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超高、動態超大、音質超美
Avantgarde Uno 喇叭系統 音響論壇 171期 / 劉名振
--------------------------------------------------------------------------------
無論播放獨奏或是樂團演奏,Uno都讓我聽到非常精緻動人的聲音質感,而且這種質感不是透過層層修飾而來的,而是因為Uno非常直接的表達出了錄音該有的本質。
--------------------------------------------------------------------------------
頻率響應:號角系統220-22KHz,超低音模組20-220Hz,承受功率50W,靈敏度大於101Db,分頻點220 Hz、3.5 KHz,阻抗8Ω,建議使用功率大於15W,建議使用空間大於15平方米。尺寸57×71×145 cm,重量60kg。
參考售價:48萬元
這篇報導到底該從什麼角度來寫呢?純以價格來說,Avantgarde Uno這對「入門級」喇叭就要賣到快四十萬,實在很少有人能有機會享受得到。但是反觀市面上這個價位的喇叭,要能夠達到像Uno這樣的聲音表現的,實在有如鳳毛麟角,因此我又覺得應該要大力推薦給讀者們。想了又想,最後決定還是一五一十的將我那天所聽到的感動原原本本的寫出來,讓人家試著體會一下我當天的感動吧!
號角喇叭在台灣都被冷落
首先還是先介紹Avantgarde這家廠商。德國從來不缺高級音響廠商,許多牌子到現在也還沒有引進台灣,Avantgarde在全世界各地方都已經有極佳的成績,但是顯然是因為台灣人對於號角喇叭的 「冷感」,讓本地代理商們興趣缺缺。事實上,號角喇叭與平面喇叭一向就是我認為在台灣被冷落了的器材,這兩種喇叭都有著對於環境搭配比較不那麼敏感的特質。號角將聲音強烈的投射在聆聽位置,讓反射、折射音的能量都減到非常小;平面喇叭則由於發聲模式的特性,在側牆的訊號最為微弱,因此對於側牆的折射完全無感。在台灣的硬調空間裡面,這兩種喇叭都很容易產生比一般動圈喇叭更好的表現。很多人驚訝於日本音響迷在狹小的空間中塞進那麼大的號角喇叭聆聽。事實上,日本人不是腦筋有問題,在極小空間中,用號角的確是一個簡單獲得好聲的方式,一般動圈單體大喇叭放進去則都因為嚴重的折射音影響而變成死路一條。
Avantgarde正是圓形號角(Spherical Horn)的擁護者。號角的開發非常耗費時間,因為需要精密的計算來確定弧形的弧度、長度、開口等等問題。要知道號角是個稱職的放大鏡,在號角上如果有任何變形或是突起,聲音都會有明顯的劣化。在這樣的系統上,號角當然得用非常穩定的材料來製作,因此Avantgarde選擇了最穩定的聚合物材料:ABS塑膠。就連號角上面漂亮的顏色也不是用塗裝,而是在塑膠合成之前就直接染色的,如此一來可以達到最佳的表面平順程度。也由於這些號角都是直接架在三個腳的金屬架子上的,Avantgarde系統的中高音不會有任何的音箱音染。
最簡單的分頻線路
Avantgarde喇叭的另一個特殊之處是它的分音器。他們稱之為CDC(Controlled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控制擴散特性)。這是什麼呢?由於號角天生有濾除低頻的能力,因此只要控制中音號角的開口,就可以在截止頻率之下得到一個自然的18dB的滾降。在高音單體上,Avantgarde則在開口前做了一個小小的箱室,也達到了同樣的濾波效果。因此,在整個Avantgarde系統上,只有超低音單體內有高通濾波的「線路」,其他兩個單體都是用號角特殊的結構做機械分音。就算是分頻線路,也都是最簡單的一階分音。因此,Avantgarde系統的濾波線路,都使用最簡單的線路、最高品質的零件。
Uno的組成,就是中頻號角M1一個,高頻號角H1一個,加上一個主動式超低音系統SUB217BRPro。超低音為每邊兩個七吋低音單體向前發聲,推動的擴大機模組叫做P1,每邊有一百五十瓦。由於整個超低音系統與地面、與其他單體都是完全隔絕的,這個超低音系統不會受到地板震動的影響,也不會去影響其他的單體表現。
由於號角的特性與可調整的超低音,Uno可以在任何大於16平方米的空間中使用,甚至貼牆擺放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想在小房間中體會頂級聲音的朋友,絕對要注意這對喇叭。
搭配全套Burmester開聲
當天在勝旗音響的聆聽室進行試聽,搭配的器材則是全套的Burmester,包括Top Line系列的979轉盤、980 SRC數位類比轉換器,以及最便宜的Rondo系列991綜合擴大機。這是每邊只有85瓦的綜合擴大機。線材也是全部使用Burmester銀線。
一進到勝旗音響的試聽室,我的眉頭就皺了起來。怎麼回事?喇叭不好看嗎?不是,這喇叭太美了,實際觀賞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種鮮豔的紅色所帶來的視覺震撼。線條筆直的箱子與旁邊的鋼骨也很難不讓人想到Goldmund的喇叭設計。那我皺什麼眉頭呢?因為我看到兩雙喇叭只有略為向中央Toe-In。號角的工作方式,是將所有的聲音能量集中,讓聆聽者感受到最強烈的能量感,而在號角範圍 之外的聲音能量則會急速衰減。沒有正對著聆聽位置Toe-In,意味著聆聽位置會損失很多能量。
正對聆聽位置是擺放基本要求
坐下來聽了兩曲,我馬上就確定了這種擺設方式是不行的。人聲完全沒有在中央結像。不過即使在這樣的狀態下,我也已經感受到了這套組合有著非常高貴純淨的質感,與驚人的動態表現。不過器材外燴當然不能用這樣的聲音表現來為,於是我跟勝旗蘇經理兩人費力把喇叭投射角度調整到向著中央的位置。賓果!整個音場的聚焦馬上就恢復正常,而且因為圓形號角的超強擴散性,不必太過細調,就能夠聽到非常好的聲音表現。切記!一定要先從號角口正對聆聽位置開始調整起!
調整完基本的位置,接著就是調整低音了。由於Uno使用主動式超低音模組,因此可以配合各種不同的場地狀況。勝旗的聆聽室非常大,不過我照說明書的建議將分頻點與音量調整好之後,聲音就很自然了,加上一點細微調整之後馬上,超低音與中頻的銜接就變得很平順,因此也沒有嘗試太多不同的調整方式。
極度靈敏的喇叭系統
就這樣聽了一陣子,我認為Uno的表現已經可以肯定是物有所值了,頻率響應平順、動態極大,但是總覺得聲音還是缺乏了號角喇叭特有的那種直接無修飾的感動。於是拿起了說明書仔細研究一番,發現Avantgarde原廠建議的喇叭線連接方式,是將喇叭線連接在高音模組上,他們說這樣可以經過最少的分音線路而得到最直接的聲音,而我聆聽的時候,喇叭線是一直接在低音模組上的。這就是了!當下馬上將喇叭線往上接,開機之後,聲音馬上呈現出大幅度的進步。這種聲音進步的程度,遠比換喇叭線還來得大,大概跟換擴大機的程度差不多!對喇叭線連接的位置都能展現出這樣巨大的差異,就可想而知Avantgarde是套多靈敏的喇叭系統了。
沒錯,靈敏會是我對Avantgarde Uno的第一印象。Uno的靈敏程度遠勝於一般動圈喇叭,因此擴大機推起來輕鬆愉快。我怎麼會知道擴大機推起來經鬆愉快?因為無論用多大的音量播放,Uno都不會發出緊繃或是尖銳的聲音。一般系統為什麼會有緊繃或是尖銳的聲音呢?就是因為這時候擴大機已經實力耗盡,就開始產生各種失真。這些失真在儀器上看起來都是小小一點點,但是人耳的敏感程度遠勝於儀器,所以我們就會感受到刺耳尖銳的不愉快聲音。你想想看,Uno的靈敏度是100dB,也就是說,擴大機只要能夠推出充足紮實的1瓦,你在2.83米處,就可以聽到100dB的音量!當天聆聽室甚大,聆聽位置離喇叭至少也有四米以上,因此擴大機的輸出鐵定比1瓦大上許多。但是在整個聆聽過程中,我仍然沒有聽到任何失真出現,也就是說,擴大機仍然在非常經鬆的環境下穩定工作。相對的,當用接近現場近距離聆聽的音量(最近幾次在國家音樂廳的座位都在前十排,因此記憶猶新)播放約書亞貝爾那張西城故事組曲時,樂團齊發時的衝擊力與爆發力,簡直就跟現場聽音樂沒有兩樣!
接近真實的立體之聲
看過I MAX電影的人想必都體驗過那種接近真實的影像立體感震撼。為什麼IMAX只用一個平面銀幕就可以達到這樣的立體感?因為極大的銀幕佔據了我們整個視野,所以你會覺得置身於現場。為什麼一般的電影銀幕也可以做到很大,卻缺乏I MAX電影的那種真實感?因為IMAX電影使用極大的底片,可以做到極高的解析度,當你看不到銀幕上的影像有顆粒感時,你就會產生它可能是真實景物的錯覺。Avantgarde Uno發出的這種聲音,就像是音響中的IMAX電影。你可以用接近真實的音量來播放音樂,同時,這個聲音的質感又能夠不尖銳不生澀,你就會感受到你在聆聽真正實體音樂演奏的錯覺。無論是獨奏或是樂團演出,Uno的音像立體感都讓我起雞皮疙瘩。
要再生很大聲一點都不難,許多號角喇叭都可以做到超過100dB的靈敏度。但是在大聲之餘還要能夠表現出細緻的質感,就是難得中的難得了。我相信很多人對於號角喇叭有著惡聲的印象,就是因為聽了許多在大聲時顯得粗糙或是失衡的號角之聲。Avantgarde 完全沒有這個問題。無論播放獨奏或是樂團演奏,Uno都讓我聽到非常精緻動人的聲音質感,而且這種質感不是透過層層修飾而來的,而是因為Uno非常直接的表達出了錄音該有的本質。為什麼號角可以做到更低的音染?因為經過號角的放大,單體只要在非常小的振幅下工作,我們就可以聽到很大的音量,也因此在號角內工作的單體,其線性都會比一般的動圈單體好上許多。單體的移動更為線性,也就代表喇叭所產生的失真會越少。
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
音場?說實在的聆聽的時候我沒有非常在意音場的表現。為什麼?你在聽現場音樂的時候,會去在乎音場是否要深遠、左右是否要穿牆嗎?當然不會!既然Uno已經給了我接近現場的聲音呈現方式,怎麼聽怎麼過癮,哪還會去在意音場是否完美?簡單的說,Uno要在空閒中消失一點都不困雞,音場的寬度與深度會讓你忘記房間牆壁的存在。沒錯,Uno的音場無懈可擊。
至於兩端的延伸呢?號角不會有超高音的出現,Uno也不例外,可以清楚的聽出,20K以上的極高頻延伸是完全欠奉。不過在可聽聞的範圍內,Uno的各頻段量感可都是十分充足而平衡的。對於極高頻有要求的朋友,可能得要考慮自己加個超高音來使用。低頻的表現當然不會差,主動式超低音絕對可以沉到20Hz左右,而且在那樣大的空間中,都沒有絲毫量感不足的問題。更難能可貴的,是速度銜接與號角之間毫無破綻可言。
我在想,當天的聲音表現跟整套的Burmester器材鐵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許多號角系統聽起來都會有著辛辣的火氣,但是Bunnester天生甜美細緻流暢,又充滿高貴光澤的特質,似乎很適合拿來馴服號角系統的這種脾氣。雖然當天沒有機會拿其他的擴大機來實驗,但是我相信一般小功率、音質優美的擴大機都能夠讓Uno發出很美的聲音。真空管?只要是低頻表現不會軟弱無法控制的小功率管機,我相信一定也都能夠讓Uno發出優美的聲音。一定有人說:這篇文草作者真不會形容,怎麼講來講去都是「很美」?沒辦法,當天我整個聆聽過程中,聽到的聲音都美極了,加上眼前看到的是Avantgarde Uno漂亮的紅色亮光烤漆號角、銀白色的Bunnester器材面板,那真的是視覺與聽覺雙管齊下,將感官之美發揮到極致的體驗。
四十萬元以下最佳喇叭
我的結論會是:如果你有超過四十萬元的預算要買喇叭,我鄭重呼籲你,一定要先去聽過Uno配上Bunnester的這極美聲表現;如果你的預算遠超過四十萬元,你也應該要聽聽Uno的聲音,很可能你會省下一大筆錢;如果四十萬對你來說遙不可及,我還是呼籲你,想盡辦法擠破頭也應該要去聽聽Uno的聲音,這會讓你對音響有更多的正確認識。
焦 點:
超級靈敏,超級強烈的能量、超級惊人的立體音像。完全沒有粗糙生硬的聲音,又有著全頻段的表現。
搭 配 建 議:
中小功率的優質擴大機,其他則是能夠給它多好,就給它多好,這對喇叭絕對值得你所花的每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