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68的哥们,也来烧一烧电脑HIFI吧! [复制链接]

查看: 16749|回复: 80
71#

gdhzdym2 在 2006-12-14 17:09:54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不光Hi-Fi厂家没注意这一点,就连权威杂志也很保守。我写了一篇内容提及到可考虑用电脑作音源的文章投到《音响世界》,他们看过文章后曾叫我上传图片,说要图文并茂才效果好,后来又说不符合刊物的主题方向而不刊登。半年后稿件投到《高保真音响》,就完全没回音。


可能因为电脑HiFi的出现会打破现有HiFi厂商的高额利润模式,因此一直被抑制吧。
TOP
72#

我觉得,不光Hi-Fi厂家没注意这一点,就连权威杂志也很保守。我写了一篇内容提及到可考虑用电脑作音源的文章投到《音响世界》,他们看过文章后曾叫我上传图片,说要图文并茂才效果好,后来又说不符合刊物的主题方向而不刊登。半年后稿件投到《高保真音响》,就完全没回音。[/quote]

一点也不奇怪,你们看看这些杂志上都是谁在打广告就明白了,谁会断自己的财路?
TOP
73#



      现在的城市家庭,有电脑的太多了,一家几台也为数不少,所以用PC发烧是低成本得很。我问过很多朋友,如果再买电脑,你会买台机还是本本,结果100%的人都说要买本本,现代人上下班就把本本带来带去,听音乐和上网同时进行,CD行吗?DVD行吗?
TOP
74#

再给大家发一个不需要电脑声卡, 采用网线方式连接的发烧方案。 解码用的什么那? Onkyo AV公房801!!!

http://bbs.szhome.com/commentdetail.asp?id=10018712&projectid=80500&count=12
TOP
75#

大家不要空谈, 我家的系统就是用电脑作音源的。

http://bbs.szhome.com/commentdetail.asp?id=28210481&ProjectID=80500&count=38&index=0&feedbacksort=0&rsdate=18&title=现在偶的系统
TOP
76#

小雨哥好强,佩服的五体投地

还要请教,我正考虑用台式机作转盘还是用MacBook做音源,请小雨哥评价一下两者的区别!
最后编辑sprs
TOP
77#

来报到了,我的PC-AUDIO,

1.选了一个超重专业机箱(20KG多),----(重就是好吗?重就等于平稳吗?显然不是,这个问

题需要好好学习,一直以来使用LUXMAN D500XS2做转盘,(菲利普王牌转盘CDM3),也算不错,

但更好的也很多,如海阳兄的皮带带动的CEC TL1,或 三重悬浮避震的天龙 S1等)

2.解码部分:RME 专业数码卡 + VIMAK 2000 解码器,---(选一套高素质的专业器材就能把

时基误差降到很小吗, 专业的东西更复杂,懂得不多,更要好好学习,)

3.功放:UNISON 845 ,

4.音箱:ALTEC A7,-----(老古董号角适合当电脑音箱吗? 值得探讨.....或许全频喇叭更合适?老浦东也在用,)

电脑作为音源的好处是非常多,前面的朋友都有说过, 但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之多,只是现玩的朋友不多, 多谢老浦东大哥开了个好头, 把爱好这方面的朋友联系起来,
最后编辑sams666
TOP
78#

sams666 在 2006-12-18 16:31:55 发表的内容
来报到了,我的PC-AUDIO,

1.选了一个超重专业机箱(20KG多),----(重就是好吗?重就等于平稳吗?显然不是,这个问

题需要好好学习,一直以来使用LUXMAN D500XS2做转盘,(菲利普王牌转盘CDM3),也算不错,

但更好的也很多,如海阳兄的皮带带动的CEC TL1,或 三重悬浮避震的天龙 S1等)

2.解码部分:RME 专业数码卡 + VIMAK 2000 解码器,---(选一套高素质的专业器材就能把

时基误差降到很小吗, 专业的东西更复杂,懂得不多,更要好好学习,)

3.功放:UNISON 845 ,

4.音箱:ALTEC A7,-----(老古董号角适合当电脑音箱吗? 值得探讨.....或许全频喇叭更合适?老浦东也在用,)

电脑作为音源的好处是非常多,前面的朋友都有说过, 但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之多,只是现玩的朋友不多, 多谢老浦东大哥开了个好头, 把爱好这方面的朋友联系起来,


   老兄好器材,用这样的器材而用PC做转盘的朋友真是少而又少,请问一下,D500和PC加VIMAK 2000那一个声音好?
TOP
79#

sprs 在 2006-12-7 10:44:52 发表的内容


老浦东好,第一次跟你打招呼,但是关于电脑音源我们早就想到一起了。现在疯狂的电脑Diyer也已经进军Hi-Fi领域了,关注一下乐邦和黑金声卡以及黑钻多媒体音箱就可以知道电脑diy领域在Hi-Fi领域的探索已经前进了很大一步。创新出了使用CS4398做解码的声卡1212M,Audiophile也出了192声卡,有时我就想,以后是电脑发烧渐渐取代我们呢,还是我们主动占领电脑发烧市场呢?

关于USB DAC,想法很好了,但是有个问题不知道老浦东考虑过没有,这也是我一年多来一直没有动手做USB DAC的原音:“根据IBM Research的Jim Wright的研究结果,USB总线引入的jitter,至少是其他总线——串行、并行和PCI的两倍”。当然我相信迟早一天计算机会取代转盘。


原文在这里:USB接口谋杀音质?


沾过来吧,方便大家(注明,引自sound.zol.com.cn,驱动之家也有这篇报道):

[quote]首先根据相关测试,USB总线在传输数据时会添加额外的jitter,如下的眼图:



  高传输率所引起的jitter成为了更大的障碍。从传输端到接受端,可以看到整个眼图变得模糊,并且“眼睛”开始闭合。

  根据IBM Research的Jim Wright的研究结果,USB总线引入的jitter,至少是其他总线——串行、并行和PCI的两倍。(But the jitter in USB interfaces was also much higher than the older interfaces--about twice as high),由此可见USB总线对于音频实在是个糟糕的选择,或者是成本的妥协。(该文登载在鼎鼎大名的专业杂志MIX上,Insider Audio专栏,2001年1月)。

  同期,RME的工程师也指出USB是音频杀手,并且写了“Unrecognized diSturbing Bus——USB kills audio”一文告诫用户谨慎购买USB接口产品。

  同时,半导体厂家所做的测试也向反对USB音频的方向发展。在和IEEE 1394对比测试中,可以看出USB的弱点。测试只测量传输端到接收端,并未通过AD/DA,从而避免了受到不同AD/DA添加的jitter影响。
这是基准测试图,,图中绿色线代表jitter:



  这是专业厂商MOTU的顶级火线声卡,虽然jitter也在100dB左右,但是出现了锯齿波,很明显这是由于设计失误所造成的。



  这是USB声卡的jitter,虽然也很平,但是只到60dB左右,实在是糟糕。如下图



  在实时音频流测试中,USB表现更加糟糕。测试采用1小时不间断回放FFT,如下图:



  USB声卡出现了随机的误码( Random bit errors),而1394则完全没有。由此可见USB和1394差距仍然很大。

  同时在AES上,也存在相关的讨论:

  Sample Clock Jitter and Real-time Audio Over the IEEE1394 High Performance Serial Bus
Preprint Number:   4920   Convention:   106 (April 1999)
该文描述了1394引入的jitter问题,并且说明了1394为何强于其他外置总线,比如USB。
IEEE 1394 and Sampling Jitter
Paper Number:   MA-08   Conference:   AES UK Conference: Moving Audio - Pro-Audio Networking and Transfer (April 2000)

  研究在1394与SRC的相关问题,对于USB也有参考价值。

  综合来看,USB对于音质实在是一个糟糕的方案。对于开发者和最终用户来说,多花一些钱转移的火线上,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我的个人意见:低端上尽管用USB,除非你追求完美和Hi-end。


     sprs兄,有短信给您,以后请多指教!
TOP
80#

sprs 在 2006-12-7 11:19:08 发表的内容
这是我大概10个月前写的一篇音源分析资料,当时是写给Opera看的,里面当然是以煽动效果最好的鼓吹文字为主,辅以道听途说的各种唬人的小道消息,还有一部分是很多目前电脑Hi-Fi领域的文章联接。目的是为了让我想要的电脑转盘早日面试。自己没有能力做,又想要,只能鼓吹别人来做,呵呵。

下面是下载联接,zip格式,里面是一个Word文档。
[zip]Upload/200612711104229225.zip[/zip]



很高兴拜读sprs 兄的好文章,非常的好,赶紧收藏,
真希望以后能和兄多交流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