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关所谓数码功放的一些个人见解 [复制链接]

查看: 8045|回复: 35
1#
前言;
数码功放,不管什么 D 类、H 类、T 类。。。等等,正确说法应是开关式(SWITCHING)或脉冲式(PULSE)功放,因大部份此类功放其电路结构和工作原因根本和数码扯不上关系,暂时民用市场正式商品化产品可属於正式数码功放的应该只有 TACT 一个品牌,开关或脉冲式功放只是由於电路以高频操作,加上开关方式类似数码的 0 和 1 状态,才在坊间一直误称为数码功放。

脉冲式功放打从一开始其主要研发概念是建基於:
1)换能率高,每一瓦功率耗电成本低;
2)体积细小,每一瓦功率产成空间小;
3)产热量低,每一瓦功率散热需求低。
当然还包括成本低、可低压工作、便携等因素,但一切均并非建基在音质上的追求,最低限度不像 AB 类的出现是为超越 B 类音质、A 类也是为超越 AB 等等而纯为音质努力向前迈进,脉冲式功放基本上只印证了科技和商业的进步,但同时隐喻着文化和修养的退步。

近年的脉冲式功放热潮,从各大厂牌及一众 DIY 高手的经验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现像;脉冲式功放在放大部份某程度上可以说是接近成熟和正式踏进发烧领域,但配套的开关式电源的发展和进步却远远比不上功放部份!

技术瓶颈:
从被公认为真合乎 HIEND 发烧级的商品,或从中外各被公认成功的 DIY 发表我们知道,脉冲式功放还是要用变压器 + 整流桥 + 滤波电容阵才能出到令人心动的声音,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贬评开关式电源是一无是处,因为质量高低往往在数字技术规格和实际听感上存在不少灰色的讨论区,或许从另一个角度看,应该可以说成功放只要是用开关式电源推动,人耳就是不喜欢这种风格。

但是脉冲式功放采用传统供电方式就变成因供电部份而最低限度违反了研发概念的第一和第二点,因传统供电在体积和成本上也超越开关式电源,这就变得背道而驰,很不实在。。。如果加上要合乎发烧之道,一份好供电随时是脉冲式功放模块的倍数,而且连带相关的机箱成本也因体积和重量而大幅增加,虽然脉冲式功放很轻易取得大功率输出,但除专业广播领域外,在家里必需性的要动用数百至上千瓦功率的机会其实很低,加上音质水平的考虑因素,一台堪称发烧级的万元进口品牌的脉冲式功放,可能实际性价比还比不过一台同是万元的进口品牌发烧级 AB 类功放,当然更柱论比得过有质素的万元级国产纯 A 类功放。

消费者应抱心态:
因此脉冲式功放某程度上可以说是开关电源技术仍未达到完全可代替传统供电,而令到整体发展仍处於一个未成熟期,现阶段只算是有所进步,商场上亦只因赶潮流而争相推广,距离值得投入全情的日子仍然非常遥远,因这项技术原意就是声音重放所用,不同光碟媒体及相关技术原意是主要作为资料储存,有其他领域开发使用,所以在声音用途上我们可以存在值得「原谅」的灰色地带而令其可以持续存在及发展,但观乎只为声音重放单一用途的脉冲式功放,就一定谈音质,不管手机或彩电内用的小形脉冲式功放,也是为声音重放,也就是谈音质不是量数值,最终也耳听为实,如果音质达不到水平及要求,或者从另一角度说,超越及代替不了旧技术的话,手机语音不清、彩电等如有画没声,那就变成连关注的价值亦不存在。

不过站在纯用家和消费者角度,我们不妨注意一下所有脉冲式功放,其开发商的官方发言:从没有一家蕊片/模块开发商或整机品牌厂家,有非常正面地官方发言公布,脉冲式功放音质上完全超越、或一样、又或接近纯甲类模拟功放的音质,最神话的 TRIPATH “CLASS-T”只指向甲乙类,最上档次的 ICEPower 只表示自己比同类上代设计好,那又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这意味着有关技术仍处於成长期,我们喜见更好效果、更高性价比、更环保的技术面世,但我们却绝对不欢迎以科技为旗号,比一众卖玄学的音响伪科学更可恨的奸商,“数码功放”不单止不是数码,就连表现也根本上不到几万元的档次,但坊间却越來越多好几万块一台的“数码功放”,所以我们应向商家表态:我们买的是质量,而并非一大堆跟用家无关痛痒的专利费!大前题我们是支持,但别打破了伪科学后又给一众商家以高科技来牵住鼻子瞎追棒。

模拟技术经过百年历史才到了面对改朝换代的考验之余,还仍没至於下台,可想而知全部数码相技术还只是个初生婴儿,一个技术的进步始终都是靠商业收益来支持发展,这就直接有赖消费者的支持,但支持和投入的程度仍应和质量成正比,一万几千的进口品牌可以接受,一千几百的 DIY 也无任欢迎,但三、五、七万的所谓 HIEND 品嘛。。。。。所以我辈更应多作探讨,为公为私也应在发烧界多点些指路明灯。

我个人持很简单的观点;一台三、四万元的“数码功放”重放效果,能否令你对同是一台三、四万元的模拟功放完全失去购卖欲呢?

折衷方法:
在现阶段开关电源未有突破性发展,但脉冲式功放部份已露曙光的前题下,我个人认为各大厂商或有实力的 DIYer 应先建基在一些已能手到拿來的原有老技术层面上,思考一下如何进一步优化来配合脉冲式功放,把效果推进到一个合理的发展缓冲期,令开发持续下去的同时亦有空间等待开关电源技术的步伐追上来。

因抽起开关电源单独来讨论的话,开关电源本身并非只单纯为音频而用,情况就类似我前述的光碟媒体般,发展上仍有待工业及商业上其他非音频领域共同配合协力,才能期望技术上有更大进步和发展,其实 CD 如非有电脑业辅助整个工业,在技术投入里不用单靠音响市场收益支援,相信今天可能只能刚踏进 20 BIT 年代,所以在这一刻我们一众「音频派」的电声学领域人仕,不坊为脉冲式功放思考一下如何改良变压器结构及绕组、优化输出端 LPF 等题目为方向,整体配合一下脉冲式功放现阶段发展,先令功放模组在质量方面的发展上冲破一个暂时性的瓶颈,令功放模块在音响市场的收益可持续支援发展,再看其他工业上的配合,期望有「完美」的曙光出现。

结论:
“数码功放”现阶段只可算是一种新兴玩意,但概念和其中技术含量绝对值得支持,只要消费者抱清析的心态,不盲目相信科技和品牌,在理性和实在的支持下同时起到市场监察作用的话,相信不久将來会见到真正纯数码技术的功力外,亦真正享受到由科技带来既高质、又实惠、也环保的生活享受。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分享 转发
TOP
2#

歌迷 在 2006-11-24 13:08:12 发表的内容
支持环保,拯救地球

那就考虑二手功放,环保又抵玩!
TOP
3#

什么数码功放,数字功放,完全是在偷换概念,如果说的明白或者专业一点,就是丙类、D类、T类。但是这样的话估计就很难卖了!
TOP
4#

关键在于把对人体损害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省只是次要的。

问题在于这些标准都是非常理性的标准,并没有考虑音响产品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物。
TOP
5#

如果厂家真的要作环境对应的工作,的确会令产品的成本上涨。因为测量RoHS 里面的6种环境负荷物质需要用到第三方的测试机构认证。但做这些测试的费用是非常高昂的。我们厂目前就需要做这些环境对应工作。的确对制造成本产生不少影响。
TOP
6#

SMERT 在 2006-11-18 19:06:24 发表的内容
关键在于把对人体损害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省只是次要的。

问题在于这些标准都是非常理性的标准,并没有考虑音响产品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物。


或许我应该说普遍商家滥借环保等题目來节省成本制造额外利润空间,其实不少商品环不环保节不节能实际分别不大,但多个环保节能标贴就能赶潮流卖得较好价钱。
TOP
7#

rafale 在 2006-11-18 23:20:15 发表的内容
如果厂家真的要作环境对应的工作,的确会令产品的成本上涨。因为测量RoHS 里面的6种环境负荷物质需要用到第三方的测试机构认证。但做这些测试的费用是非常高昂的。我们厂目前就需要做这些环境对应工作。的确对制造成本产生不少影响。


这个当然明白,但市场上存在太多吹嘘,真正达到环保和节能的又有多少?而且当中认证也有分等级,但单单常见的家电,广告里标称着环保和节能而又能实在展示认证和等级又有多少?

另外是虽然环保和节能是必需性的大方向,但事实上不少物事却明显证明,加进了环保和节能手段后,同样的产品质量反而下降,例如达到节能标准的空调永远不够冷,本來上老式空调一匹就够,上节能空调反而匹半或更大才行,实用性上反而更耗电;又以音响为例,真空管生产就是一个好例子,旧式含山埃剧毒的生产程序做出來的管子比用什公新技术物料的好得多。。。我并非反对环保和节能,但当中连带周边的技术仍未全面,还是苦了最终用家。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TOP
8#

对于不是占主流电器的产品应该对环保影响不大,但老外`就不一样,即使军工产品卫星火箭也会力求按准则去生产,这就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如果禁胆机黑胶,哈哈有多少人要跳海呀。
TOP
9#

欧洲的RoHS于今年7月1日生效,RoHS是Restriction of Hardardous Substance Directives,这是专门针对e-waste的一条指导性文件。它建议欧洲各国在电子产品中放弃使用:

Lead 铅
Mercury 水银
Cadmium 镉
Hexavalent chromium (Chromium VI or Cr6+) 6价金属铬
Polybrominated biphenyls (PBB) 多溴联苯
PBDE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 多溴联苯醚

英国的Cyrus是第一个按照此标准重新设计了功放使用的元器件。

除此之外,欧美国家对于电器的能源利用率也有要求,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音响公司转用交换式电源了,如Linn和Jeff Rowland
TOP
10#

不知这个‘螃蟹‘的正常使用寿命如何?
最后编辑xjmog88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