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W
曾经讨厌B&W。三年以前,偶才踏出校门,和GF(现在已经成了LP)去北京玩的时候,去B&W的专卖店(好像在西单前面一站,叫什么广场的挺大的一个MALL)听了一次,偶当时还是小小烧。那里的营业员也看出来了,我说了一下国产的东西,他一脸的不屑,说了一些“音响这个东西是一种文化,懂吗?国内能做出来好东西吗”之类的话“教育”我。去TMD,和顾客交流的方法都不会,就这样的营业素质也配谈文化。狠狠地决定不买B&W的东西。不过到了日本以后在这里的营业员的优质服务下改变了这个观点,我每次都说随便看看,从来没有透漏半点要买的意思,但是别人的服务绝对的耐心,这种敬业绝对值的国人学习。再次BS国内的服务态度差的JS,你怎么知道别人以后会不会买你的东西。
开始对B &W产生好感的是704,搭配的力士的功放,第一个感觉就是宽松。我的喜好比较明确,宽松的声音总能吸引我。那次试听以后宽松就成了我多B&W的印象。
此次的试听本来也是想以我的预算银弹射程之内的704或者N805开始,但是不小心别人没有,只有802,801,800和鹦鹉螺。。。既然来了我也不能白来,就作为我的终极目标的选择来听吧。这几个家伙9W以内的只有802D,就先来它吧。先让一个可爱的小MM给我接上器材,天龙的顶级SACD,索尼的一款前级,GOLDMOUN?(名字可能拼错了,望高手指点)。
先来得萨拉布莱曼,声音一出来,我的下巴就要用手托着合上了,幸亏小MM出去了。然后瞬间决定了一件事情:书架箱再见。比较其以前和半小时以前听的丹拿的书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现在一下子悟出来了,气势。以前大虾们也都说过了,但是音响这个东西不去体验靠文字是很难想象的。萨拉小姐一唱,毒发了。不可否认这张碟是一张发烧录音,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我听到的效果最好的一次。整个中高音部分在质感和量感都非常好的低频的烘托下,天籁产生了。。。具体描述省略,请各位用大虾们常用词汇排列组合。
人声一直都是英国箱子的长项,钢琴如何呢。鲁宾斯坦的夜曲放进去以后,效果也是立刻就出来了。如果说丹拿在秋高夜爽挂着残月下演绎的话,802D就是在有一丝雾气的满月下的演绎。哪一个美呢,都美。真实的听的不多,负责我们出向人员的人事的老头的老婆(好多的的啊)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钢琴家,我去听过好几次,两者至少和她的钢琴的声音不一样。
然后是贝小协。802D还是B&W的风格,有一些暗,但是很甜,丹拿亮,但是也很甜。日本有很多免费的交响音乐会,一般是各个社区或者学生组织的,我经常去听,虽然说水平不高,但是也是现场。对弦乐来说,802D非常真实!与我想象的不一样,我也一直以为丹拿才是真实的代表,但是这次的听感不是,至少在YBA下的C2不是。但是我没有说丹拿失真,这只是一个相对比较,而且双方都未必是绝佳搭配。还有一点就是,这是我的听感。
800D我没有教他接上,因为另一个正放着女声,不用说,长项表现。
至于鹦鹉螺,我没有听,没有必要,加个凳子踮起脚都够不上的东西。
归纳总结一下,802D宽松大气,听感轻松。现在列入我的7年之后规划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