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大家聊聊吉他唱片,欢迎拍砖! [复制链接]

查看: 37144|回复: 290
41#

阿岗 在 2007-1-24 22:04:36 发表的内容
巴赫几首组曲,索舍尔的经典唱片之一。[upload=jpg]Upload/20071242243433886.jpg[/upload]
TOP
42#


这套好听嘛?看见有卖的.[/quote]

可以,不过录音不是发烧级的,呵呵
TOP
43#

Siegfried Behrend 1933年11月19日出生于德国柏林
1990年9月20日逝世于德国巴伐利亚  

    德国古典吉他演奏家贝伦德的父亲就是一位吉他演奏家,并且在柏林的一家音乐学院中教学。贝伦德1933年11月19日出生于德国柏林,从小学习钢琴。14岁那年,他进入了父亲所在的这所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在此期间,这位年轻的音乐家对吉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将他推荐给了一位吉他教师,在此之后仅仅一年时间,贝伦德就首次举办了公开的音乐会。

    为了使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经验得以快速提高,贝伦德开始了他在德国的旅行演出。他21岁在意大利进行巡回演出,两年后在西班牙举办音乐会,1958年到苏联,1959年后到亚非各国及南美进行旅行演出。所到之处,收到了人们热烈的欢迎和高度的评价。1980年的俄国柏林的《晨邮报》评论说:”贝伦德是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磁石,他的演奏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极大兴趣,人们为了能够欣赏到这位世界著名吉他演奏家的精湛演出纷纷抢购门票……”前苏联的《真理报》称贝伦德是“一位一流的杰出音乐家”。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称他是“一位优秀和激动人心的吉他大师……”。

    贝伦德在德国DG唱片公司旗下录制出版了多张唱片,其中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

    在贝伦德的吉他艺术生涯中,曾创作了上千首作品,是一位非常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大都属于现代作品,这些作品被许多国家录制成唱片,畅销世界各地,代表作有:《民歌组曲》、《西班牙舞曲》、《基梅的吉他》等等。

    1986年11月,贝伦德到中国访问演出,并以他精湛的琴艺给中国观众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



[upload=jpg]Upload/200712422523720012.jpg[/upload]
TOP
44#

巴里奥斯的吉他作品:我最喜欢“大教堂”“森林之梦”“巴拉圭舞曲”“塔累加《泪》改编的变奏曲”
最后编辑阿岗
TOP
45#

阿协、维拉罗波斯吉协、泰代思科吉协、维瓦尔第吉协等著名的吉他协奏曲,指挥:巴伦伯依拇

[upload=jpg]Upload/200712422304324220.jpg[/upload]
TOP
46#

帕格尼尼为我俩——不仅是吉他爱好者,每个喜欢音乐的朋友应该拥有的一张唱片[upload=jpg]Upload/200712421283419511.jpg[/upload]
TOP
47#

Agustin Barrios Mangore (奥古斯丁·巴利奥斯·曼戈雷)
1885年5月5日出生于巴拉圭的圣·胡安·巴蒂斯塔
1944年8月7日逝世于萨尔瓦多的圣·萨尔瓦多

推荐网址:www.agustin-barrios.com
          www.cybozone.com/fg/jeong.html


  
  1944年8月7日,奥古斯汀·巴利奥斯·曼哥雷逝世于萨尔瓦多的圣·萨尔瓦多。但是一直到50年后,他在吉他艺术上的成就才被世人所承认。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位巴拉圭吉他艺术家的传奇一生。

  【Six silver moonbeams(uerico publications, clovis CA, usa)是Richard Stover写的一本珍贵的关于巴利奥斯的书籍,我们现在对这位巴拉圭人的大多所知都源自于此。】

  巴利奥斯的父亲,多洛特奥,是当时阿根廷驻巴拉圭的副领事,很喜欢弹吉他。他的母亲是一位教师,喜欢音乐以及其它很多艺术形式。所以,小奥古斯汀成长在一个音乐气氛很浓郁的家庭里。据说,当一把吉他第一次放到小奥古斯汀的手里的时候,他就立刻拨弄出了非凡的声音。与此同时,巴利奥斯也会演奏巴拉圭竖琴,另外,他还有一项成就不容被忽视,那就是他高超的口哨技艺。

  巴利奥斯在13岁的时候,就已经在音乐方面展现了惊人的才华。他的启蒙老师古斯塔沃·索萨·埃斯卡尔达(Gustavo Sosa Escalada)是一个对巴利奥斯一生影响很大的人物,他不仅教巴利奥斯演奏吉他,并且说服了他的父母把他送到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去正式学习音乐和吉他。1900年,巴利奥斯进入了亚松森的国立大学接受了三年的高等教育,并获得了该校的奖学金。除了音乐,巴利奥斯还非常令人敬畏的在如书法、绘画、诗歌、数学、哲学等等很多领域造诣甚深。在1906年左右,他举行了首场公演。到了1910年,他已经确立了其艺术大师的地位,并开始巡回表演了。

  "曼哥雷"的名字是后来才有的,它源自一个传说中的瓜拉尼部落酋长的名字,这也暗示着巴利奥斯对自己的某种艺术定位。它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是一个代理商强加给巴利奥斯的,而是巴利奥斯引以为豪的名字,巴利奥斯从不隐瞒自己的血统,他曾说过:"我是印第安人的后代"。在二十年代初,巴利奥斯改变了他的形象。他不仅剃了胡子,而且通过手术把自己的嘴唇变得薄而平滑了。这可能也是出于他想使自己变得更像一个瓜拉尼的酋长。对此,塞戈维亚显然有不同的看法:"巴利奥斯试图毁灭他自己,但是他的天才无法磨灭。"(在圣地亚哥跟他的学生们说的)。赤裸上身,头上插满羽毛,这样的形象对于一场吉他音乐会来说实在是太特别了。从1932年起,巴利奥斯开始使用尼苏加·曼哥雷作为自己的名字,尼苏加(Nitsuga)是将他本来的名字奥古斯汀(Agustin)倒拼写而成的。

  巴利奥斯不好政治,但是他支持科罗拉多党。这使他成为了执政的激进党的敌人,并难以长期居住在自己的国家。这种走投无路的感觉在巴利奥斯1922年所写的十四行诗"Bohemio"中有着生动的描述,他把自己描述为:"Dancing in a crazy whirlwind toward the four winds of the planet。"

  巴利奥斯曾在写给朋友的一首诗中写道:"我是那些在荣耀和绝望中感受着浪漫的疯狂的吟行诗人的兄弟。"

  在巴利奥斯几十年的演奏生涯中,他到过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智利、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巴拿马、哥伦比亚、古巴以及海地。而他在欧洲的足迹则仅限于西班牙、德国和比利时。尽管如此,如何谋生却总是成为巴利奥斯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有的时候,他显得成就辉煌,1932年在委内瑞拉的时候,他就曾经在两个月内连续开了25场音乐会。但另外一些时候,他则不得不靠朋友的救济生活。

  巴利奥斯的最后几年一直是在圣·萨尔瓦多度过的,他在那里的国家音乐学院任教。虽然健康状况日益糟糕,他却仍然坚持演出和创作,并计划到北美的访问以及进行更多的录音。吉他作品"献给上帝的爱"完成于1944年,是巴利奥斯的最后一首作品,因而这首作品也常常被称作"最后的旋律"。
TOP
48#

吉他曲集锦:桑斯的“西班牙组曲”、塔累加的“回忆”“探戈”“马祖卡舞曲”等风格各异的作品集。
TOP
49#

索舍尔吉他小品集锦。。[upload=jpg]Upload/20071242272330104.jpg[/upload]
TOP
50#

安赫尔的音色似乎趋向甜美细腻,比佩佩少点英雄气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