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浦东那里我也上过去,并以八达厂起家的例子狠狠地鼓励了一番。
心里的话,总觉得他这样搞也太猛了,搞好一个功放,推好一款名箱,创新一个解码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以后别人买那个名箱的时候,总会想起你的功放,不至于老去找NAD之类的进口货,这就是名牌效应之借他山之玉来卖石。老头子雄心勃勃要一举惊世、一步登天成功率太低了!
我听感很一般,觉得不平衡,但就没有办法说出是那一部分器材的原因,因为没有参照物。
中国还没有出来什么好线,没有出来什么好的喇叭,一个刚才搞的小厂能够出来什么好的东东?就算好的也一定是那个进口货自己再编的。
发烧的路很漫长,生产发烧器材的路更加漫长,即使创出知名度后,维系更是不易!请继续加油!继续努力!
建议;如果很难搞成全面平衡各方面都优胜的器材,那样就搞特色搞自己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