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看唱片书上找唱片,打电话问前辈,记的在广州参加一个展会三天都去了金海印买唱片,唱片太多还打电话给机场安检,答复我们两个人可以分带, 欣喜! CD 购了大部分音乐类型后,又迷上黑胶,当时一看黑胶在唱盘上流淌出的音乐,那感觉真是CD误我多年,声音能看见, 三个多月拿进三百多张LP,再后来感觉黑胶的复杂,什么头版,再版,像飞利浦的蓝标,红白,红银,粗银,紫银,搞的我一头雾水,狠狠收了一些高价的LP, 我和很多人的听乐习惯有所不同,很多朋友是一边收一边听,我是全部到位才能安静下心来 (当然唱片太多了,不可能收全,我指的是我一部分想听的类型) 现在欣慰的是当初的唱片书还是买对了,总知道个大概的框架,明白自己想听的类型,像企鹅唱片指南, 经典唱片指南等! 当然唱片书也有存在某些误导! (也不能算误导) 因为唱片书也有它的风格习性,也是它的一种个性,比如企鹅就比较注重音乐的本身,演奏第一,录音居次,有些是以发烧录音第一,什么TAS版,也有是以口碑为主,也有七凑八拼的! 这个就要综合一下你的听乐类型和风格取向了! 唱片一部分是收藏的(也可以说是人性的贪婪,虚荣,)有些是确确实实拿来听的,也有部分是葱当绿叶的, 唉! 一说唱片,头就有点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