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更新观念 功放方向上的一场变革 [复制链接]

查看: 15856|回复: 89
21#

名琴LP 在 2007-1-9 16:06:41 发表的内容
我信神话 在 2007-1-9 15:12:29 发表的内容
说不清,就系统而言喇叭也要热上一会.

应该也是一个其中之原因。



刚性单元总体的优缺点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0&titleid=84270&page=16

优点:最佳的透明度,结象力和声场再现力,精心设计的话可以达到甚或超越静电式扬声器的水准。效率高,声压级大,互调失真低。这一类单元被许多设计师视为是最先进的,而且随着材料技术的进展,可能会有快速的进步。

缺点:老的设计在工作频带的上端存在严重的峰值,而几乎所有单元都在高频峰值以上出现不可控的分割振动区。这将导致长时间聆听的疲劳以及声场透视的压缩感。

因为KEVLAR和碳纤维的高频峰值无法用普通的低通滤波器改正,采用这些单元的扬声器必须正确地设计合适的分频器。

虽然它们可以有很大的声压级,但往往在突然之间发生分割振动,与放大器的削波十分类似。有些KEVLAR 和碳纤维单元需要很长的“煲机”时间(100小时以上),以便使锥盆中的纤维软化;这是一个缺点,说明材料的力学性能不稳定。

优质产品:Scan-Speak 13M/8636 5"中音,18W/8544 7"中低音,21W/8554 8"低音。KEVLAR单元中只有它们在高频峰值以上表现为良好的落降区。这些单元处于刚性单元技术的顶尖位置。

Audax HD-A系列的HM130Z0 5.25"中音,HM170G4 6.5"中低音,HM210Z0 8"低音都不错。

德国Eton也值得密切关注,该厂家一直致力于在保持锥盆的刚度的同时,改进自阻尼特性的工艺研究。
^^^^^^^^^^^^^^^^^^^^^^^^^^^^^^^^^^^^^^^^^^^^^^^^^^^^^^^^^^
喇叭也要热上一会也是基本正常,如果每次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甚至半个小时)才进入状态那就不正常了。正如上面说到的:“有些KEVLAR 和碳纤维单元需要很长的“煲机”时间(100小时以上),以便使锥盆中的纤维软化;这是一个缺点,说明材料的力学性能不稳定。”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22#


在电脑上听也很好听
TOP
23#

松兄有时间过来我着里听一下  最好能把你的宝贝功放带来听下  
    现在我着里弄得不错了 过来指导 喝茶
TOP
24#

装修结束有时间会去的,功放就不带去了,我是从来不带什么DD出去“比”的,来我这里“比”倒是欢迎,我这里包括电源、线材和听音室等各方面条件也比较好,容易发现存在的问题。

如果希望听我这台功放在其他环境下的表现,桂林、阳朔都有人使用,都是经我“摩”出来的,效果应该八九不离十。那些就是我的“水平”吧,当然应该还与主人玩机的水平有些关系,喜欢不喜欢自己判断。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25#

名琴LP 在 2007-1-9 14:15:00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7-1-9 9:06:59 发表的内容
这是不可能的情况,因为这是B类放大器,温度变化应该非常小,开机几分钟完全可以进入状态,不需要预热。

开心果 在 2007-1-9 11:16:41 发表的内容

这种说法,别说实际经验站不住脚,理论上更靠不住。

松香味 在 2007-1-9 14:13:34 发表的内容

只能说明设计上存在问题。

它把所有的能量都转化为声音啦,所以不热!


   那为什么要开机2个小时后才好听呢  ?????
TOP
26#

这些就不要争论了。“更好听”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心理上的、曲目上的等等;名琴LP那里的情况我很了解,集资房多用户共用电源线,而且又没有拉专线到音响系统,十点以前的电源干扰有多大自己想想就明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早就给名琴LP提出拉专线的建议,可两年多了没有动静。“两个小时后更好听”不如说十点以后的电源干扰少了更好听准确。
十点以后大多数住户休息了,电源干扰少了才是“更好听”的主要原因。需要开机两个小时后才更好听吗?如今的电子元件很多温度系数指标都非常优秀了,区区百K级频率范围内,正常情况下几乎可以忽略,对B类放大器来说,开机几分钟以后的时间和温度,几乎也是可以忽略的。声音确实有变化时,更应该出其他方面去分析原因,而不是开机时间和温度的关系。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27#


初学者007 在 2007-1-9 14:20:44 发表的内容


   那为什么要开机2个小时后才好听呢  ?????


松香味 在 2007-1-9 14:54:44 发表的内容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设计上的问题了。A类放大器需要达到一定温度声音才好,这并不是优点,正是设计上这类放大器存在的缺点,而且是明明知道又必须容忍的缺点。
B类放大器温升变化非常小,设计恰当完全不应该存在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想想,现在(冬天)室内温度大概十多度,2个小时后放大器又是多少度?假如这个温度最理想,不能有偏差,那么夏天怎么办?恐怕还没有开机的温度就已经超过现在放大器开机2个小时后的温度了,是不是就不能听了呢?
哈哈!!正常情况,这也是不可能的。不然的话那就是设计上的问题啦。


初学者007 说的原意是两个小时后更好听,这也是我们几个的感觉。并不是说前两小时就不能听了。

事实上每台机器都有个最佳的工作温度区域,但不能说偏离了最佳工作温度区域(还在正常工作温度区内),就不行了,只是某些性能会在允许的范围内有所改变。

所以一般情况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TOP
28#

以前在切换音箱时发现要15分钟左右进入稳定,最后把它视作一种正常现象不作为问题。不确切的认为可能与热稳定和电饱和(理论差点不知是否确切)有关。不过凡事先作为问题有利于学术发展。
TOP
29#

初学者007 在 2007-1-9 0:34:44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71420223555169.jpg[/upload]


   着东西要预热2个小时后才出好声  2个小时前就不行  
  
  2小时后的效果真的很好


这是不可能的情况,因为这是B类放大器,温度变化应该非常小,开机几分钟完全可以进入状态,不需要预热。
TOP
30#

[upload=jpg]Upload/20071420223555169.jpg[/upload]


   着东西要预热2个小时后才出好声  2个小时前就不行  
  
  2小时后的效果真的很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