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星期刚到的唱头(新到一只MC唱头) [复制链接]

查看: 37968|回复: 353
101#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12-8 1:06:00 发表
记得开心果当时听了之后曾经感慨道;LP唱头左右声道分离度只有二、三十分贝,立体声场聚焦定位同样能够表现得很好…………
所以完全可以证明,左右声道分离度指标并非立体声场聚焦定位的唯一因素,相位延时、时间差、声压差等等,才是立体声场聚焦定位更重要的根本因素。左右声道分离度重要的意义主要在于提供了“准确反映左右声道声压差”的条件而已。这个观点,记得在我以前的帖子里也曾经提到。事实上,LP唱头左右声道分离度指标并不好,仅仅(1000Hz)二、三十分贝,立体声场聚焦定位却同样能够表现得很好,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我听过许多系统价格比较高(几十万),甚至很高(百万以上),但立体声场聚焦定位真的不怎样,相位延时常常是主要问题,而造成相位延时的原因往往又是音箱摆位或者线材使用不当。
个人认为;上了几十万元级的音响系统,器材大多数是没有多大问题了,所以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使用者自己方面去找原因是比较客观的,不要把所有问题都推到环境不好等等原因上,环境当然重要,但是我在同样“非常不理想”的同一环境里,就听到过不同的摆位、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立体声场聚焦定位的效果;也听过仅仅更换线材或者音源后,就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立体声场聚焦定位效果。影响立体声场聚焦定位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音频相位延时、相位混乱的问题。
音箱摆位为什么会造成“音频相位延时、相位混乱”的现象呢?个人认为,环境界面反射干扰是根本原凶…………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2#

原帖由 李寻欢 于 2008-11-30 16:25:00 发表
松DX,
規格
發電型式 : MC型(動圈式)
再生頻寬 : 15Hz~50 kHz
輸出電壓 : 0.35mV (1kHz,5cm/sec)
建議針壓 : 1.25g~1.75g (1.5g 為原廠建議值)
DC阻抗 : 12Ω
唱頭自重 : 5g
針尖形狀 : 0.2 X 0.7 mil 橢圓切面複合式

K元内准备上 这个AT-F3IIMC头玩玩。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3#

哈哈!!!!让我猜猜!不是不顾兄??或是文兄??
换了新网名??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12-10 07:53:49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4#

玩过MC头后还是想念MC头的质感,哪怕402这样的MC头,质感表达方面仍然有他的优势…………

从技术指标看,希望AT-F3IIMC头能够弥补402头低频重量感略有不足,中频透明度略有不够,高频及其延伸略有“不透”的缺陷。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5#

从技术指标上看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了。

但是厂家建议的使用时间只有300小时,不知道300小时后会不会有可闻的衰退?橢圓切面複合式针头即使衰退后,是不是仍然可以达到普通针头的水平??这个过程应该是300小时的若干倍甚至十倍以上吧??郁闷!!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6#

由说明书的说明看来,AT-F3IIMC唱头的针尖似乎不是相当耐用,说明书指示300小时即需检查针尖状况,使用『MICRO LINE』针尖的老大哥们(33PGT、ART2000)则号称即使超过1000小时仍可使用,此间差距似乎太大了些,晕!!

不过“仍可使用”的概念是怎样界定?我看很有说法吧??
针尖与坑纹接触面积仍然优于普通针尖,个人认为应该是这个“仍可使用”的界定条件吧。
AT-F3IIMC头“仍可使用”的时间又是多少呢??郁闷!!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7#

如果仅仅是清洗唱头(针尖),那就没有问题了,我常常播放一两张唱片就用“油性电子器件清洗剂”清洗一次唱头针尖,清洗工具是自制的小毛刷,非常好用。如果有人感兴趣,我可以把制作方法、用料、成品照片等等向大家介绍推荐。

个人认为,在168“聊天”主要目的就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所以完完全全的吹水贴或者js的广告贴,我本人是反感的。特别是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放卫星”,本人只好“敬”而远之…………

但是针头的磨损是必然的,能够“确定优于普通针头性能”的“时限寿命”也是会有的。这不是“多虑”,如果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总结”,我会去注意小结小结,就像CD机光驱系统出现什么情况时就应该更换光头一样,小结一下这个AT-F3IIMC唱头的“正常”使用寿命。

我现在使用的铁三角低档mm头就已经和新的时候有些区别了,我对声音的鉴别和记忆告诉我,高频延伸厚度感方面就不如新头时的表现了,总共使用的时间大约是600小时左右吧,但是名琴LP今天晚上说:“仍然非常细腻,完全可以继续使用。”我基本同意名琴LP的意见,完全可以继续使用。但是区别是存在的,我很坚信我对声音的鉴别和记忆能力,因此,低档的铁三角mm头我建议使用500~600小时后就可以更换了。当然它仍然可以继续使用,甚至仍然能够达到新头水平的8~9成,就看你的要求是什么了!!

AT-F3IIMC唱头如果能够在3000小时内仍然可以确保达到普通针尖唱头全新状态时的水平,我会非常满意了,因为我听LP的时间不会太多,平均每天使用1~2小时的话,也可以使用5~6年了,橢圓切面複合式针头他的优点或者说特点就是针尖与音乐信息坑纹接触面积小,对高频信息坑纹的拾取能力强,即使存在一定磨损后,我认为仍然可以达到这个要求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8#

.时间长了,唱针里的阻尼橡胶老化的影响是有的,关键是老化的时间曲线和影响的程度怎样??

橡胶老化的时间曲线与环境条件影响最明显,光照强度(特别是紫外线),接触油性液体,接触强酸强碱,接触强氧化性或强腐蚀性气体如嗅氧、二氧化硫,以及高温等等,橡胶老化就会非常快。但是好的橡胶在正常环境情况下,老化是非常慢的,例如埋藏在中性土壤里的橡胶历时上百年仍然变化不明显,所以,如果我们的听音室通风良好,尽量注意避免以上可使橡胶加速老化的现象,个人认为正常情况下完全可以不必顾虑唱头里阻尼橡胶老化的问题。有报道说一些高级唱头使用了二、三十仍然表现优秀,应该可以说明问题。

针尖与音乐信息坑纹的多次接触后的变化分两种情况,一是针尖的磨损;二是唱片信息坑纹的磨损。针尖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更换,这是我前面谈到和顾虑的问题;唱片信息坑纹磨损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更换新唱片是唯一的办法。所以唱头的调整非常重要,防止左右声道磨损程度不一致现象发生应该是最最关键的问题,他即影响针尖磨损速度也影响唱片信息坑纹磨损速度,还会造成左右声道音频相位漂移,影响音质音色…………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09#

另外有一个问题请教:唱头的唱针有独立出售,应该可以更换。

那么更换唱针容易吗?怎样确保针尖更换安装正确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0#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