然又被毒倒了。。。
TOP
8#

[upload=jpg]Upload/200721312234669722.jpg[/upload]

日裔神童提琴家美岛丽今年一转眼已经三十多岁了。昔日的神童,今天是在美日影响力惊人的提琴名家。才十五岁大,她就决定离开恩师(小提琴教母--狄蕾),自己探索音乐之路,这种勇气和自信,是当代音乐家中极为少见的,而她却能凭著努力走出自己的路。出生于一九七二年的美岛丽,六岁就能演奏帕格尼尼的无伴奏随想曲、十岁开始与狄蕾学琴,同年就被祖宾梅塔评为未来的海飞兹,而这一年的除夕她就与纽约爱乐举行了生平的首次演出。而大师斯特恩更称她是自己四十年来仅见的奇才。四年后她在伯恩斯坦的指挥下,小提琴连续断弦两次,只好以三条弦硬撑拉完一首协奏曲,中间没有一个错音,让伯恩斯坦在乐曲结束后,当众向她屈膝致敬。这件轶事已经成为一个传奇。美岛丽的《苏格兰幻想曲》极多青春气息,清新脱俗,天才神童的演绎轻灵飘逸,虽然没有大师们的雄浑厚重感,但却异常清新怡人。
TOP
9#

[upload=jpg]Upload/20072131437729983.jpg[/upload]

这是布鲁赫《苏格兰幻想曲》的终极版本!海菲兹在《苏格兰幻想曲》中的特点是音色绝对均衡,音准绝对可靠,强调演奏的整体性把握。对于乐章主题之间的一些经过乐句,他采用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个录音音色极美,海飞兹保持了20-30年代的天鹅绒般的音色。据说在海菲兹拉完这首作品时,伴奏的小提琴手都说不想再拉琴了。而小提琴大师祖克曼一直不录《苏格兰幻想曲》,他说这首曲子只属于海菲兹!
TOP
10#

这个我有林昭亮和海飞兹的版本,但始终还是觉得海飞兹的好。那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