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质问没见肇事者怎知倒车救人
记者:按照你们说的,我们报道有出入,你们了解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情况,驾驶员倒车的目的又是什么?
博赛集团:刚才,我就在一开始的说明里讲了,彭永生发生倒车这个行为是为了救人,我们已经做了说明。至于第2种说法、第3种说法,要等公安机关最后的调查结果说了才清楚。
记者:对于目击者所说,司机是故意碾压的说法,有没这个情况成立呢?
博赛集团:彭永生本人到目前为止,我们面都没见到,所以没办法讲他本人怎么说,他已经被刑事拘留了,到现在面都没见到。
记者:人都没见到,你们又是怎样知道他倒车是为了救人?
博赛集团:我们的善后小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目击群众的了解。
记者:我们媒体也对现场进行了了解,但是现场群众都说是故意的,你们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吗?
博赛集团:也有。
影响这么大竟称受到别人连累?
记者:奔驰车是公司的还是个人的?
博赛集团:奔驰是集团公司相关领导的用车,是阿坝铝厂厂长工作用车,因为有事,到宾馆来。彭永生在公司里,只是履行了驾驶员的工作职责。
记者:你们觉得这件事情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你们是否进行过分析?
博赛集团:凡是高档车出了事故,好像都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也无可奈何。有很多高档车以前表率没做好,所以后来的高档车遇到这个事,带来一些、带来一些(笑)……负面影响。
发函邀记者
解释完了为何反悔?
记者:如果说是为了救人,有20多年驾龄的司机,专职司机,难道没看到车下有小孩吗?为什么又会碾上去?(对于此次媒体约见会的目的,刘桂林此前称:“说明公司高度重视此事,也希望媒体能进行公正报道。”)
博赛集团: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我们不清楚。事故发生的时候,我们不在现场。是听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善后处理小组的同志介绍,以及你们媒体上看到的一些情况(声音加大),所以这个事情,我们在这个地方做解释,是不准确的,啊,不准确的,也不恰当的。对于这个事情怎么产生的,我们的解释不准确,也是不恰当的。
副驾上有人
当时真的在打瞌睡?
记者:据了解当时车上至少有两个人,那你们有没有给他们接触过?事发的时候,车上怎么商量倒车的?现在我们不理解的是,有个娃娃在下面,他作为一个驾驶员,在倒车的时候是不可能看到车下的,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下来指挥他稳妥地倒车?
博赛集团:车上坐的那个人,是70多岁的人,返聘回来的退休工程师,只有一个人!公安机关已经对他进行了调查。据他讲,当时他正在打瞌睡,当时驾驶员很急忙、很急促、很着急地催他下车,当时他都搞懵了,所以他也不是很清楚这个情况。
记者手记欲盖弥彰
先抛开彭永生倒车动机这个技术性问题。
昨天下午的媒体约见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本来是关于事故的声明,博赛却用了一半的篇幅来大谈企业捐了多少钱,自己说自己“是一家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企业”。过后,记者仔细看了“关于彭永生车祸事故媒体约见会议提纲”,关于事故说明有368字,企业宣传有360字,对于死者家属,只是在开篇时提到:我们深表痛心、表示沉痛的哀悼、表示最深切的歉意。
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在会上说:“对于媒体所说的情况,与我们了解的出入较大。”从“并没有驾车逃逸”、“并没有口出狂言”等极具针对性的话语,看得出来,博赛显然是在质疑成都媒体的公信力。
凡事要讲证据。博赛集团说,彭永生倒车是为了救人。但是,凭什么这么说?就因为“我们的善后小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目击群众的了解”?让人费解的是,就连当事司机都没见到,博赛集团就把成都各大媒体叫来,然后对事故做出“声明”。
出事后的4天,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首次露面,让人联想到一个成语:欲盖弥彰。
http://news.sina.com.cn/s/l/2006-12-25/0636118771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